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96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用的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
已有的一次性输血输液装置,其输血(液)速度最高可达5-10ml/min。因其输血(液)速度较慢,对于失血过多几乎没有血压的患者,达不到临床快速补充血液的要求,容易延误对病人的及时抢救和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地输血(液)的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包括输血瓶(袋)1,通气针管2,瓶塞穿刺器3,上导管4,增加了容积的莫菲氏滴管6和其内的过滤网7,下导管9,下调节器10,二通接头11,注射针头12,其特征在于在上导管4上有一个上调节器5,在莫菲氏滴管6上有一个加压通道13和在该通道上的密封盖14。以上的结构即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当病人需要快速输血时,通过加压通道13给莫菲氏滴管6加压,达到快速和有控制地输血的临床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手动快速加压输血,输血速度可达30-100ml/min。只需要一条静脉通道,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抢救危重病人的成成功率,操作使用方便可靠,提高工作效率,且可以作为普通的输血(液)装置使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压用无菌注射器示意图。在附图中的各序号为1、输血瓶(或袋),2、通气针管,3、瓶塞穿刺器,4、上导管,5、上调节器,6、莫菲式滴管,7、过滤网,8、底座9、下导管,10、下调节器,11、二通接头,12、注射针头,13、加压通道,14、密封盖。15、无菌注射器。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附图,莫菲氏滴管6上下两端的上导管4上的上调节器5和下导管9上的下调节器10控制莫菲氏滴管6内的正负压力,当用无菌注射器15通过加压管道13减少压力时,关闭下调节器10,开放上调节器5,使莫菲氏滴管6内的空气进入到注射器15内而使莫菲氏滴管6内形成负压,从而使液体快速进入到滴管6内。反之,开放下调节器10,关闭上调节器5,由无菌注射器15的活塞施加压力,使原抽出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回到莫菲氏滴管6内,形成正压,驱动液体迅速进入人体。具体工作过程是在完成输血(液)前的常规准备工作后,将已灭菌的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打开,将瓶塞穿刺3和通气针管2分别插入输血瓶或(袋)1内,将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液体经由上导管4至莫菲氏导管6,使滴管6内的液平面达到1/2-1/3。然后,液体经莫菲氏滴管6底部的底座8上的过滤网7过滤后,通过下导管9至二通接头11,注射针头12进入人体。当需要快速输血,急需加压时,拨掉密封盖14,在加压通道13的开口端连接一个一般的医用无菌注射器15,手动加压操作。左手持无菌注射器15,右手旋紧莫菲氏滴管6下端的下导管9上的下调节器10,开放上调节器5,然后用右手持无菌注射器15的活塞柄回抽,待莫菲氏管6内基本充满血液时,右手离开活塞柄,旋紧上调节器5,开放下调节器10,再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前推,使注射器15内的空气经加压通道,反压回到莫菲氏滴管6,形成一个正压力,使血液迅速进入人体,待莫菲氏滴管6内的液面下降至1/2-1/3时,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重复上述的过程,循环操作,即可实现加压快速输血的目的。
在加压时,可以使用正负压球,固定于加压通道口,代替注射器进行手动加压。或者,用其他方式进行加压,但要注意无菌操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莫菲氏滴管6的容积一般在30-200毫升,最佳容积为100-120毫升。过滤网的孔径最好为150-250微米。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包括输血瓶(袋)1,通气针管2,瓶塞穿刺器3,上导管4,增加了容积的莫菲氏滴管6和其内的过滤网7,下导管9,下调节器10,二通接头11,注射针头12,其特征在于在上导管4上有一个上调节器5,在莫菲氏滴管6上有一个加压通道13和在该通道上的密封盖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加压输血输液装置,包括输血瓶(袋)1,通气针管2,瓶塞穿刺器3,上导管4,增加了容积的莫菲氏滴管6和其内的过滤网7,下导管9,下调节器10,二通接头11,注射针头12,其特征在于在上导管4上有一个上调节器5,在莫菲氏滴管6上有一个加压通道13和在该通道上的密封盖14。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在手动控制的条件下,对病人进行加压快速输血。
文档编号A61M5/14GK2230593SQ9523451
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8日
发明者李莲花, 纪俊三, 张文卿 申请人:李莲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