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真菌病症的改进型酊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83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真菌病症的改进型酊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真菌病症的外用酊剂。
皮肤真菌病症俗称为“癣”,系真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真菌病有足癣、手癣、体癣、股癣等。
临床实践,治疗药物外用的优于内服的,外用药物中酊剂疗效又好于其它剂型。现有技术的治疗皮肤真菌病症的外用酊剂存在一些缺陷,或成份单一(如苯甲酸类、水杨酸类、土槿皮等)疗效差,或因药物局部刺激引起疼痛患者不愿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上述不足,研制出一种合适的制剂组合,既提高疗效又减轻局部刺激,使患者愿意使用的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真菌病症的改进型酊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本改进型酊剂主要由治疗药物和溶剂组成,其特征是每100份该酊剂中,含有中药乳香、没药、五倍子各2.2至4份,樟脑1至6份,西药苯甲酸、水杨酸各4.8至10份,薄荷脑1至6份,盐酸普鲁卡因0.7至1份,溶剂甘油10至20份,水1至3份,余量是医用乙醇。
上述的改进型酊剂,其制备方法是(1)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加入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中,置密闭容器内浸渍48~120h后,滤集浸提液,再向其中加入苯甲酸、水杨酸、樟脑和薄荷脑搅拌使溶解成主药溶液;(2)取盐酸普鲁卡因加入蒸馏水使溶解,搅拌下将其加入主药溶液中,再补加医用乙醇至足量,混匀。临床试用结果用于治疗手足癣、股癣、体癣,外用涂搽,一日一次,五日可临床治愈。
用于治疗手足皲裂,每次洗净手足,少量外用涂搽,每日1至2次,7日为一疗程,3至4疗程可治愈。
用于治疗四肢无名脱皮,用前洗净患部,外用涂搽,每日2至3次、三日可治愈。
用于治疗脚臭,用前温水泡脚、洗净晾干后,外用涂抹角质层部位,一次见效,数月内不闻脚臭。
临床资料病例 总例数 临床治愈例数临床疗效(%)足癣 58 58100手癣 23 23100体癣 31 2890.3股癣 12 1191.7脚臭 28 28100手足皲裂 44 100无名脱皮 22 100注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本改进型酊剂中1.苯甲酸和水杨酸均具有杀真菌作用,水杨酸更具有溶解角质层的作用,对于手、足癣的治疗更有利于药物的渗透。
2.没药、乳香具有活血生肌、伸筋活络作用,可以促进溃烂伤口的愈合。其可溶性树胶粘性大,可使药物较长时间保留在患部,充分发挥其药效。
3.樟脑和薄荷脑为皮肤刺激药,外搽可以止痒、镇痛,刺激真皮的生长。同时还具有杀菌防腐作用,抑制腐败菌之生长,对脚臭有明显之疗效。
4.五倍子中所含的有效成份主要是可溶于乙醇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可收敛溃烂伤口加快愈合。
5.盐酸普鲁卡因为局麻药,可减轻患者因局部组织的严重溃烂药物刺激引起的疼痛。
6.甘油具有保湿性,滋润皮肤,防止皮肤皲裂。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成份为多种中、西药物组合,配伍合理,协同增效,疗程短疗效好,临床治愈率高。
二、药物局部刺激轻微,患者愿意接受使用。
三、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治疗足癣、手癣、体癣、股癣、手足皲裂、四肢无名脱皮及脚臭等。以足癣为例,水疱型、擦烂型或脱屑角化型临床疗效均佳。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配量乳香、没药、五倍子各4份,樟脑6份,苯甲酸10份,水杨酸6份,薄荷脑1份,盐酸普鲁卡因1份,甘油10份,蒸馏水2份,余量是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1)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加入70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中,置密闭容器内浸渍72h后,滤集浸提液,再向其中加入苯甲酸、水杨酸、樟脑和薄荷脑搅拌使溶解成主药溶液;(2)取盐酸普鲁卡因加入蒸馏水使溶解,搅拌下将其加入主药溶液中,再补加医用乙醇至足量,混匀,灌装,检验即得。
实施例二配量乳香2.2份,没药2.2份,五倍子3.5份,樟脑1份,苯甲酸4.8份,水杨酸10份,薄荷脑6份,盐酸普鲁卡因0.7份,甘油20份,蒸馏水1份,余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80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48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三配量乳香3份,没药3份,五倍子3份,樟脑1.0份,苯甲酸8.2份,水杨酸5.5份,薄荷脑4.5份,盐酸普鲁卡因0.8份,甘油15份,离子水3份,余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75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120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四配量乳香3.3份,没药3.5份,五倍子2.8份,樟脑2.5份,苯甲酸7.5份,水杨酸7.5份,薄荷脑2.5份,盐酸普鲁卡因0.9份,甘油18份,离子水3份,余量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70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96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五配量乳香、没药各4份,五倍子2.2份,樟脑4份,苯甲酸6份,水杨酸9份,薄荷脑2份,盐酸普鲁卡因1份,甘油10份,纯净水2.5份,余量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80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48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六配量乳香2.2份,没药2.2份,五倍子4份,樟脑6份,苯甲酸4.8份,水杨酸10份,薄荷脑1份,盐酸普鲁卡因0.7份,甘油20份,纯净水2份,余量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78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72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七配量乳香3.5份,没药3.5份,五倍子2.2份,樟脑3.7份,苯甲酸10份,水杨酸4.8份,薄荷脑6份,盐酸普鲁卡因0.8份,甘油14份,矿泉水1份,余量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78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120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八配量乳香、没药、五倍子各4份,樟脑6份,苯甲酸10份,水杨酸6份,薄荷脑1份,盐酸普鲁卡因1份,甘油10份,蒸馏水2份,余量是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加入70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中,浸渍72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九配量乳香2.2份,没药2.2份,五倍子3.5份,樟脑1份,苯甲酸4.8份,水杨酸10份,薄荷脑6份,盐酸普鲁卡因0.7份,甘油20份,蒸馏水1份,余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80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48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十配量乳香3份,没药3份,五倍子3份,樟脑1.0份,苯甲酸8.2份,水杨酸5.5份,薄荷脑4.5份,盐酸普鲁卡因0.8份,甘油15份,离子水3份,余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75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120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十一配量乳香3.3份,没药3.5份,五倍子2.8份,樟脑2.5份,苯甲酸7.5份,水杨酸7.5份,薄荷脑2.5份,盐酸普鲁卡因0.9份,甘油18份,离子水3份,余量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70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96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十二配量乳香、没药各4份,五倍子2.2份,樟脑4份,苯甲酸6份,水杨酸9份,薄荷脑2份,盐酸普鲁卡因1份,甘油10份,纯净水2.5份,余量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80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48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十三配量乳香2.2份,没药2.2份,五倍子4份,樟脑6份,苯甲酸4.8份,水杨酸10份,薄荷脑1份,盐酸普鲁卡因0.7份,甘油20份,纯净水2份,余量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78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72h,其余同例一。
实施例十四配量乳香3.5份,没药3.5份,五倍子2.2份,樟脑3.7份,苯甲酸10份,水杨酸4.8份,薄荷脑6份,盐酸普鲁卡因0.8份,甘油14份,矿泉水1份,余量为医用乙醇。
制备方法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用78份乙醇与配量甘油的混合液浸渍120h,其余同例一。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真菌病症的改进型酊剂,主要由治疗药物和溶剂组成,其特征是每100份该酊剂中,含有中药乳香、没药、五倍子各2.2至4份,樟脑1至6份,西药苯甲酸、水杨酸各4.8至10份,薄荷脑1至6份,盐酸普鲁卡因0.7至1份,溶剂甘油10至20份,水1至3份,余量是医用乙醇。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酊剂,其制备方法是(1)乳香、没药、五倍子粉碎过筛后,加入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中,置密闭容器内浸渍48~120h后,滤集浸提液,再向其中加入苯甲酸、水杨酸、樟脑和薄荷脑搅拌使溶解成主药溶液,(2)取盐酸普鲁卡因加入蒸馏水使溶解,搅拌下将其加入主药溶液中,再补加医用乙醇至足量,混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西药结合治疗皮肤真菌病症的改进型酊剂,含乳香、没药、五倍子、樟脑、苯甲酸、水杨酸、薄荷脑、盐酸普鲁卡因、甘油和水。用于治疗手癣、足癣、体癣、股癣、手足皲裂、四肢无名脱皮等各种癣症及脚臭。疗效好临床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9/08GK1244398SQ9811039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0日
发明者崔西联, 王萍 申请人:崔西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