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静脉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77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量静脉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量静脉输液装置,属于一次性医疗器具,特别适于婴幼儿及心肺功能极度衰弱的患者静脉输液用。
当上述特殊病人需要昼夜连续静脉输液时,由于这类患者的体质特征及心肺功能衰弱的成人患者,使用通常的输液器,就不适宜了,尽管有流量调节装置其滴速也难以保证,往往给这类患者的心脏增加很大负担,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同时也容易导致出现各种意外危险症状,为此,临床医护人员曾采取临时措施解决滴速问题,但是这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不敢离人,而且稍不注意还会造成制作污染和出现差错,增加医护人员的精神负担。基于上述情况医护人员非常渴望能尽快得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用各类患者的微量静脉输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是由插瓶针、滴斗、流量调节器、过滤器和头皮针组成,其特征是两通与插瓶针之间设有药液过滤器,微量滴管的上端与两通相连,下端伸进滴斗中。
所述的微量滴管的孔径为0.5-0.8mm。
所述的两通可以用支管内设有空气过滤器,并设置帽盖的三通代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微量滴管以及在药液进滴之前设置药液过滤器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有滴速控制准确、保证微量滴管不被堵塞、增加了使用的安全可靠程度,对特殊患者滴速一经调好也勿需人经常监看,同时将两通换成三通,取下帽盖也可用于普通患者静滴,可明显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精神负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两通的另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描述,插瓶针1、进气导管2,内设有空气过滤器3、药液过滤器4设于插瓶针1与两通10之间,孔径为0.5-0.8mm的微量滴管5与两通10相连,下端伸滴斗6中,滴斗6下顺次设有流量调节器7、药液过滤器8,头皮针9;所述的两通10可以用支管内设空气过滤器11的并设有帽盖的三通12代替。其使用与通常的一次性输液器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微量静脉输液装置,是由插瓶针1、滴斗6、流量调节器7、过滤器8和头皮针9组成,其特征是两通10与插瓶针1之间设有药液过滤器4,微量滴管5的上端与两通10相连,下端伸进滴斗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滴管5的孔径为0.5-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通10可以用支管内设有空气过滤器11并设置帽盖的三通12代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量静脉输液装置,属于一次性医疗器具,是由插瓶针、滴斗、流量调节器、过滤器和头皮针组成,其特征是两通与插瓶针之间设有药液过滤器,微量滴管的上端与两通相连,下端伸进滴斗中。其具有滴速控制准确、保证微量滴管不被堵塞、增加了使用的安全可靠程度,对特殊患者一经滴速调好,也勿需人经常监看,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精神负担,是特殊患者静滴的理想用具。
文档编号A61M5/165GK2247029SQ9622596
公开日1997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2日
发明者岳天明, 董玮 申请人:岳天明, 董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