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99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尿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导尿引流管。
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疾病的威胁,一些疾病在严重时致患者出现排尿不便或排尿困难等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借助外力器械来解决排尿问题,以达到辅助治疗目的。目前,医疗系统均采用引流器来完成这一过程的,所用引流器的基本结构引流管、储液袋、排液管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的引流管管体呈圆柱状,顶端部位为截面体,这种设计不迎合人体尿路本身弯曲的特点,在使用时,会出现插痛等现象,使患者感到痛苦。且入液孔开于管体侧壁,不利于尿液的流入,使导尿效果不好。由于引流管的结构特点使其在制作工艺中会在管体上留有棱角或毛刺,这样会给尿道壁及内膜造成损伤,极易让患者在用后出现尿痛、怯尿、发炎、感染等不良症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导尿效果良好且使用无不良反应的导尿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导尿引流管,其管体呈圆锥状,锥顶部位开有入液孔,且管壁沿着向锥顶入液孔方向逐渐减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由软质材料组成,结构简便,引流管前端呈圆锥状,便于插入而无痛感,入液孔设于顶端部位,便于尿液流入引流管。且管体本身呈圆锥状,管壁沿着向入液孔方向逐渐减薄,从而管体逐渐变软。这样,在使用时,能迎合尿路本身弯曲的特点,随着尿路弯曲而弯曲,不易对其产生插痛现象。且顶端以及管体圆滑,因此对尿道壁及内膜不会产生丝毫的损伤,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和痛苦,避免了使用后出现的尿痛、怯尿、发炎、感染等不良反应。且导尿顺畅,效果极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


图1-管体 2-入液孔本实用新型还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一种导尿引流管,管体1呈圆锥状,锥顶端部位开有入液孔2,且管壁沿着向锥体顶端入液孔2方向逐渐减薄。其中引流管内径2.8mm,管壁较厚处0.5mm,逐渐减薄,至顶端入液孔2处,入液孔2直径为1.2mm。本实用新型材料采用无毒、无菌、无热源的优质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使用时经钴-60辐射灭菌,故使用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导尿引流管,其特征是管体(1)呈圆锥状,锥顶部位开有入液孔(2),且管壁沿着向锥顶入液孔(2)方向逐渐减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导尿引流管。引流管管体呈圆锥状,锥顶端部位开有入液孔,且管壁沿向着入液孔方向逐渐减薄。本实用新型由软质材料组成,根据人体尿路自身特点而设计,便于插入尿道使用,不会产生插痛等现象,随着其弯曲而弯曲,管壁外表面圆滑,不会对尿道壁及内膜造成损伤,因而就不会使患者有痛苦和不适。引流管入液孔开于管体顶端,保证尿液顺利导出。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用后尿痛、怯尿、发炎、感染等不良反应,极具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M1/00GK2332413SQ9821411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3日
发明者金正银 申请人:金正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