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体内埋置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673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体内埋置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体内埋置泵是一种定向给药的医疗装置。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癌症的定向化疗以及灌注各种药物及营养剂、麻碎剂等。
通过选定途经定向给药比全身给药的副作用小,而且局部药物浓度高,可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癌细胞杀伤力强,疗效较好。用体内埋置泵给药,将泵体置于皮下,导管可通过选定的动脉、静脉或腔内(包括腹腔、胸腔、盆腔等)各种途径达到病变的即定部位。用注射针头经皮肤穿刺埋置泵的穿刺窗注入药液,可多次、长期、反复灌注药物。可避免常规插管与外界按触造成感染和不便,患者可照常活动、洗澡、游泳等。
作为一种体内埋置泵其关键性能应满足1)体内相容性好,可长期植人无毒付作用。2)泵体以及和导管的连接处密封好,可抗腔内注药压力,不渗漏。3)穿刺窗能耐受多次穿刺,泵底即经受穿刺又不损伤注射针。4)导管软硬适宜,尾部结构适于相应使用部位要求,既可顺利排出药液,又可防止出口堵塞。5)容易固定、安装、操作方便,置入后定位稳固,异物感较轻。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体内埋置泵部分性能没达到上述要求,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密封性好、安全可靠、经久耐用、使用方便的改进型体内埋置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壳体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缝合环的环蕊半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腔内型导管尾部多止逆阀示意图。

图1所示,泵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以及装在上下壳体之间的穿刺窗3,窗的中间部位有一凸起的环边;上壳体1上设有爪形钩1-2,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下壳体2上设有卡槽2-2,爪形钩与卡槽的位置及大小相配合,爪形钩变形压入卡槽中定位,它们之间的间隙填充楔形物锁紧,严防上下壳体脱开松动;上壳体1通过密封面1-1,下壳体通过密封面2-1,分别通过穿刺窗凸起环边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将其压紧固定于两壳体之间,在整个泵体的各零部件间的接触面上,均涂有弹性密封胶密封;在穿刺窗与下壳体之间形成一密封性极好的腔体2-4,它可抵抗较高的注射压力,此腔体与设在下壳体一端的泵体接咀2-3相通,导管4一端套接在接咀上,外部用弹性管箍5将其箍紧,由于导管和管箍都具有一定弹性,导管直径可以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改变;静脉型导管采用开口结构,动脉型采用裂隙止逆阀4-1结构,腔内型采用多止逆阀或多孔结构;在泵体下部安有帽沿状环形缝合环6,它由多孔织物6-1卷成筒状套在环蕊6-2上而构成。
该体内埋置泵全部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无金属物,不干扰磁场。泵体可采用医用聚砜、聚甲醛等;导管可采用医用硅橡胶、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等,缝合孔的多孔织物可采用医用涤纶、聚四氟乙烯织物。穿刺窗采用专用硅胶制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泵壳体以胶合和爪形卡组合机构连接,装配方便、定位和压缩量精确,密封好,抗腔内压力高。
2、导管与泵体接咀套接,用弹性管箍扣紧装卸方便、牢固,允许导管口径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一种泵体可配多种尺寸导管。
3、用多孔织物包覆缝合环,便于组织长人可免缝合。即使用缝合法操作也方便。组织长人后定位稳固,可减轻异物感。
4、按照不同使用部位导管的尾端有不同的结构。采用裂隙型止逆阀结构简单、启闭灵活,尤以腔内导管采用多止逆阀结构,将会克服大直径导管排空、返流和堵塞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体内埋置泵,由泵体、穿刺窗和导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泵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以及装在上下壳体之间的穿刺窗3,窗的中间部位有一凸起的环边;上壳体1上设有爪形钩1-2,下壳体2上设有卡槽2-2,爪形钩与卡槽的位置及大小相配合,爪形钩变形压入卡槽中定位,它们之间的间隙填充楔形物锁紧;上壳体1通过密封面1-1,下壳体通过密封面2-1,分别通过穿刺窗凸起环边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将其压紧固定于两壳体之间,在穿刺窗与小壳体之间形成一密封性极好的腔体2-4,此腔体与设在下壳体一端的泵体接咀2-3相通;导管4一端套接在接咀上,外部用弹性管箍5将其箍紧;在泵体下部安有帽沿状环形缝合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置泵,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上所设的爪形钩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置泵,其特征在于整个泵体的各零部件间的接触面上,均涂有弹性密封胶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置泵,其特征在于导管若为静脉采用开口结构,动脉型采用止逆阀结构,腔内型导管采用多止逆阀或多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置泵,其特征在于缝合环6由多孔织物6-1卷成筒状套在环蕊6-2上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置泵,其特征在于埋置泵各零部件均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改进型体内埋置泵是一种植入性给药装置。该装置由泵体(包括上壳、下壳、穿刺窗)、导管(包括动脉型、静脉型、腔内型)及缝合环(包括环蕊、包布)组成。泵体的上下壳压紧穿刺窗,以胶合及爪形卡机构密封连接。泵体接嘴与导管连接,附以弹性管箍件。缝合环由多孔织物和环蕊构成覆盖在泵体下环部。该新型设计提高了腔体密封性及抗注液压力,便于安装、定位、利于组织生长,可减轻异物感。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装配方便,是一种较理想、安全的植入性给药装置。
文档编号A61M37/00GK2285660SQ9620740
公开日1998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4日
发明者张大幕 申请人:张大幕, 赵晓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