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04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源于植物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曾经肆虐全球的结核病自青、链霉素等抗菌素出现以来受到了有效的遏止,但近10年来,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却明显回升,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更为严重。而目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西药一般都有较强的耐药、抗药性及毒副作用,且价格昂贵,治疗周期长,这对于患者是很不利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纯中草药配制的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它价格便宜,服用方便,无抗药、耐药性,无毒副作用,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用黄柏200~300g,青蒿200~300g,葎草200~300g,百部100~150g,野菊花100~150g,黄芩100~150g,十大功劳叶100~150g,地骨皮50~100g,苦参50~100g,银柴胡50~100g,麻黄根50~100g,白及50~100g,黄芪50~100g,党参50~100g,山药50~100g,山楂50~100g,茯苓50~100g,百合50g,丹参30~50g,枸杞30~50g,甘草30~50g,川贝30~50g,桂枝30~50g配制而成。
其中,十大功劳叶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叶。
其制备工艺为先将川贝,百部,山药,茯苓,百合,白及,党参加工成极细末备用,再将黄柏,青蒿,葎草,十大功劳叶,野菊花,黄芩,地骨皮,苦参,银柴胡,麻黄根,黄芪,山楂,枸杞,丹参,桂枝,甘草加工成粗末,筛出细末,将粗末水煎成浸膏,将两批极细末加入浸膏混合,再真空冷冻后制成精粉。精粉可作散剂,或压片、装胶囊,即得片剂或胶囊。
本发明与现有药物相比,具有服用方便,无耐药、抗药性,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便宜,治疗周期短等优点。疗程一般在半年至一年以内,药费在1000元左右。具体临床总结如下
肺结核病例78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年龄在20~55岁之间,全部患者均摄胸部X光片确诊为肺结核。按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会议标准属肺结核II型,进展期者44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30例,亚急性和慢性血循揪散型肺结核14例),肺结核III型,进展期者34例(浸润型肺结核)。有效率,治愈率均为100%,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为现代中医中草药独立治疗肺结核拓开了一条新路。
典型病例胡思萍女、30岁,农民,贵州省贵阳市人。主诉低热1+年,盗汗、乏力、咳嗽、痰中偶带血,月经正常,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舌苔稍白腻,脉细数。
1996年7月29日经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作X光胸片检查,意见“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活动”。痰菌检查(+)性。患者系门诊病人,属中医“痨瘵”的肺阴亏耗证型。嘱服本药散剂,一日三次,每次15~20g,加蜂蜜20g开水冲服,疗程一年,服药半年及一年后各作X光胸片复查,每月作2次痰菌检查。
经过半年的治疗,盗汗、咳嗽及痰中带血、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经X光胸片复查,病变大部分吸收。嘱继续服本药散剂治疗。
1997年5月13日经X光全胸片对照比较“原右上肺结核并有空洞形成(1996年7月29日片),本片右上肺病变已完全吸收,余肺(-)。意见腹、心、肺目前已未见异常”。从96年7月29日X光胸片确诊为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至97年5月13日X光全胸片对照比较确诊右上肺病变已完全吸收,肺结核已痊愈,历时9个半月左右。痰菌检查疗程过半年连续6个月转阴,为巩固疗效,嘱继续服药2个月。
随访调查2年后,1998年10月12日又复片检查片示肺结核复查与97年5月13日片相比,病变已明显纤维化,余肺野清晰,心影大小,形状及肺门无异常。肋膈角锐利,余(-)。意见右肺结核(稳定期)。
讨论应用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的研究,特制应用大量中草药,民族药抑菌试验的研究,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筛选对人体结核杆菌有较虽强抑制作用于的中草药、民族药、重新组方用药,为近代中医药独立治疗肺结核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先将百部50g,山药100g,茯苓100g,百合50g,白及50g,党参50g,川贝50g加工成极细末备用,再将黄柏200g,青蒿250g,葎草200g,十大功劳叶150g,野菊花150g,黄芩100g,地骨皮50g,苦参100g,银柴胡100g,麻黄根50g,黄芪50g,山楂50g,枸杞50g,丹参50g,桂枝50g,甘草50g加工成粗末,筛出细末,将粗末水煎成浸膏,将两批极细末加入浸膏混合,再真空冷冻后制成精粉。精粉可作散剂,将精粉压片、或装入胶囊,即得片剂或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用黄柏200~300g,青蒿200~300g,葎草200~300g,百部100~150g,野菊花100~150g,黄芩100~150g,十大功劳叶100~150g,地骨皮50~100g,苦参50~100g,银柴胡50~100g,麻黄根50~100g,白及50~100g,黄芪50~100g,党参50~100g,山药50~100g,山楂50~100g,茯苓50~100g,百合50g,丹参30~50g,枸杞30~50g,甘草30~50g,川贝30~50g,桂枝30~50g配制而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先将川贝,百部,山药,茯苓,百合,白及,党参加工成极细末备用,再将黄柏,青蒿,葎草,十大功劳叶,野菊花,黄芩,地骨皮,苦参,银柴胡,麻黄根,黄芪,山楂,枸杞,丹参,桂枝,甘草加工成粗末,筛出细末,将粗末水煎成浸膏,将两批极细末加入浸膏混合,再真空冷冻后制成精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精粉可作散剂,或压片、装胶囊,即得片剂或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它先将川贝,百部,山药,茯苓,百合,白及,党参加工成极细末备用,再将黄柏,青蒿,葎草,十大功劳叶,野菊花,黄芩,地骨皮,苦参,银柴胡,麻黄根,黄芪,山楂,枸杞,丹参,桂枝,甘草加工成粗末,筛出细末,将粗末水煎成浸膏,将两批极细末加入浸膏混合,再真空冷冻后制成精粉。本发明与现有药物相比,具有服用方便,无耐药、抗药性,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便宜,治疗周期短等优点。疗程一般在一年以内,药费在1000元左右。
文档编号A61K9/14GK1634247SQ20041004077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范忠智 申请人:范忠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