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后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362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椎后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脊椎后位固定器。
当病患脊椎因骨折、脱臼或其他病变造成结构不稳时,以往的疗法多利用钩子(Harrington Hooks)钩在脊椎的椎板上(Lamina)或用钢丝穿过椎板下(Luquesublaminal wiring),以达到固定脊椎的目的。
然而据了解此种固定方式并不具备可靠的稳定性,故为达到确实的固定目的,即使只有一节椎体发生病变或折损,仍需同时实施至少五节以上固定连结,此种方式除手术过程繁复外,极可能发生机械性腰背疼痛的后遗症。
而经椎茎(Transpedicle)来固定椎体,目前被医界视为可稳固定位椎体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并可减少固定椎体的节数及降低日后发生腰背疼痛的机率,但已有椎茎固定器在结构上仍很繁复,且操作上也不便,故仍待进一步予以改良。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椎后位固定器,其主要是由数定位块、椎茎螺钉及一连结杆组成,其中定位块一端形成有喇叭孔,其间设有一C形环,供椎茎螺钉穿过,又定位块另端形成有螺柱,其由轴向形成有一与喇叭孔连通的剖槽,该剖槽置入一迫紧块及连结杆,随后另用一螺帽将其迫紧,其中椎茎螺钉在定位块的喇叭孔内调整角度,以配合脊椎弧度,这样可便于脊椎的复位固定。其中连结杆可与其他定位块连结,而配合脊椎后位的固定。以此种设计使经复位固定器复位固定的脊椎仍保持正常生理弧度,而可减少手术后机械性酸痛并发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脊椎后位固定器,其包括有定位块、椎茎螺钉及连结杆,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块一端是呈块状,其相对两侧壁分别形成有一喇叭孔,该喇叭孔孔径是分别由内向外渐呈扩张状,又两喇叭孔是呈连通状,其衔接的孔壁处环设形成有一弧槽,其间容置一C形环,供椎茎螺钉穿过,又定位块另端形成有一螺柱,螺柱上形成有一径向的剖槽,剖槽内设有一迫紧块,由径向迫紧C形环,又剖槽内在迫紧块外侧设有连结杆,而以一螺帽螺固于螺柱上而将连结杆固定。
前述的脊椎后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C形环形成有一缺口,又其外侧壁相对于缺口处形成有一切槽。
前述的脊椎后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迫紧块一端是呈矩形块状,另端形成有一圆锥端。
本发明的效果主要是利用定位块上的喇叭孔设计可使椎茎螺钉迅速调整至适当角度,又由迫紧块对C形环的迫紧,可将椎茎螺钉确实固定,以此种设计使经复位固定器复位固定的脊椎仍保持正常生理弧度,而可减少手术后机械性酸痛并发症。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定位块的剖视图。
图3本发明定位块穿入椎茎螺钉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椎茎螺钉于定位块内调整角度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定位块穿入椎茎螺钉后的俯视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固定于脊椎上的实施例图。
有关本发明的结构部份,请首先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数定位块10、椎茎螺钉20及一连结杆30组成,本图中仅示以单组定位块10,其中该定位块10一端是呈块状,其相对两侧壁分别形成有一喇叭孔11、12(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该喇叭孔11、12孔径是分别由内向外渐呈扩张状,又两喇叭孔11、12是呈连通状,其衔接的孔壁处环设形成有一弧槽13,其间是供容置一C形环14;又定位块10另端形成有一螺柱15,该螺柱15上形成有一轴向的剖槽16,而使螺柱15构成两片状,其中剖槽16并贯穿至与弧槽13相通;又前述C形环14经由剖槽16置入弧槽13内,该C形环14外侧壁是配合弧槽13角度而呈圆弧状,其内侧则配合椎茎螺钉20呈直线管壁,又C形环14上形成有一缺口140,其外侧壁相对应于该缺口140处形成有一切槽141,当C形环14受径向压力压缩时,可使缺口140收缩而束紧;又剖槽16内设有一迫紧块17,该迫紧块17是呈矩形块状,其前端形成有一圆锥端170,可径向压缩C形环14使其收缩。
再椎茎螺钉20前端形成有螺纹21,后端则呈平滑杆壁,且后端部形成有六角凹孔22,以供工具扳转,又安装时,椎茎螺钉20是单独先经脊椎的椎茎螺入椎体,随后再以其上端套入定位块10上的喇叭孔11、12,并穿过其间所设的C形环14(如图3所示),由于脊椎后位固定至少须用两组以上的定位块10连同一连结杆30予以固定,而两定位块10与连结杆30是呈水平关系,故此时椎茎螺钉20可先在定位块10上调整角度,而定位块10上的喇叭孔11、12即为配合椎茎螺钉20的角度调整动作,就本实施例而言,定位块10上的喇叭孔11、12设计可使椎茎螺钉20在轴向上可作360°的任意角度调整,又径向上可前后作约15°的角度变化,而由此种特殊设计,可使椎茎螺钉20配合脊椎弧度调整其在定位块10上的角度。
如图4所示,当椎茎螺钉20在定位块10的两喇叭孔11、12间转动,并调整其角度时,套设在椎茎螺钉20上的C形环14也随之在弧槽13内转动,等到达定位后,即可由螺柱15上的剖槽16塞入一迫紧块17,并使连结其他定位块10以达固定目的的连结杆30也尾随迫紧块17套入剖槽16内,随后在螺柱15上螺入一螺帽18,并向定位块10相对另端螺紧,此时螺帽18的迫紧压力将经由连结杆30、迫紧块17径向推挤该C形环14,该C形环14受制于径向的压力,乃收缩束紧其间椎茎螺钉20(如图5所示),使椎茎螺钉20固定在该经调整的角度上,在此同时,该连结杆30也已固定于定位块10上,当其相邻的定位块10以相同方式固定于脊椎上,即可由该连结杆30予以连结,对脊椎后位提供一固定作用。
至于其实际的组装形态,请参阅图6所示,其主要是利用两椎茎螺钉20分别经椎茎钻入想要固定复位的椎体91,而两椎茎螺钉20的钻入角度应与椎体91上缘平行(因脊椎位置不同而弧度也不同),由于椎茎螺钉20在椎体91上的角度固定,又定位块10与连结杆30的角度均属固定,故可由定位块10的喇叭孔11、12将椎茎螺杆20调整至适当的相对角度后,再予迫紧且同时固定连结杆30,而与相邻的定位块10固定,随即完成组装。
权利要求
1.一种脊椎后位固定器,其包括有定位块、椎茎螺钉及连结杆,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块一端是呈块状,其相对两侧壁分别形成有一喇叭孔,该喇叭孔孔径是分别由内向外渐呈扩张状,又两喇叭孔是呈连通状,其衔接的孔壁处环设形成有一弧槽,其间容置一C形环,供椎茎螺钉穿过,又定位块另端形成有一螺柱,螺柱上形成有一径向的剖槽,剖槽内设有一迫紧块,由径向迫紧C形环,又剖槽内在迫紧块外侧设有连结杆,而以一螺帽螺固于螺柱上而将连结杆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后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C形环形成有一缺口,又其外侧壁相对于缺口处形成有一切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后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迫紧块一端是呈矩形块状,另端形成有一圆锥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脊椎后位固定器,其主要是由数定位块、椎茎螺钉及一连结杆组成,其中定位块一端形成有喇叭孔,其间设有一C形环,供椎茎螺钉穿过,又定位块另端形成有螺柱,其由轴向形成有一与喇叭孔连通的剖槽,又由剖槽置入一迫紧块及连结杆,随后用螺帽螺入螺柱将其迫紧,同时束紧椎茎螺钉及固定该连结杆,其中椎茎螺钉在定位块的喇叭孔内调整角度,以配合脊椎弧度,以此可便于脊椎的复位固定。
文档编号A61B17/60GK1137369SQ95105519
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日
发明者吴兴盛, 陈博光 申请人:吴兴盛, 陈博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