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272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成药。
目前治疗乙肝病的治疗多采用"吊针"静脉注射,缓解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服一些护肝药、激素、鸡骨草丸等,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而且对身体有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乙肝病所采用药物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祖国医学对肝病的病理认识与治疗原则,特提出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治疗乙肝病的中成药主要由下列中草药组成,它们是柴胡,丹皮,龟版,当归,溪黄草,常春藤,羚羊角、白芨,盘龙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苦参,南天竹根,栀子,红花、白芍和红枣。
根据乙肝病情的不同,本发明的中成药的主要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可分为以下四种配比方案第一种配比方案其主要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柴胡5-10,丹皮4-8,溪黄草15-25,常春藤12-18,南天竹根12-15,盘龙参10-15,白花蛇舌草20-25,苦参10-15,半枝莲12-18,栀子6-8,白芍6-8,龟版10-15。
第二种配比方案其主要组成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溪黄草15-25,白芍6-8,羚羊角2-8,盘龙参10-15,白花蛇舌草20-25,半枝莲12-18,龟版10-15。
第三种配经方案其主要组成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柴胡5-10,白芍6-8,丹皮4-8,当归10-15,南天竹根12-15,常春藤12-18,红花6-8,红枣10-15,溪黄草15-25。
第四种配比方案其主要组成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盘龙参10-15,溪黄草15-25,白芨6-8,栀子6-10,红花8-12,苦参10-15,羚羊角2-8。
本发明的中成药可制成散剂和蜜丸或其它剂型。
本发明的中成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同一般中成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先将各组分分别清洗并晾干,再经烘干器或干燥器烘干后进行粉碎并研磨成细粉,最后各粉状组成按配比方案中的重量经天平或磅秤依次倒入拌料器中拌和均匀。上述散剂也可进一步按一般方法制成蜜丸。
本发明的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的主要优点是药源广泛,造价低,疗效好,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服本发明的散剂对治疗早期、中期、晚期乙肝病均有显著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实施例1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其组分及其配比重量(g)分别为柴胡7,丹皮5,溪黄草18,常春藤16,南天竹根13,盘龙参13,白花蛇舌草22,苦参13,半枝莲15,栀子7,白芍7,龟版14。
实施例2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蜜丸,其组成分及其配比重量(g)分别为盘龙12,溪黄草18,白芨6,栀子8,红花10,苦参13,羚羊角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柴胡5-10,丹皮4-8,溪黄草15-25,常春藤12-18,南天竹根12-15,盘龙参-10-15,白花蛇舌草20-25,苦参10-15,半枝莲12-18,栀子6-8,白芍6-8,龟版10-15。
2.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溪黄草15-25,白芍6-8,羚羊角2-8,盘龙参10-15,白花蛇舌草20-25,半枝莲12-18,龟版10-15。
3.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柴胡5-10,白芍6-8,丹皮4-8,当归10-15,南天竹根12-15,常春藤12-18,红花6-8,红枣10-15,溪黄草15-25。
4.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分别为盘龙参10-15,溪黄草15-25,白芨6-8,栀子6-10,红花8-12,苦参10-15,羚羊角2-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乙肝病的中草药散剂,它主要由柴胡、丹皮、龟版、当归,溪黄草、常青藤、羚羊角、白芨,盘龙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苦参,南天竹根,栀子,红花,白芍和红枣组成。其主要优点是药源广泛,造价低,疗效好,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服用本发明的散剂对治疗早期、中期、晚期乙肝病均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6GK1178702SQ9711915
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1日
发明者何德运 申请人:何德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