痨必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4480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痨必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及用该药物制备痨必治散(丸)的方法。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疑难病症。据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的报告,每年全球新发生结核病患者达1000万左右,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约300万左右。近二十年的三次调查,我国10万人口中仅肺结核患者就达523人之多。目前,国内外治疗结核病一役临床使用西药化疗,化疗可使病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初治排菌95~100%痰菌获得阴转,但化疗对患者的肝、肾、胃肠功能均有一定副作用,致使不少患者不能坚持用药,长期不规则服药,使结核菌产生耐药性,耐药性病例增加,病变长期不变,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痛苦。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以中药治疗结核病,有的中药有一定疗效,但多数治疗效果欠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耐药性、长期不愈结核病的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使患者避免化疗的付作用,增强免疫力,得到急时有效治疗。
本发明的治疗结核病的药物配方如下黄芪30~50g冬虫夏草3~12g活龟30~50g蜈蚣8~24g鳖甲20~50g酒丹参30~50g紫菀30~40g白芨30~60g骨碎补片20~40g木香10~20g蚂蚁100~500g全虫10~30g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上述药物中还可以包含
人参10~20g麦冬20~30g猫爪草10~30g知母20~30g川贝20~30g款冬花20~30g玉竹15~30g乳香10~20g铁骨伞20~40g没药10~20g白术15~30g陈皮10~20g桔梗20~60g茯苓10~30g。
按照上述配方制备痨必治散(丸)的方法是按配方配药;预炮制相应味药,酒丹参中加入适量黄酒拌匀闷六小时炒干;活龟装入铁锅加盖泥封,木炭烧烤,使龟成炭存性,研成粉末;将黄芪、酒丹参、紫菀、骨碎补片、玉竹、铁骨伞、猫爪草等加水,加热水煎4小时提取浸膏;然后,将其余各味药粉碎拌入所述的浸膏中成全药,再经恒温烘干、粉碎、过筛,分装即成散剂,或加密成丸剂,本药的烘干温度是50°~80℃。
上述配方以黄芪、人参、冬虫夏草、丹参、骨碎补片等扶正固本,增强免疫;以活龟、鳖甲、麦冬、知母、玉竹等养阴清热;以白术、茯苓、陈皮等培土生金,健脾补肺;以紫菀、款冬花、川贝、桔梗止咳祛痰。其中黄芪、丹参、活龟、蜈蚣、乳香、没药、猫爪草等的抗痨作用已被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骨碎补片除有益肾壮骨之功外,有关资料证实还可以防治链霉素的毒性及过敏反应。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1、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是精选具有扶正治本、增强免疫、养阴清肺、健脾补肺、抗结核作用的多种中药材,精工炮制而成,有养阴润肺、益肾状骨、健脾胃、增强免疫、抗结核的综合功能,对西药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主治肺结核,还可治疗骨结核、淋巴结核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
2、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经临床治疗耐药性和长期不愈肺结核72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72例肺结核均系接受化疗痰菌未获阴转,病灶长期不愈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22例,年龄20~49岁的65例,20岁以下4例,60岁以上3例,病程时间最长的达32年之久,2~10年病程的38例;
浸润型肺结核59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3例,有空洞者42例,痰菌阳性者43例;
经药敏测定,耐2药SM·H的7例,耐3药SM·H·R的39例,耐4药SM·H·R·P的26例,因药史均系不规则用药,断续用药,用药时间多数在2年以上,有的长达10年以上,用SM平均量都在100g以上,用H者有的达30年。
经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治疗后,43例痰菌阳性者阴转率为62.7%,经两年以上随访观察,痰菌阴转27例无一返阳,患者病变减少,空洞缩小或闭合,显效率95%以上,治愈率达75%。
以下举几例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例1湖南长沙王××男31岁有8年肺结核史,患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咯血逐年加重,从鼻孔和口腔同时出血,肺部损坏严重。后经采用本发明的痨必治系列治疗76天后,症状明显缓解,未发生大咯血,患者临行赠送发明人《杏林春暖扁鹊重生》巨匾,以表感谢。
例2太原市宁××男22岁91年2月患空洞型肺结核,发热咯血,经西药治疗五个月体温稍退即升,夜半则烧到40℃,饮食不进,体质极度衰竭。医院诊断患原发耐药性肺结核,胸片显示右肺全肺野致密性阴影干酪性肺炎。经上述痨必治系列中药治疗四天后,精神好转,食欲改善,体温稳定在38℃以下,后进一步服用本药三个月后,91年10月12日胸片显示右肺呈现多数空洞及散在片状边缘模糊阴影。再连续用药3个月后,拍片复查证实右肺大量纤维性病灶空洞闭合,右上病灶收缩,肺门上提,气管偏右移,痰菌阴转,能正常生活、工作,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例3青海省西宁市朱××女30岁患五年肺结核病史,肺部大厚壁空洞,经服用痨必治系列治疗两个疗程(2个月)后,空洞变小,厚壁变薄,症状明显改善。
例4太原市章××男28岁结核性胸膜炎愈后,右肺下叶第6-7前肋下,出现4×3cm球形病灶,边缘清晰。西医主张手术切除,患者惧怕手术,且不能耐受化疗的毒副作用,前来求治。经服用痨必治中药两个疗程后胸片显示右下园形病灶明显吸收,仅有分散斑点状阴影。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配方为黄芪30~50g冬虫夏草3~12g活龟30~50g蜈蚣8~24g鳖甲20~50g酒丹参30~50g紫菀30~40g白芨30~60g骨碎补片20~40g木香10~20g蚂蚁100~500g全虫10~3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包含人参10~20g麦冬20~30g猫爪草10~30g知母20~30g川贝20~30g款冬花20~30g玉竹15~30g乳香10~20g铁骨伞20~40g没药10~20g白术15~30g陈皮10~20g桔梗20~60g茯苓10~30g。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制备其痨必治散(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如下步骤a、按配方配药b、预炮制酒丹参中加入适量黄酒拌匀闷六小时炒干,活龟装入铁锅加盖泥封烧烤,使龟成炭存性,研成粉末;将黄芪、酒丹参、紫菀、骨碎补片、玉竹、铁骨伞、猫爪草等加水,加热煎4小时提取浸膏;c、将其余各味药粉碎拌入所述的浸膏中成全药,然后烘干,再粉碎,过筛,成散剂,装胶囊,或加蜜成丸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药的烘干温度为50°~8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及用该药物制备徐氏痨必治散(丸)的方法,它以黄芪、冬虫夏草、白芨、活龟、麦冬、白术、蜈蚣、猫爪草等多种中药精工炮制而成,有养阴润肺、益肾壮骨、健脾胃、增强免疫、抗结核的综合功能,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肺结核、淋巴结核、骨结核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随机治疗各种耐药性和长期不愈肺结核72例,显效率95%以上,治愈率达75%。
文档编号A61K35/56GK1112437SQ9411942
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3日
发明者徐衡德 申请人:徐衡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