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用核桩钉及阶梯型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14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用核桩钉及阶梯型钻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修复中制作桩冠所用的桩钉。
目前,口腔修复中使用在牙根管的桩钉一般为扁状、四棱、锯齿、锥体形,或是螺纹钉等,其不足之处在于1、金属桩与核需分次完成,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次数。
2、桩钉基本为螺纹或柱状钉,不符合生物学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国内以往桩钉的不足,形成成品核桩钉,使其桩钉形成阶梯状,使牙根受力均匀,更符合生物学原理,且桩钉上连有核,使患者一次就诊就可完成核的修复,极为方便。且还设计了与阶梯型核桩钉相配套的阶梯型钻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桩部为阶梯状,使牙根受力均匀更符合生物学原理;2、桩部为螺纹型和阶梯型,其上部形态为桩核,这样桩与核成为一体,便于临床操作,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牙用核桩钉,由核部与桩部两部分组成,其核部前后部为梯形两侧部为侧削成两个半圆弧型,围绕核上车制有圆环凹槽。其桩部有两种阶梯型和螺纹型。


图1为阶梯型核桩钉的正(a)、侧(b)视示意图。其中1为核部,2为桩部,3为圆环凹槽,4为排屑槽(半圆柱状)。
桩部2为从上至下有三个直径由大至小的三个圆柱体,其中上两个圆柱体上分别有两个圆环凹槽3;半园柱状排屑槽4分别在前后部的核桩结合部、桩部的下两个圆柱体上,及侧部的上两个圆柱体上。
图2为螺纹型核桩钉的正(c)、侧(d)视示意图。其桩部为圆柱体,上有螺纹,顶部为圆锥体。
图3为阶梯型钻头的示意图。
阶梯型钻头为钻牙根的与阶梯型核桩钉配套的附属工具,它分为柄部1、中间部2及钻头部3三个部分。柄部1为圆柱体,最上端为半圆柱体有圆环凹槽4,中间部的上半部为圆柱体,直径比柄部1大,下半部圆柱体的两面均削平,与钻头部3的阶梯体在同一平面上,钻头部3的两侧交错有切销刀刃5,顶端为两斜面相斜交形成的刀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阶梯型核桩钉不锈钢车制成,核部上直径Φ2.5mm,下直径3.5mm,长为6mm,两侧部圆弧度分别为R8mm,R12mm,桩部从上至下三个圆柱体的直径分别为Φ2.5mm、Φ1.8mm、Φ1.4mm,圆环凹槽的尺寸0.3×0.3mm,排屑槽尺寸0.4×0.4mm。
螺纹型核桩钉不锈钢车制成,核部各部分尺寸同阶梯型核桩钉的一样。桩部圆柱体的直径为2mm,长度为8mm。
阶梯型钻头的柄部圆柱直径为2.36mm,顶部凹槽宽度为0.8mm,中间部的圆柱体Φ4.5mm,下半部削平部分的长度为3mm,钻头的三个阶梯的长度由上至下分别为2mm、3mm、4mm,其宽度分别为2.5mm、1.8mm、1.4mm。
权利要求1.牙用核桩钉及阶梯型钻头,其特征在于该核桩钉由核部与桩部两部分组成,核部(1)的前后部为梯形,两侧部侧削成两个半圆弧型,核上有圆环凹槽(3);桩部有两种阶梯型和螺纹型,其中阶梯型桩部(2)为从上至下有三个直径由大至小的三个圆柱体,上两个圆柱体分别有两个圆环凹槽(3),排屑槽(4)分别在前后部的核桩结合部,桩部的下两个圆柱体上,及侧部的上两个圆柱体上。螺纹型桩部为圆柱体,上有螺纹,顶部位圆锥体。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牙用核桩钉及阶梯型钻头,其特征在于阶梯型钻头分别为柄部(1)、中间部(2)及钻头部(3)三个部分,柄部(1)为圆柱体,最上端为半圆柱体有圆环凹槽(4),中间部的上半部为圆柱体,直径比柄部(1)大,下半部圆柱体的两面均削平,与钻头部(3)的阶梯体在同一平面上,钻头部(3)的两侧交错有切削刀刃(5),顶端为两斜面相斜交形成的刀尖。
专利摘要牙用核桩钉及阶梯型钻头,涉及口腔修复中制作桩冠所用的桩钉,由核部与桩部两部分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桩部为阶梯状,更符合生物学原理,还设计了与之配套的阶梯型钻头,且桩钉上有核部,便于临床操作,使患者一次就诊就可完成核的修复,极为方便与实用。
文档编号A61C8/00GK2363676SQ9823302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8日
发明者马轩祥, 张翼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