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注射器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38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注射器针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注射器针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目前,医院临床使用的注射器针头均为斜端面式针尖,特别是20ml注射器的针头大都是为配制输液药品而用,在配制过程中斜端面式针尖常将装药品的小瓶胶塞切割成针孔大小的碎块(胶棒)而带入滴注液中,对于大剂量的抗生素输液配制随着抗生素瓶数增加,胶棒进入输液药品中的几率和数量就增多。作为静脉输液严格的无菌要求,这种现象是不允许的,经临床观察也确实发现患者出现输液反应与胶棒混入有关的病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注射器针头,使之在配输液时,针头不能将瓶塞切割下碎块而带入输液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由针柄、针体、针尖等组成本实用新型,其中中空的针体固定在针柄上,针体的顶端制成实心的针尖,其前端四壁均匀分布若干通孔,供药液顺利流动。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配制输液药品时,瓶塞就不会被针尖切割成碎块(胶棒)而带入输液中,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杜绝了因胶棒混入输液而出现的患者输液反应情况。由于针体前端侧面打多个孔,总的流通量要大于斜端面式针孔流量,所以输注配药速度加快。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由针柄1、针体2、针尖3等构成,其中针体2为中空管固定在针柄1上,针体2的顶端制成实心的针尖3,其前端管壁钻有若干通孔4呈均匀分布。在实施过程中针体、针尖为不锈钢管材制成,针柄可为注塑材料,由胶将其粘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注射器针头,由针柄(1)、针体(2)、针尖(3)等构成,针体(2)为中空管固定在针柄(1)上,其特征在于;针体(2)的顶端制成实心的针尖(3),针体(2)的前端管壁钻有若于通孔(4)并呈均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注射器针头,是由中空的针体固定在针柄上,其顶端为实心的针尖,前端管壁钻有若干通孔并呈均匀分布,这样就避免了通常所用的斜端面针头在配制输液品药时,常常将药品瓶塞碎块(胶棒)带入输液药品中的情况发生,根本杜绝了因瓶塞碎块引起患者输液反应的现象发生。
文档编号A61M5/32GK2301215SQ97217748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6日
发明者张树相, 孙淑云, 杨小宇, 张桂清 申请人:张树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