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肝的冲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18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乙肝的冲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乙肝的中成药或饮料。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乙肝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达上亿人,对健康人群构成了潜在性威胁。目前,在已有技术中尚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国内外公认的干扰素,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有效率仅为50%左右。其它药物如灭澳灵、肝必复、碧云砂乙肝灵等中成药,实际有效率仅为20~30%。同时,上述中成药大都不具有食药同源的特性,多少会有一些毒付作用,并且口感上不具有象饮料样的好味道。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有效、无毒付作用、且口感良好的“益肝康”冲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该“益肝康”冲剂是由下列混合原料的提取液而制成的浓缩颗粒,所述的混合原料的配方是(按重量%计)蒲公英23~27,佛手14~18,茯苓12~18,五味子12~17,枸杞12~16,灵芝12~16,富硒茶6~9,甘草5~8。中医学认为肝属木,性条达,如果人体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而引起“湿热蕴结、肝郁气滞”,则容易导致肝病的发生,因此,“湿热蕴结,肝郁气滞”是肝病的主要病机。针对这一病机,配方中以蒲公英和佛手为君药。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阳明厥肝经,根据《本草衍义补遗》、《本草新编》和《本草求真》上记载,它具有凉血解毒、化热毒、解食毒、散滞气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既能泻火,又不损士,长服久服无碍的特点,故用它进行清热解毒、消炎散结;佛手味辛、苦、酸,性温,入肝胃经,根据《真南本草》和《本草再新》中记载,它具有补肝暖胃,和中行气、治气舒肝、和胃化痰之功效,故用佛手舒肝理气,使肝气条达。由于“湿热蕴结”,乙肝病人尤其是慢性患者多伴随水肿、转氨酶升高、疲劳、内热、心烦等临床表现,配方中臣以茯苓补脾渗湿,除去湿邪,宁心安神,利尿消肿;以五味子护肝降酶;以枸杞对肝、肾进行滋补,以消除体乏和内热(据《本草经》记载“枸杞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同时枸杞还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的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配方中佐以富硒茶、灵芝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力。根据对富硒茶和灵芝的成分分析表明富硒茶(如紫阳茶,太白茶)富含微量元素硒,灵芝含有微量元素锗和锌。根据现代医学分析表明,硒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锌能增强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提高白细胞介素I和白细胞介素II的水平,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攻击和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锗能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索,增强免疫力,提高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作用。故而佐药可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配方中使以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全方协同,共奏调节气血,清除乙肝病毒、促使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的阴转及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阳转之功效。再者,为使该产品的毒、付作用降至最低和具有饮料的特点,配方中的原料全部选用食药同源的天然植物,这些原料都列在卫生部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之内,用以保证本发明服用的安全性和口感良好性。同时,本发明选用冲剂剂型,用辅料进一步改善口感,使其具有饮料似的味道,使“良药苦口”的概念变为“良药爽口”的现实。通过上述解决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治疗有效、安全无毒、口感良好,服用方便。实施例配方按重量%计蒲公英25、佛手15、茯苓12、五味子13、枸杞12、灵芝13、太白茶6、甘草5。将上述原料清洗、粗粉碎,投入夹层压力锅内蒸煮二次,每次2.5小时,温度113~118℃,压力1.5公斤。合并两次药液,过滤,加入等量95%的乙醇,混合过滤,回收乙醇,将药液浓缩至稠膏,再将制备好的糊精、白糖加入稠膏,搅拌混匀,过筛,制成微颗粒状,在40~60℃烘箱中干燥,然后分装即成。本发明由陕西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进行了动物保肝试验和产品卫生检测,其结论是对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砷、铅、铜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细菌和霉菌计数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产品标准得到陕西省技术监督局的认证。本发明还在陕西省预防医学保健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医院进行了1980例的乙肝患者临床观察。该1980例均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或乙肝E抗体(抗-HBe)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并随机选择服用其它药物如灭澳灵、肝必复、碧云砂乙肝灵或其他中草药的乙肝患者450例作为对照,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结果如下一、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一疗程,治疗组阴转率为16.2%,滴度下降50%以上的有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16.2%+40%=56.2%;对照组阴转率为3.5%滴度下降50%的有效率为16.4%;总有效率为3.5%+14.4%=19.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二、乙肝E抗原(HBeAg)一疗程,治疗组阴转率为33.3%,对照组阴转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1980例治疗12个月后,乙肝标志物的阴转情况见下表</tables>通过临床观察结果可以进一步看出,“益肝康”冲剂对乙肝的确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其它中成药。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乙肝的“益肝康”冲剂,其特征是它是由下列混合原料的提取液而制成的浓缩颗粒,所述的混合原料的配方是(按重量%计)蒲公英23~27佛手14~18茯苓12~18五味子12~17构杞12~16灵芝12~16富硒茶6~9甘草5~8。全文摘要本发明是一种治疗乙肝的“益肝康”冲剂,它含有蒲公英、佛手、茯苓、五味子、枸杞、灵芝、富硒茶和甘草。该冲剂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补脾渗湿和扶正固本为治疗原则,并选用食药同源的天然植物,使其治疗有效、安全无毒。还选用冲剂剂型,加入适量的辅料,使其口感良好,服用方便。本发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阴转率高,优于现有技术。文档编号A61P1/00GK1185335SQ9611883公开日1998年6月24日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7日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7日发明者刘兴华申请人:刘兴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