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和中耳炎的复方药物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697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和中耳炎的复方药物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耳鼻喉科使用的药物制剂范畴,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和中耳炎的复方药物制剂。
鼻炎、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迁延,并可诱发多种上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随着化工、开采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经鼻吸入的有害有毒物质、过敏性物质增多,使鼻炎、鼻窦炎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鼻粘膜屏障发育不完善,抗菌能力及免疫功能低下,对各种有害气体及致敏物耐受性差,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慢性鼻窦炎引起的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学习成绩。
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鼻窦炎、鼻炎的药物及方法。
口服或注射等全身用药在吸收、分布过程中,部分药物被胃肠、肝脏破坏或血液循环分流,真正到达鼻腔、鼻窦腔病变部位的有效浓度太低,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且可诱使病菌耐药而使病变转为慢性,所以疗效差、治愈率低。
常用的局部用药,滴鼻净只具有收缩血管改善鼻炎引起的鼻塞症状;无抗菌消炎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大,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激光疗法,用激光束产生的高温烧灼病变部位,以消除炎症组织和致病菌,由于激光束不能到达鼻窦腔,故仅可用于鼻炎和鼻息肉的治疗,对鼻窦炎无效,且激光疗法有创伤性,操作繁琐,费用高。
穿刺疗法,用穿刺针穿破鼻腔外侧壁骨板进入鼻窦腔,先抽取分泌物和脓液,再将药液注入鼻窦腔内治疗鼻窦炎,虽有疗效但因其具有创伤性,患者较为痛苦而不能坚持,因此不能巩固疗效。
喷剂将药液喷入鼻腔内,在局部产生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鼻炎,因不能将药液直接喷入鼻窦腔,对鼻窦炎几乎无效。
以上药物及方法,或真正到达鼻腔、鼻窦腔病变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太低;或药物不能到达鼻窦腔;或方法具有创伤性患者较为痛苦而不能坚持;或操作方法繁琐、费用高;因而目前用于临床治疗鼻窦炎、鼻炎的药物及方法,存在见效慢、疗效差、疗程长、治愈率低、患者花费多等缺陷。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根据鼻窦炎、鼻炎的发病因素、病理生理和鼻腔、鼻窦腔的解剖特点,采用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抗粘膜增生和引流排脓作用的复方制剂,同时设计出独特的、可达到有效治疗量的最佳使用量和可使药液迅速进入鼻窦腔内并直接到达病变部位的最佳使用方法(有效治疗体位),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疗效的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和中耳炎的复方药物制剂。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是如此实施的
设计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和中耳炎的复方药物制剂,包括主药和溶剂,配制成水溶液,其特征在于主药是广谱抗生素、H1受体拮抗剂和α受体激动剂;广谱抗生素可在盐酸克林霉素(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盐酸氯洁霉素)、盐酸林可霉素(LincomycindHydrochloride盐酸洁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阿米卡星)中选择,H1受体拮抗剂可在盐酸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可他敏)或扑尔敏(Chlorpheniramine马来酸氯苯那敏)中选择,α受体激动剂可在盐酸甲氧明(Methoxamine Hydrochloride凡索昔)或盐酸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Hydrochloride新福林)中选择,每升药液中主药的含量分别是广谱抗生素2~15g、H1受体拮抗剂0.2~3.6g、α受体激动剂0.1~1.5g。其最佳使用量每次为0.5~10ml。其最佳使用方法为患者仰卧,头部后仰10~90度,将该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5~10分钟,然后再仰卧15~30分钟。
常规鼻部治疗无论是滴入或是喷雾,一次用药量仅为数滴;常规鼻部治疗的体位,仅是仰头滴入药液,随即头部恢复直立。药物作用单一、药液不能在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是目前临床鼻窦炎、鼻炎疗效差,治愈率低的主要弊端。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弊端,采用复方制剂,使其同时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促进引流排脓等作用;对该复方制剂的最佳使用量和使用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可使药液通过鼻腔直接进入鼻窦腔内,与病变部位的炎症创面直接接触,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本发明复方药物制剂的疗效。
本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思路是鼻腔与外界相通,空气中的各种致病菌均可通过呼吸进入鼻腔而引起感染,为此药物组合物中,加入对多数革蓝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的广谱抗生素。
过敏反应既是鼻炎、鼻窦炎的致病因素之一,也是破坏粘膜屏障功能、诱发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药物组合物中加入了抗过敏作用较强的H1受体拮抗剂。
α受体激动剂可有效地收缩粘膜血管,消除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缓解鼻塞症状,促进鼻窦腔分泌物的引流,并且还可减慢药物在局部的吸收,使药液在炎症部位存留时间延长,从而增强其治疗效果。
对本复方制剂的有效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作了改进和创新,即最佳滴入量每次为0.5~10ml;其最佳使用方法为患者仰卧,头部后仰10~90度,将该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头部继续后仰5~10分钟,然后再仰卧15~30分钟。
如此体位,鼻后孔与咽腔呈水平面,药液沿鼻翼周围滴入后,不能从鼻后孔流入口腔和咽部而存留在鼻腔内,视患者情况一次滴入药液0.5~10ml,药液面可以超过半月孔,超过裂孔的药液可经鼻窦自然开口处直接流入各鼻窦腔内,与炎症创面直接接触。滴入药液后头部继续后仰5~10分钟,然后再仰卧30分钟,可使药液与鼻粘膜广泛接触,充分发挥药效提高治愈率。
经药理学、毒理学试验验证(1)药效学试验结果经培养基药敏试验、二甲苯耳肿试验、喷雾组胺、乙酰胆碱和卵蛋白诱发哮喘等试验证明,本复方药物制剂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作用。
(2)小白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其LD50相当于正常临床用量的602倍,属低毒级药物。
(3)家兔眼结膜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对眼结膜刺激作用不明显。
经临床疗效验证,治疗鼻炎、鼻窦炎患者数千例,急、慢性中耳炎患者数百例,通过随访观察,该制剂总有效率98%,鼻炎、鼻窦炎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2%和76%,应用于中耳炎的治疗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尚未发现毒性反应。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明显的优点,达到了预期的发明目的1.主药是优选的复方制剂,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粘膜增生和引流排脓作用;协同增效明显,标本兼治,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疗程短,治愈率高,刺激性低,毒副作用小。
2.本复方制剂的有效使用量合理,真正到达鼻腔、鼻窦腔病变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足够;见效快疗程短,因而降低了治疗费用,尤其适用于农村及青少年患者。
3.使用方法根据鼻腔、鼻窦腔的解剖特点设计,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无需其他药物或疗法配合,即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使用方法安全方便,无痛苦无创伤,易于掌握,既适用于城市大医院,又可在农村卫生院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例一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15g,盐酸苯海拉明0.2g,盐酸甲氧明0.1g;每次用0.5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3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5分钟,然后再仰卧15分钟。
例二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15g,其余同例一。
例三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15g,扑尔敏0.2g,盐酸甲氧明0.1g,其余同例一。
例四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2g,盐酸苯海拉明3.6g,盐酸甲氧明1.5g;每次用1~2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1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15分钟。
例五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2g,其余同例四。
例六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2g,扑尔敏3.6g,盐酸甲氧明0.1g;每次用0.5ml;其余同例四。
例七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12g,盐酸苯海拉明2.5g,盐酸甲氧明0.5g;每次用2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3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5分钟,然后再仰卧15分钟。
例八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12g,其余同例七。
例九广镨抗生素改用丁胺卡那霉素12g,其余同例七。
例十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10g,盐酸苯海拉明2g,盐酸甲氧明1g;每次用4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9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30分钟。
例十一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10g,其余同例十。
例十二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10g,扑尔敏2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1g;每次用3~4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9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30分钟。
例十三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8g,盐酸苯海拉明0.5g,盐酸甲氧明1.2g;每次用6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9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30分钟。
例十四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8g,其余同例十三。
例十五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8g,扑尔敏2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1.2g;其余同例十三。
例十六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6g,盐酸苯海拉明1g,盐酸甲氧明0.3g;每次用8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45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30分钟。
例十七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6g,其余同例十六。
例十八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6g,扑尔敏1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0.3g;其余同例十六。
例十九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4g,盐酸苯海拉明3g,盐酸甲氧明0.8g;每次用10.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6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8分钟,然后再仰卧20分钟。
例二十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4g,其余同例十九。
例二十一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4g,扑尔敏3g,其余同例十九。
例二十二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15g,扑尔敏0.2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0.1g;每次用0.5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3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5分钟,然后再仰卧15分钟。
例二十三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15g,其余同例二十二。
例二十四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15g,盐酸苯海拉明0.1g,其余同例二十二。
例二十五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2g,扑尔敏3.6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1.5g;每次用0.5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1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15分钟。
例二十六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2g,其余同例二十五。
例二十七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2g,盐酸苯海拉明3.6g,其余同例二十五。
例二十八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12g,扑尔敏2.5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0.5g;每次用1~2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3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5分钟,然后再仰卧15分钟。
例二十九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12g,其余同例二十八。
例三十广镨抗生素改用丁胺卡那霉素12g,其余同例二十八。
例三十一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10g,扑尔敏2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1g;每次用4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9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30分钟。
例三十二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10g,其余同例三十一。
例三十三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10g,盐酸苯海拉明2g,盐酸甲氧明1g,其余同例三十一。
例三十四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8g,扑尔敏.5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1.2g;每次用6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9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30分钟。
例三十五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8g,其余同例三十四。
例三十六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8g,盐酸苯海拉明0.5g,其余同例三十四。
例三十七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6g,扑尔敏1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0.3g;每次用8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45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10分钟,然后再仰卧30分钟。
例三十八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6g,其余同例三十七。
例三十九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6g,盐酸苯海拉明1g,盐酸甲氧明0.3g,其余同例三十七。
例四十每升药液含盐酸克林霉素4g,扑尔敏3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0.8g;每次用10ml;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60度,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8分钟,然后再仰卧20分钟。
例四十一广镨抗生素改用盐酸林可霉素4g,其余同例四十。
例四十二每升药液含丁胺卡那霉素4g,盐酸苯海拉明3g,其余同例四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和中耳炎的复方药物制剂,包括主药和溶剂,配制成水溶液,其特征在于主药是广谱抗生素、H1受体拮抗剂和α受体激动剂,广谱抗生素可在盐酸克林霉素、盐酸林可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中选择,H1受体拮抗剂可在盐酸苯海拉明或扑尔敏中选择,α受体激动剂可在盐酸甲氧明或盐酸去氧肾上腺素中选择,每升药液中主药的含量分别是广谱抗生素2~15g、H1受体拮抗剂0.2~3.6g、α受体激动剂0.1~1.5g。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药物制剂,其特征是本药物制剂的最佳使用量,每次为0.5~10ml。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药物制剂,其特征是本药物制剂的最佳使用方法为患者仰卧,使头部后仰10~90度,将该药液沿鼻翼周围缓慢滴入双侧鼻腔后,继续保持头部后仰角度5~10分钟,然后再仰卧15~30分钟。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炎和中耳炎的复方药物制剂,主药是广谱抗生素、H
文档编号A61P11/02GK1277843SQ9911224
公开日2000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7日
发明者高允东 申请人:高允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