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86795阅读:来源:国知局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也具有如下优点:即使不从保护部件6中拔出穿刺针5,也能够经由管状部件12以及穿刺针5的内孔5d向心膜腔E内导入引导线。
[0079]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收纳穿刺针5的筒状的保护部件6配置于穿刺针5的外侧,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那样,将棒状或者筒状的保护部件6配置在筒状的穿刺针5的内侧,使两者相对移动。
[0080]在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例子中,使插入配置在穿刺针5的内侧的筒状的保护部件6固定在气缸部7上,穿刺针5根据供给到气缸部7的压力室7e的空气压,使其尖端5a配置于比保护部件6的前端向前方或者向基端侧的任一位置。相反地,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固定穿刺针5,使保护部件6相对于穿刺针5进退。
[0081]并且,当在配置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穿刺针5或者保护部件6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内孔6a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的那样,可以利用该内孔6a检测活体信息,也可以用于动作模式的切换。
[0082]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传感器13将压力传感器配置于保护部件6的前端,根据由传感器13检测的压力,可以通过活体信息检测部14检测活体信息。
[0083]S卩,当正在对体组织或心膜A进行穿孔的情况下,由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中,从组织承受的压力成为支配性的,但是在穿刺针5贯通心膜A的时刻,检测到的是心膜腔E内的压力,压力降低。因此,在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心膜腔E内的压力的时刻,能够从相对移动模式自动切换到保护模式。此外,可以通过显示灯的点亮或画面显示或者声音将存在压力变化的情况向外部报知。
[0084]此外,也可以取代将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保护部件6的前端,而配置于保护部件6的内孔6a的基端侧。在该情况下,检测内孔6a内的压力变动能够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
[0085]并且,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传感器13,可以配置用于测定作为活体信息的活体阻抗的电极。
[0086]由于在体组织或心膜A接触电极的情况下与电极进入心膜腔E内而配置于空间中的情况下活体阻抗发生变化,因此与压力的情况相同,在检测到活体阻抗的变化的时刻,能够从相对移动模式自动切换到保护模式。
[0087]并且,例如,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传感器13,可以采用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向前方照射光,检测发生散射并返回的光作为活体信息。
[0088]当穿刺针5正在对体组织或心膜A进行穿孔的情况下,从组织返回的散射光的强度较高,但是在穿刺针5贯通心膜A的时刻,由于光照射进宽广的心膜腔E内,因此检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降低。因此,在由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的强度降低的时刻,能够从相对移动模式自动切换到保护模式。
[0089]并且,例如,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穿刺针5由导电性材料构成,通过在穿刺针5上连接心电位仪,可以将穿刺针5用作用于检测心电位的电极。
[0090]若穿刺针5接触心膜A,则比较大的电流流过,因此检测到的心电位大幅变化。因此,通过检测该心电位的变化,能够判定穿刺针5接触心膜A。即,通过心电位的变化的检测,能够进行从穿刺模式自动切换到相对移动模式。
[0091]并且,可以取代经由保护部件6的内孔6a的压力的检测,而通过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室7e内的压力变动、或者由测压元件(省略图示)检测经由穿刺针5传递的穿刺阻力,来直接检测在穿刺时穿刺针5受到的力,用于动作模式的切换。即,在使穿刺针5突出的状态下对体组织进行穿孔时,压力室7e内的压力或施加于穿刺针5的穿刺阻力较高,但在贯通心膜A时降低。因此,在检测出该压力降低或穿刺阻力降低的情况下,只要将动作模式自动切换到保护模式即可。
[0092]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搏动组织的心脏C,作为膜组织的心膜A,但是不限定于此。
[0093]并且,例示了作为搏动信息的心电信号,但是不限定于此。
[0094]标号说明
[0095]A心膜(膜组织)
[0096]C心脏(搏动组织)
[0097]I医疗器件
[0098]3心电信号检测部(搏动信息取得部)
[0099]4驱动部
[0100]5穿刺针
[0101]5a 尖端
[0102]6保护部件
[0103]14活体信息检测部
【主权项】
1.一种医疗器件,其具有: 穿刺针,其从体外向体组织穿刺,穿孔至体组织内部的搏动组织的周边的膜组织; 筒状的保护部件,其配置于该穿刺针的外侧; 搏动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上述搏动组织的搏动信息;以及 驱动部,其使上述穿刺针和上述保护部件与该搏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上述搏动组织的搏动信息同步地相对移动,使得在上述搏动组织扩张时使上述穿刺针的尖端比上述保护部件的前端向基端侧缩回,在上述搏动组织收缩时使上述穿刺针的尖端比上述保护部件的前端向前方突出。
2.一种医疗器件,其具有: 筒状的穿刺针,其从体外向体组织穿刺,穿孔至体组织内部的搏动组织的周边的膜组织; 棒状的保护部件,其配置于该穿刺针的内孔内; 搏动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上述搏动组织的搏动信息;以及 驱动部,其使上述穿刺针和上述保护部件与该搏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上述搏动组织的搏动信息同步地相对移动,使得在上述搏动组织扩张时使上述穿刺针的尖端比上述保护部件的前端向基端侧缩回,在上述搏动组织收缩时使上述穿刺针的尖端比上述保护部件的前端向前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器件,其中, 上述搏动信息取得部取得心电波形作为搏动信息, 上述驱动部在上述搏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心电波形内的从S波至T波的整个范围内,使上述穿刺针向上述保护部件的前端开口外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器件,其中, 上述医疗器件具有模式切换部,该模式切换部对相对移动模式、穿刺模式以及保护模式进行切换, 在上述相对移动模式下,通过上述驱动部使上述穿刺针和上述保护部件相对移动; 在上述穿刺模式下,保持上述穿刺针的尖端比上述保护部件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的状态; 在上述保护模式下,保持上述穿刺针的尖端比上述保护部件的前端向基端侧缩回的状??τ O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器件,其中, 上述搏动信息取得部在上述穿刺针的尖端附近检测心电位,作为搏动信息, 上述模式切换部在该搏动信息取得部所检测出的心电位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从上述穿刺模式切换到上述相对移动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器件,其中, 在上述穿刺针的尖端附近,具有检测活体信息的活体信息检测部, 上述模式切换部在上述活体信息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活体信息表示穿刺针贯通膜组织的情况下,从上述相对移动模式切换到上述保护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器件,其中, 上述活体信息是压力、活体阻抗、反射光量以及穿刺阻力值中的任意一个。
【专利摘要】对于在X射线观察下不容易确认的膜状组织,不使尖端接触与该膜状组织接近的搏动组织而进行穿孔。提供一种医疗器件(1),其具有:穿刺针(5),其从体外向体组织穿刺,穿孔至体组织内部的搏动组织的周边的膜组织;筒状的保护部件(6),其配置于穿刺针(5)的外侧;搏动信息取得部(3),其取得搏动组织的搏动信息;以及驱动部(4),其使穿刺针(5)和保护部件(6)与搏动信息取得部(3)所取得的搏动组织的搏动信息同步地相对移动,使得在搏动组织扩张时使穿刺针(5)的尖端(5a)比保护部件(6)的前端向基端侧缩回,在搏动组织收缩时使穿刺针(5)的尖端(5a)比保护部件(6)的前端向前方突出。
【IPC分类】A61B17-34
【公开号】CN104602627
【申请号】CN201380045877
【发明人】冈崎善朗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3年9月17日
【公告号】EP2921123A1, US20150209079, WO2014077025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