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丸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967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结核丸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治骨结核的骨结核丸及其制备方法。
西药治疗骨结核常服用雷米封、PS、利复平等片剂,长期服用有毒副作用,会产生抗药性,愈后易复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种对骨结核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和抗药性、愈后不复发的骨结核丸及其制法。
本发明的骨结核丸的配方如下金银花 29-30克,白芨 30克,麻黄 30-40克,砂仁 20-30克,当归20-30克,麦芽 30克,建曲 2-30克,山楂 30克,鹿角胶 10克,龙骨25-30克,熟地 100克,人参 10克,珍珠 1克,肉桂 10克,巴戟肉 20克,生山药 25-30克,百部 15克,蜈蚣 5克,甘草 20克,白芥子 30克、0.5克/片的雷米封、PS或/和利复平80-100片。
在上述配方中还可以加入炮姜10-15克,磁石10-15克,连翘15-20克。
本发明骨结核丸的制备方法如下1.药材标准白芥子为纯白芥子禁用黄芥子,人参红白皆可,珍珠为1-2等珍珠,麻黄要色绿心红,砂仁要去皮,龙骨要去净泥土,熟地要九蒸九晒;2.全部配料要捡净泥砂、杂物并过粗筛一次,龙骨水浸二日,开水冲洗,珍珠清水洗净后与豆腐一起蒸二十分钟,人参去净芦头;3.药粉加工全部组份分为两组粉碎,一组一般为中药,一组为珍珠和龙骨等,先粗粉碎,后磨细成粉,搅拌均匀,紫外线消毒三十分钟;4.将蜂蜜加热过滤,用铜锅煎熬,去除蜡末,熬至滴液成珠;5.将上述药粉和蜂蜜搅拌均匀制成药丸,用紫外线消过毒的纸和蜡壳包装后蜡封。
临床治疗情况如下一般资料1.性别男性49例,女性57例。
2.年龄10岁以下者8例,11-20岁者18例,21-30岁者27例,31-40岁者3例,41-50岁者11例,51-60岁者3例,60岁以上者2例。
3.病程一年以下11例,1-5年70例,6-10年20例,11-15年4例,20年以上1例。
4.发病部位颈椎1例,胸椎26例,腰椎39例,骶骼关节5例,髋关节11例,膝关节5例,踝关节5例,股骨1例,胫骨1例,足部6例,肩关节1例,肘关节1例,腕关节1例,手部3例。
5.本组106例病人中,有寒性脓肿未溃者33例,慢性窦道形成者32例,截瘫者7例,合并肺结核者11例,合并淋巴结核者2例。
服用方法从早晨六时起,每6小时服1丸,小儿酌减,温开水冲服。服药期间忌服生葱、生蒜、驴油、韭菜等。
治疗标准(一)临床治愈全身症状消失,食欲增进,体重增加。局部症状消失,肿消,痛止。关节功能好转,溃口窦道愈合。化验血沉正常,X线摄片可见病骨修复,骨质密度增高,死骨吸收,边缘消楚、整齐。随访一年来未复发,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
(二)显效全身及局部症状明显改善,食欲增加,精神转佳,脓肿缩小,窦道基本愈合。化验血沉正常,X线摄片提示骨质基本修复,能参加轻体力劳动。
(三)有效体质有所恢复,局部症状改善,X线提示骨质有所修复。
(四)无效经一年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X线摄片风骨质破坏无明显改变。
治疗结果本组106例病人中,治愈92例,占86.7%,显效11例,占10.37%,有效2例,占1.99%,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06%,治愈92例中经复查无一例复发。
106例骨与关节结核病疗效统计
出现寒性脓肿者33例,治愈32例;慢性窦道形成者32例,治愈30例,形成截瘫者7例,治愈6例,1例显效,合并肺结核者11例,治愈11例,合并淋巴结核者2例,治愈2例。
疗程本组病例中,在3个月以内治愈者18例,4-7月治愈者68例,8-11个月治愈者20例,一年以上治愈者4例。
典型病案病案一张××,女,16岁,山西临县刘家会乡碾则沟村人。患者于84年2月因受寒而始觉颈部酸痛,周身乏力,自汗,畏寒肢冷。当地医生按风湿治疗,病性逐渐加重,四肢麻木,时发时休如触电,渐至四肢丧失知觉,萎软不用,颈部疼痛不能转侧,食少纳呆。84年8月22日经吕梁地区人民医院摄片,确诊为颈4、5、6椎体结核。1984年8月24日入院。症状是表清淡漠,呼吸气弱,形体消瘦,四肢瘫痪,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肌肤枯涩,舌质淡白,舌体瘘弱,无苔。体验营养不良,心肺正常,腹部柔软,肝脾未触及,血压90/60mmHg,体温37.5℃。在服骨结核丸期间停用抗痨西药,经两个月的治疗,饮食增加,上肢功能逐渐恢复,能在别人扶持下坐起,并能自己端碗,用汤匙吃饭。三个半月后,下肢功能及知觉也渐渐恢复,能下地扶床行走。四个月后可依杖行走。1985年1月10日出院,回家继续服用骨结核丸治疗,1985年8月6日复查,面色正常,体重增加,本肢功能完全恢复,步行20里山路无疲乏感。X线摄片见前椎体破坏区骨质密度均有增高,边缘清晰,就力线不端,椎体成契形改变,经复查已痊愈。
病案二曹××,女,31岁,山西阳城县城关镇李街村人。患者于1983年5月11日发生右尺桡骨部肿痛,左侧肘部隐痛,逐渐加剧,经山医二院确诊为右侧尺桡骨结核性骨髓炎。在省公安医院住院治疗三月,口肥,肌注,静滴抗痨药物,病情未见好转,前来就诊。患者自觉潮热盗汗,朝轻暮重,腰酸图乏,食少纳呆,左肘部疼痛,不能转动屈伸,局部有脓仲。症状是形体消瘦,面色无华,两颧微红,精神糜不振,卧床不起,右腕至肘呈纺锤状胖肿,尺骨小头有窦道一处,周围皮色紫暗发青。右颌下部有部4×5Cm大淋巴结脓肿,未溃口。左肘部形成10×14Cm大的脓肿。右腹股沟有10×8Cm的脓肿,未溃口,唇舌淡白,少苔。切诊脉沉细无力而数,腋下淋巴结肿大而硬。治疗期间停服抗痨西药,主要以骨结核丸治疗。20天后,饮食增加,左肘部疼痛减轻,可下床活动,50天后溃口愈合,80天后潮热退,盗汗止,左肘部肿胀消,疼痛止,体重增加11公斤。于1985年9月拍片复查桡尺骨骨干骨质密度增高,边缘整齐,有数个园形透亮区,全身症状消失,溃口愈合,体力恢复,病已痊愈。
综上述所,本发明的骨结核丸对骨结核病有奇效1.痊愈率高达86.7%,总有效率99.06%。
2.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愈后不复发。
3.对于不同年龄的男女的患者和不同类型的骨结核皆有奇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骨结核丸,其特征在于配方如下金银花 29-30克,白芨 30克,麻黄 30-40克,砂仁 20-30克,当归20-30克,麦芽 30克,建曲 2-30克,山楂 30克,鹿角胶 10克,龙骨25-30克,熟地 100克,人参 10克,珍珠 1克,肉桂 10克,巴戟肉 20克,生山药 25-30克,百部 15克,蜈蚣 5克,甘草 20克,白芥子 30克、0.5克/片的雷米封、PS或/和利复平80-100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结核丸,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如下组分炮姜 10-15克磁石 10-15克连翘 15-20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结核丸的制法,及步骤如下(1)药材标准白芥子为纯白芥子禁用黄芥子,人参红白皆可,珍珠为1-2等珍珠,麻黄要色绿心红,砂仁要去皮,龙骨要去净泥土,熟地要九蒸九晒;(2)全部配料要捡净泥砂、杂物并过粗筛一次,龙骨水浸二日,开水冲洗,珍珠清水洗净后与豆腐一起蒸二十分钟,人参去净芦头;(3)药粉加工全部组份分为两组粉碎,一组为一般中药,一组为珍珠和龙骨等,先粗粉碎,后磨细成粉,搅拌均匀,紫外线消毒三十分钟,备用;(4)将蜂蜜加热过滤,用铜锅煎熬,去除蜡末,熬至滴液成珠;(5)将上述药粉和蜂蜜搅拌均匀制成药丸,用紫外线消过毒纸和蜡壳包装后蜡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结核丸及其制法,骨结核丸的配方:金银花29—30克,白芨30克,麻黄30—40克,砂仁20—30克,当归20—30克,麦芽30克,建曲2—30克,山楂30克,鹿角胶10克,龙骨25—30克,熟地100克,人参10克,珍珠1克,肉桂10克,巴戟肉20克,生山药25—30克,百部15克,蜈蚣5克,甘草20克,白芥子30克、0.5克/片的雷米封、PS或/和利复平80—100片。临床资料表明,本发明的骨结核丸对骨结核病的治愈率高达86.7%,有效率99.06%,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愈后不复发,对不同年龄的男女患者和不同类型的骨结核病人皆有奇效。
文档编号A61K35/64GK1208625SQ9711521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9日
发明者高志海 申请人:高志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