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36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的一种冲洗引流装置。
目前,在用的治疗脓腔的引流装置由于没有冲洗用的专用结构,一方面存在着患者每冲洗一次,需用针刺入脓腔一次,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并发症的问题;另方面,引流管常常发生被稠厚脓液及脓痂堵塞的问题,使引流不畅和引流不彻底,影响治疗效果,影响治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增设冲洗用的专用结构,提供一种引流通畅、彻底,治疗效果好,能减轻患者痛苦,治愈率高的冲洗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在引流管上部的管内装有冲洗管的部分长度,冲洗管的另部分长度穿过引流管的管壁置于该引流管的外部,其尾端安装有针头座,它的头端突出引流管的头端。
说明书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也为本实用新型摘要附图。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内容包括有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引流管2上部的管内装有冲洗管4的部分长度,冲洗管4的另部分长度穿过引流管2的管壁置于该引流管2的外部,其尾端安装有针头座3,它的头端突出引流管2的头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是,引流管2由内径4至10毫米透明的软塑料管或硅胶管制成,根据成人、儿童或幼儿,可选用不同的直径,管长350毫米至400毫米,所谓引流管2头端是指附图中该引流管2上部的上端面;冲洗管4由内径1毫米,长度为500至600毫米的软塑料管制成,所谓冲洗管4的头端是指附图中该冲洗管4上部的上端面,冲洗管4的头端突出引流管2的头端为10至20毫米,冲洗管4长度的一部分装在引流管2上部的管内,这部分长度为100至150毫米,另部分长度穿过引流管2的管壁置于该引流管2的外部,其尾端安装有针头座3,安装针头座3的目的在于备用和注射器或输液器连接,以便往患者脓腔输液进行冲洗,冲洗管4穿过引流管2的管壁处一定要粘合严密,以防漏气或漏液。
在使用中,例如对急性脓胸患者应用本实用新型,把引流管2的头部插入患者胸腔,在冲洗管4穿过引流管2管壁处的下部用钳夹闭引流管2,此时可经针头座3注入抗生素盐水,经半小时或1小时充分冲洗胸腔后,解脱引流管2的夹闭状态,操作负压引流袋并通过负压引流袋管6使引流水封瓶1内处于负压,这时,充分被稀释后的脓液、脓痂便由胸腔顺利地经引流管2头端及侧孔5引流到引流水封瓶1内。这样,一方面既解决了稠厚脓液及脓痂引流不畅和堵塞的问题,使引流通畅、彻底,另方面克服了对患者胸腔每冲洗一次就需要用针刺入一次的痛苦,同时避免了刺伤血管和造成胸腔出血等并发症,第三方面,由于引流彻底,胸腔内部抗菌药物浓度增高,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经158例治疗统计,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并发症发病率由26.7%降到2.5%,治愈率由64.7%提高到97.5%,治疗时间缩短13天。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引流通畅、彻底,治疗效果好,能减轻患者痛苦,治愈率高的积极效果。
权利要求1.涉及医疗用的一种冲洗引流装置,包括有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引流管(2)上部的管内装有冲洗管(4)的部分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4)的另部分长度穿过引流管(2)的管壁置于该引流管(2)的外部,其尾端安装有针头座(3),它的头端突出引流管(2)的头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医疗用的一种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管(2)上部的管内装有冲洗管(4)的部分长度,冲洗管(4)的头端突出引流管(2)的头端,其尾端安装有针头座(3),以此解决了稠厚脓液及脓痂引流不畅、堵塞的问题,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引流通畅、彻底、治疗效果好,能减轻患者痛苦,治愈率高的积极效果。
文档编号A61M1/00GK2338012SQ98236138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5日
发明者董绍杰, 杨群柱, 张建设, 方全喜, 宋俊生 申请人:董绍杰, 杨群柱, 张建设, 方全喜, 宋俊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