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衣及手术剖单吸水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07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科手术衣及手术剖单吸水区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吸收垫的结构,尤其是外科手术衣、手术剖单吸水区的结构。
一般外科手术过程中随着开刀的过程,患者或医护人员难免都会接触到切割患部所产生的血水、污水或体内分泌液等污液,而这些污液除了非常污秽外,往往蕴藏有大量的病原菌或感染源病毒,因此为了隔离这些肮脏不洁液体,医护人员必须外罩外科手术衣及手术手套以杜绝污染,而患者则需将其预备开刀部位的周边围罩起来,以防止细菌病毒感染等,因此外科手术衣或手术剖单必须具有隔离的功能。
目前所见的外科手术衣、手术剖单分为两种一种为一般布料制成,由于其具有容易吸水的特性,因此手术过程产生的血水、污水、分泌液等污液非常容易被吸入手术衣或手术剖单内。但由于这些布料并没有隔离的效果,因此这些污染液体将继续渗透而入并拓染患者及医护人员身上,造成污秽,且由于这些污液来自患者身上,难免带有极高危险的病原菌感染源,沾污至医护人员身上将造成危险。另外,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会将手术衣及手术剖单脱下置放于固定位置,清洁人员则负责将其收齐统一清洗,其清洁的步骤为相当繁琐的流程,然而由于一般布料无法隔离污液的污染,因此往往渗透入布料的正、背面,当清洁人员收集手术衣物时,因为会直接接触这些手术用衣物及剖单,亦容易被这些显现的污染物所感染。
另一种为泼水布或不织布制成,由于其布料特性为泼水(不吸水),因此当血水、污水或分泌液等污液喷出时,将因此顺延该手术衣或手术剖单向下滑落滴落于地面,造成地面的污染,虽然并不会直接被人体接触,但满地的污液亦是相当污秽、不干净,甚至稍有不慎容易使人滑例,且事后的清理、清洁工作势必相当困难;并有随时被病菌感染之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科手术衣、手术剖单吸水区布料的结构,可以吸附手术时产生的血水、污水、分泌液等污液,并杜绝污液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外科手术衣、手术剖单预设位置的外表面处,该一集水层,为具毛绒特性的织线编织呈绵密状织层结构。直接在该集水层底部编结设置一扩散层,该扩散层呈同方向编织,并令每一织线设有一织线间隙。吸水区的最里层设一隔离层,使其恰对应于该集水层、扩散层所在位置,并令该隔离层向外伸展包覆于该集水层的四周,使该外科手术衣、手术剖单在该预设部位形成三层重叠结构。
另外,该集水层呈特殊编织结构,其中该编织是以织针由底部向上穿过,而在底部的顶面形成一道经由垂直构成的条贯,并在顶面设有绕环,使其配合供纱所作的循环编程,同时受绕环的夹滞定位而形成编程在里层遮盖包覆,如此即于底面形成一厚状织层结构,另外,编程织入横过两条条贯距离的长程编织方式,构成逐一编程的半幅上均有由下一道编程重覆编入,而形成复织结构。
上述外科手术衣、手术剖单吸水区结构,具有吸水、集水、扩散、隔离防水的功效,使制成的外科手术衣或手术剖单可充分提供隔离感染源并杜绝污染环境的功效。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水珠喷洒到集水层的示意图。
图3是水珠渗透到扩散层的吸水效果示意图。
图4是水珠渗透到隔离层的吸水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制成外科手术衣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制成手术剖单的示意图。
图7是水珠喷洒到外科手术衣吸水区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制成外科手术衣的吸水效果示意图。
图9是收拾欲清洗的手术衣示意图。
图10是收拾欲清洗的手术剖单示意图。
1-手术衣 20-扩散层2-手术剖单 30-隔离层10-集水层5-水珠21-织线间隙 101-条贯102-绕环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手术衣、手术剖单吸水区布料的结构,将其裁制成外科手术衣或手术剖单,是在外科手术隔离布上,设有一集水层10,该集水层10是以具有毛绒特性的织线编织呈绵密状织层状态,该编织的方法系以织针由底部向上穿过,而于底部的顶面形成一道经由垂直构成的条贯101,并在顶面设有绕环102,使其配合供纱所作的循环编程,同时受绕环102的夹滞定位,而形成编程在里层遮盖包覆,如此即于底面形成一松厚状织层结构;另外,编程织入横过两条条贯101距离的长程编织方式,构成逐一编程的半幅上均有由下一道编程重覆编入,而形成复织结构。因此,当血水、污水、分泌液等污液落入该集水层10时,由于该集水层10本身具有绒细针状性质毛绒的细针状织线将会吸住该外来的污液所形成的水珠5,并因其毛细特性破坏其表面张力而穿刺水珠5(参阅图2~图4),使该水珠5得以向下层迅速扩散,并且同时被吸入集水层10,不至令其滑落,由于该集水层10织层特殊的结构,将使水珠5于扩散层20内扩散,但由于集水层10的编织为上密下疏的方式,因此水珠5渗入后将因顶端为密织方式而限制了水珠5回流,而继续向扩散层20流下。
在该集水层10底部直接编结织成一扩散层20,该扩散层20是以织线按同一线性方向编织,使其形成单向方式排列,并使同向编织的每一织线设有一织线间隙21。因此,当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血水、污水、分泌液等污液喷洒在集水层10后,由于该扩散层20与集水层10编织一起,因此该水珠5将继续深入至扩散层20,而扩散层20每一织线所具有的织线间隙21会使该水珠5很轻易地通过,继续向外扩散,而于该扩散层20的横面造成扩散的效果。
再设一隔离层30,该隔离层30为不透水的材质所制,设置在里层,使其恰可对应该集水层10、扩散层20所在的位置形成三层重叠的结构。该隔离层30的面积大于集水层10、扩散层20,使其多余的布料能延伸于隔离布料的外表面,进而包覆结合于该集水层10四周。
参阅图2~图4,当手术过程产生的血水、污水、分泌液等污液水珠5喷洒到手术衣或手术剖单时,该水珠5不会如一般已知泼水衣般顺延滴落于地面,反而因该集水层10表面所具的毛绒破坏其表面张力而被吸附,再吸附进入该扩散层20,由于扩散层20是具织线间隙21的结构,因此该水珠5将迅速通过该扩散层20而扩散开来造成扩散的效果。在该水珠5将继续往第三层渗透时,由于最里层为该隔离层30,因此该水珠5将无法再穿透该隔离层30从而污染下一层医护人员所穿着的衣物,而停留于扩散层20处。当手术进行一段时间后,若所造成的污液相当多时,由于该隔离层30的结构为向外延伸包覆于集水层10的四周,因此多余的污液将被留置于底部四周,而不致有不慎渗出的意外。
参阅图5~图8,依上述结构所设的手术隔离布料可分别裁制成外科手术衣或病患手术时使用的手术剖单,使其在重要部位的预设位置具有三层重叠防护的构造,确实保护医护人员或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避免被血水、污水、分泌液等污液渗透入衣物内造成污染,甚至因而感染病原菌或病毒。
参阅图9、10,当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将手术衣、手术剖单脱下交由清洁人员统一处理时,清洁人员即可将该手术衣或手术剖单的里层即隔离层30的背面(该背面皆未被污染)向外包覆,覆盖于集水层10之上,如此一来即可在完全不接触已吸附血水、污水、分泌液等污液的污染层的情况下而直接进行清洗清毒的标准步骤,达到零污染的境界。
权利要求1.一种外科手术衣及手术剖单吸水区的结构,包括外科手术衣及手术剖单及其上的吸水区,其特征在于该一集水层(10)于该外科手术衣(1)、手术剖单预设位置的外表面处,该集水层(10)为具毛绒状的织线编织呈绵密状织层结构;该一扩散层(20)直接编织在该集水层(10)底部,该扩散层(20)为呈同方向编织,每一织线设有一织线间隙(21);该一隔离层(30)相对于该外科手术衣、手术剖单吸水区所设预设位置的里层,使其恰对应于该集水层(10)、扩散层(20)所在位置,并令该隔离层(30)向外伸展包覆于该集水层(10)的四周,使该外科手术衣(1)、手术剖单在该预设部位形成三层重叠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术衣及手术剖单吸水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集水层(10)呈特殊编织结构,其中该编织是以织针由底部向上穿过,而在底部的顶面形成一道经由垂直构成的条贯(101),并在顶面设有绕环(102),使其配合供纱所作的循环编程,同时受绕环(102)的夹滞定位而形成编程在里层遮盖包覆,如此即于底面形成一厚状织层结构,另外,编程织入横过两条条贯(101)距离的长程编织方式,构成逐一编织的半幅上均有由下一道编程重覆编入,而形成复织结构。
专利摘要在外科手术衣及手术剖单的颈设位置,设有三层重叠防护结构,其外表设一集水层,以具毛绒特性的织线编织,为上密下疏状,使手术中产生的血水、污水、分泌物等污液易于渗入而不上返;集水层下编结有一扩散层,织线的同向排列及织线间隙造成污液的扩散效果;最里的一隔离层具有防水特性,并包覆集水层,使污液留置在底部而不渗出。该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手术中污液污染及细菌感染手术人员及清洁人员。
文档编号A61F13/15GK2369664SQ9922632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6日
发明者周淑贞 申请人:周淑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