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贫血、气虚乏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33942阅读:来源:国知局
2400g、桂枝 2300g、当归2300g、茯苓1700g、牡丹皮1700g、枸杞子1600g、大枣2200g、泽泻1400g、甘草 1700g,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11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6小时,回流煎煮2小时,过 滤,再加入初始重量7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 至55°C -60°C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6倍重量的浓度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 -60°C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浓缩液备 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 °C -60 °C相对密度为 I. 33-1. 38的中药浸膏,备用; (5)、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胶囊 剂,折合生药含量为0. 96g生药/粒胶囊。
[0038] 实施例6 按本发明中药组方范围内的任一数值生产胶囊制剂: (1 )、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黄芪1400g、白术3000g、人参1900g、怀山药3200g、熟地 1100g、五味子2300g、白芍800g、川芎1700g、香附600g、川贝母1700g、陈皮1200g、桂枝 2300g、当归1100g、茯苓1700g、牡丹皮700g、枸杞子1600g、大枣800g、泽泻1400g、甘草 900g,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11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6小时,回流煎煮2小时,过 滤,再加入初始重量7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 至55°C -60°C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6倍重量的浓度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 -60°C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浓缩液备 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 °C -60 °C相对密度为 1. 33-1. 38的中药浸膏,备用; (5) 、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胶囊 剂,折合生药含量为I. 02g生药/粒胶囊。
[0039] 实施例7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动物毒性试验 1、试验药品:本发明实施例1-6所制得中药胶囊剂,破除胶囊壳,加纯化水调制成稀 糊。
[0040] 试验所用动物:普通级NIH小鼠,体重20g±3g,雌雄各半,雌性小鼠均无孕;SD大 鼠,初始体重220 ± 12g,雌雄各半,雌性大鼠均无孕。
[0041] 2、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在782. 6g生药/kg 剂量下,给药后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1小时左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小 鼠死亡,且全身状况、饮食、摄水、小便和体重增长均正常。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灌胃本发明 的中药胶囊剂的最大给药量为782. 6g生药/kg/d (LD5CI> 782. 6g生药/kg)。本发明的中 药制剂每日临床用药总量为〇. 17g生药/kg/d ;按体重计,小鼠灌胃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耐受 量为临床病人的4603. 5倍。提示该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42] 3、长期毒性试验 选用SD大鼠,给予三种剂量的本发明中药胶囊剂:30. 6g生药/kg、10. 2g生药/kg、 3. 4g生药/kg (单位体重给药量按临床用药量的20倍计算,临床用药量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 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 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 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Glu、BUN、Crea、TP、T. BIL、ALB、CH0L)、尿液生化、脏器 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
[0043]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 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 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 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 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30. 6g生药/kg、10. 2g生药/ kg、3. 4g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革El器官和敏感指标,恢 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很高。
[0044] 实施例8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效学实验 1、实验药物与剂量 本发明实施例1所生产的胶囊剂,折合生药含量为I. 〇2g生药/粒胶囊,破除胶囊壳, 加纯化水,调制成高中低三种计量的稀糊:〇. 85、0. 425、0. 213g/kg/d的生药,分别相当于 与其临床用药剂量的5、2. 5、1. 25倍。硫酸亚铁为0. 27g/kg/d,相当于2倍临床量;复方阿 胶浆为22ml/kg/d,相当于临床量的2. 5倍;归脾丸为7 g/kg/d,相当于临床量的2. 5倍;以 上剂量均按体表面积换算。
[0045] 2、实验动物及构建模型 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雌雄各半,雌性小鼠均无孕。按动物药效实验常规方法,构建 失血性血虚小鼠模型、溶血性血虚小鼠模型、生血不足性血虚小鼠模型。
[0046] 3、实验种类 (1 )、本制剂对伴有脾虚因素的失血性血虚小鼠的影响 取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3个试验组分别灌胃高中低三 个剂量的中药稀糊,硫酸亚铁组按剂量灌胃硫酸亚铁,空白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0047] 结果,空白对照组血红蛋白实验第8天比实验前显著降低(P < 0.01),实验第10 天有所恢复,但仍显著低于实验前(P < 〇.〇1);实验第8天,本发明中药制剂高剂量组血红 蛋白极显著地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而与硫酸亚铁相当;中、低剂量组血红蛋白也显 著高于空白对照(P < 0.05);实验第10天,高、中、低3个剂量组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空白 对照(P < 0.01),并优于硫酸亚铁(P > 0.05)。
[0048] (2)、对溶血性血虚小鼠的影响 取溶血性血虚模型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3个试验组分别灌胃高中低三 个剂量的中药稀糊,归脾丸组按剂量灌胃归脾丸,空白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0049] 结果,S. C APH后各组动物血红蛋白值均逐渐下降,第二次S. C APH后血红蛋白已 非常显著低于实验前水平;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各组血红蛋白值逐渐显示出差异,实验第 7天,3个剂量的实验组血红蛋白已非常显著地(P < 0.01)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与归脾丸组 相当;实验第9、10天各给药组血红蛋白值均非常显著地高于空白对照组,以相同倍数的临 床剂量比较,本发明低剂量组已经显著优于归脾丸(P < 0.05)。
[0050] (3)、对生血不足性血虚小鼠的影响 取生血不足性血虚模型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3个试验组分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