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盥洗剂及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8327831阅读:来源:国知局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主 治梦遗滑精,脾虚泄泻,脾虚白浊,带下等证。《本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 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主治梦遗滑精,脾虚泄 泻,脾虚白浊,带下等症。
[0046] 白扁豆:性平,味甘淡,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湿的功效,主治补养五 脏,止呕吐。长久服食,可使头发不白。可解一切草木之毒,煮熟后嚼吃和煮汁喝,都有效。 《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 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湿的功效,主治补养五脏, 止呕吐。长久服食,可使头发不白。
[0047] 炒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利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运脾润燥 的功效,主治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所致之痞满腹泻,痰饮水肿;中气不足之心烦懒言,崩中漏 下,久痢脱肛;脾虚气弱之奏里不固、虚汗自汗等证。
[0048] 白果:银杏果俗称白果。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敛肺气,定喘嗽, 止带浊,缩小便,消毒杀虫。主治哮喘,痰嗽,梦遗,白带,白浊,小儿腹泻,虫积,肠风脏毒,淋 病,小便频数,以及疥癣、漆疮、白瘤风等病症。
[0049] 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膀胱经。功效:清热燥 湿:广泛应用与多重湿热病症,如湿热泻痢外用可以煎汤外洗,用于痔疮,妇女妇科;杀虫 (外用),利尿。可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 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本草纲目》曰:"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 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 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 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于 饮食亦然。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 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
[0050]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神农本草经》:"主 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本草纲目》:"散风痰结核、 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煅牡蛎: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功用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潘。用 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徵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 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0051] 刘寄奴:苦,温;入心、脾经。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 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掀肿。《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 脉症结,止霍乱水泻。〃《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破血 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掀肿。
[0052] 血竭:味甘、咸、性平、小毒。归心经、肝经。功用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主治 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海 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功用散瘀定痛, 止血,生肌敛疮。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 溃久不合及痔疮。
[0053] 星宿菜:苦涩,平。活血,散瘀,利水,化湿。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 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疽,疟疾,痢疾。
[0054] 虎尾轮: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全草。甘微苦,平。清热,解毒,止血,消痈。治咳嗽, 肺痈,吐血,咯血,尿血,脱肛,子宫脱垂,肿毒。
[0055] 金沸草: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或旋覆花的干燥地上部分。苦、辛、咸,温。归 肺、大肠经。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外 治疔疮肿毒。
[0056] 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 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0057]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 效。主治消谷逐水,杀肠道伏尸、寸白虫;除湿气,通关节,利九窍,除烦,破腹内结块;还可 治脚气、水肿、胸痛、痢疾、腹胀腹痛、大小便不利、痰气喘急,疗恶性疟疾,抵御瘴疠。
[0058] 冰片:辛苦,凉;入心、肺经。通诸鸾,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 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唐本 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 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通诸鸾,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 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0059] 生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 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 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 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经》曰:"主五脏六府寒热邪 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人阴(不)《药性论》曰:"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 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痿;主妇人血浙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可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 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 性、烈性。
[0060]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 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61] 实施例1本发明的盥洗剂1 取三丫苦叶18g、核桃楸皮18g、山刺柏19g、芒种花23g、岗梅根18g、鱼腥草25g、白鲜 皮9g、薄荷29g、斩龙草13g、白药子18g、天葵子9g、野菊花27g、泽泻12g、车前子12g、凤尾 草31g、桑白皮19g、五指毛桃根llg、突实33g、白扁豆27g、炒白术35g、白果8g、苦参21g、 僵蚕15g、煅牡贩13g、刘寄奴26g、血竭12g、星宿菜21g、虎尾轮28g、金沸草15g、麻黄7g、 槟榔21g、冰片5g和生甘草13g。
[006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2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 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〇. 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 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 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KTC的条件下静置30小时,采用渗漉法 以每分钟I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60 分钟,获得2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 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 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3倍的去离子水,煎煮3 小时,过滤,获得药汁。
[0063] 实施例2本发明的片剂 取三丫苦叶25g、核桃楸皮20g、山刺柏15g、芒种花18g、岗梅根17g、鱼腥草17g、白鲜 皮15g、薄荷32g、斩龙草19g、白药子16g、天葵子12g、野菊花23g、泽泻9g、车前子15g、凤尾 草24g、桑白皮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