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植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72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晶体植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晶体植入辅助装置。
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在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如何把人工晶体准确、安全、简便地植入到眼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很多,使用镊子等辅助工具,但都需双手操作,要切两个切口,器械需反复进入眼内,操作难度大,易损伤角膜和虹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晶体植入的辅助装置,借助该装置可使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更安全,更简便,更快捷。
本人工晶体植入装置由推送装置和灌注管组成,推送装置主要包括推针和套装推针的针管,推针末端有一推柄,灌注管前部与针管前部连为一体。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将推针回抽,把人工晶体的上襻插入针管内,灌注管接上输液管用于前房灌注,然后将针管弯向上,从切口把人工晶体送入前房,其下襻植入到下房的囊袋内,缓缓推送推针,使人工晶体上襻缓缓退出,人工晶体顺时针缓缓旋转,再把针管的前端置入3点或9点的囊袋内边沿,待上襻完全退出针管时,依靠其自身弹性弹入3点或9点处的囊袋内。
使用本实用新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植入和灌注合为一体,不需两个切口,器械不需反复进入眼内,省时省力,操作安全,简便,易行。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端侧视图。

图1、图2所示,本人工晶体植入器由推送装置和灌注管(5)组成,推送装置包括推针(2)和套装推针(2)的针管(1),推针(2)的末端有一推柄(3),针管(1)的后端是一套筒(4),推柄(3)套合于套筒(4)内。针管(1)的前端与灌注管(5)的前部连为一体。灌注管(5)的前端出液孔位于灌注管(5)前端侧部。针管(1)比灌注管(5)前端稍长,针管(1)和灌注管(5)前端稍微弯曲,以便于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由推送装置和灌注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推送装置包括推针(2)和针管(1),推针(2)套装于针管(1)内,推针(2)右端有推柄(3),灌注管(5)的前端与针管(1)前端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针管(1)后端有内径大于针管(2)的套筒(4),推柄(3)套合于套筒(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灌注管(5)的出液孔(6)位于灌液管(5)前端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针管(1)和灌注管(5)前端稍有弯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辅助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推针(2)、套装推针(2)的针管(1)及灌注管(5)组成,灌注管(5)与针管(1)前部连为一体。使用本实用新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不需两个切口,器械不需反复进入眼内,操作准确、安全、简便、快捷。
文档编号A61F2/00GK2354518SQ9923273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9日
发明者李国生, 胡正华 申请人:李国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