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合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144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合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性厌食症是以长期厌恶饮食,消瘦疲乏为主要表现的郁病类疾病。引起神经 性厌食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七情内伤,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影响脾胃运化而出现 厌食诸症。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伤及脾胃,导致脾胃运化机能减弱而出现厌 食诸症。③、肝气不疏,饮食积滞,痰浊中阻或湿热内蕴影响其气机的升降而出现厌食诸症。 其主要症状是有意的、反复、长期的节食,以致造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甚至以厌食为特征 的进食障碍,常伴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及躯体功能紊乱。该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女 性,由于这一患病群体正处在身心发育和完成学业的关键时期,因此其治疗效果将直接关 系到他们终生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支 持治疗、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家庭治 疗)。中医因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故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方面有其独到之处,通过中医 辨证对症治疗,疗效显著。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神经性厌食症,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 治疗,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目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 有多种,但针对于肝郁脾虚型神经性厌食症的中成药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合剂,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 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肝郁脾虚型神经性厌食症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中药合剂,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木蝴蝶6-9份、玳玳花1-3份、娑罗子5-8份、刺蒺 藜6-9份、骆驼蓬子1-3份、山百足6-9份、砖子苗15-20份、蚌壳草根12-15份、丛毛榕根 10-12份、丛枝寥15-20份、波棱瓜子1-3份、胡颓子9-12份、蓝锡莎菊12-15份、卡密12-15 份、萍蓬草子9-12份、石莲子9-12份、显子草15-20份、娃娃拳9-12份、菜子七12-15份、 甘草5-7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木蝴蝶【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种子。【性味】味微苦;甘;性微 寒【归经】归肺;肝;胃经【功能主治】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主咽痛喉痹;声音撕 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
[0006] 玳玳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玳玳花的花蕾。【性味】辛;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
[0007] 娑罗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浙江七叶树或天师栗的果实或 种子。【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宽中;止痛。主胸胁;乳 房胀痛;痛经;胃脘痛。
[0008] 刺蒺藜【来源】药材基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和大花疾藜的果实。【性味】味苦;辛; 性平【归经】肝;肺;肾;心经【功能主治】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 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瘆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
[0009] 骆蛇蓬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漢藜科植物骆蛇蓬PeganumharmalaL.的种子。 【性味】味苦;性温【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湿;解郁。主咳嗽气喘;小便 不利;关节酸痛;四肢麻木;精神郁闷;瘡病。
[0010] 山百足【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簇花球子草的根茎及根。【性味】辛;甘; 平【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郁散瘀。主咳嗽痰多;胸胁疼痛;跌打损伤。
[0011] 砖子苗【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砖子苗的全草。【性味】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肺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止咳化痰;解郁调经。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皮肤瘙痒; 月经不调。
[0012] 蚌壳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性味】微苦;甘;凉 【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湿通络;健脾消疳。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咳嗽;哮 喘;百日咳;风湿痹痛;黄疸;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
[0013] 丛毛榕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果榕根。【性味】甘;微辛;性温【功能主 治】祛风;健脾;利湿。主风湿痹痛;急惊风;劳倦乏力;消化不良;脾虚带下。
[0014] 丛枝寥【来源】药材基源:为寥科植物丛枝寥的全草。【性味】辛;性平【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泄泻;痢疾;疳疾;月经不调;湿瘆;脚癣;毒 蛇咬伤。
[0015] 波棱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萌芦科植物波棱瓜的种子。【性味】味苦;性【功能 主治】清肝利胆;健脾助运。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消化不良。
[0016] 胡颓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果实。【性味】酸;涩;平【归 经】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主泄泻;痢疾;食欲 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
[0017] 蓝锡莎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蓝锡莎菊的根。【性味】味苦;性平【功能 主治】健脾和胃。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
[0018] 卡密【来源】药材基源:为蒺藜科植物小果白刺和齿叶白刺的果实。【性味】甘酸; 微咸;温【归经】脾;肝;肾经【功能主治】健脾胃;益气血;调月经。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 气血两亏;身体瘦弱;月经不调。
[0019] 萍蓬草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萍蓬草的种子。【性味】甘;性平【归经】 脾;胃;肾经【功能主治】健脾胃;活血调经。主脾虚食少;月经不调。
[0020] 石莲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老熟的果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