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及烫伤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34915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14]与此同时,也有的中医学者认为:烧、烫伤的病因是火毒或热毒,属“不内外因”;轻则犯皮毛,重则伤肌肉、筋骨,其“火”、“热”与一般温热病的“火热”不尽相同,其传变也不完全一样,一般无并发症的烧伤总是火炽热甚,主要侵犯中焦,多为阳明实热之症,热邪为病,耗阴损气,同时烧伤是伤,必有瘀血凝滞,烧伤有伤口,故又多腐肉脓血,所以,一般烧、烫伤的治疗应该包括如下治则: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益气理脾、活血逐瘀、托里排脓,若发生并发症,则火热燔灼脏腑,各种脏腑的症状都可出现,更需根据病情予以辨证施治。
[0015]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烧、烫伤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草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成品药物药效好,愈合快、无任何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可彻底根治上述烧、烫伤病。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6]实施例1:
选择优质的乌蕨59克、仙人掌59克、地榆炭15克、井口边草(凤尾草)30克、虎杖15克、野鸡尾(金粉蕨)30克、苦参10克、驴蹄草6克、蛇莓29克、白华(桦木皮)15克、蛇足石杉(千层塔)6克、紫草9克、煅石膏46克、罂粟(罂粟壳)9克、白及14克、冰片2.5克,各自研磨成粉末状;将研磨好的粉末状物用精密筛过筛后,放入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拌均,而后将搅拌均匀的粉末状物以12_-15_的厚度平摊于紫外线杀菌箱内的底平面上,用以60W的紫外线杀菌灯消毒10小时后待用,同时将煮沸的适量食用油盛装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待油温降至到38°C后,再慢慢倒入消毒后的粉末状物,边倒边搅拌,使其成稀膏状成品药物,然后再用无菌中药袋密封包装即可。使用时,将制备好的成品药物以lmm-1.5mm的厚度涂于纱布上(或制成油膏纱布)外敷于创面,视创面情况可每日换药或隔日换药一次(无感染创面经一般消毒后即可上药,如有感染创面需清洗分泌物、脓液、坏死组织后方可上药),156至624个小时后清洗脱皮即可。
[0017]实施例2:
选择优质的乌蕨56克、仙人掌56克、地榆炭14克、井口边草(凤尾草)29克、虎杖14克、野鸡尾(金粉蕨)29克、苦参9克、驴蹄草5克、蛇莓28克、白华(桦木皮)14克、蛇足石杉(千层塔)5克、紫草8克、煅石膏43克、罂粟(罂粟壳)8克、白及13克、冰片2克,各自研磨成粉末状;将研磨好的粉末状物用精密筛过筛后,放入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拌均,而后将搅拌均匀的粉末状物以12_-15_的厚度平摊于紫外线杀菌箱内的底平面上,用以60W的紫外线杀菌灯消毒10小时后待用,同时将煮沸的适量食用油盛装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待油温降至到38°C后,再慢慢倒入消毒后的粉末状物,边倒边搅拌,使其成稀膏状成品药物,然后再用无菌中药袋密封包装即可。使用时,将制备好的成品药物以lmm-1.5mm的厚度涂于纱布上(或制成油膏纱布)外敷于创面,视创面情况可每日换药或隔日换药一次(无感染创面经一般消毒后即可上药,如有感染创面需清洗分泌物、脓液、坏死组织后方可上药),180至648个小时后清洗脱皮即可。
[0018]实施例3:
选择优质的乌蕨61克、仙人掌61克、地榆炭16克、井口边草(凤尾草)31克、虎杖16克、野鸡尾(金粉蕨)32克、苦参10克、驴蹄草7克、蛇莓29克、白华(桦木皮)16克、蛇足石杉(千层塔)6克、紫草9克、煅石膏49克、罂粟(罂粟壳)9克、白及16克、冰片3.5克,各自研磨成粉末状;将研磨好的粉末状物用精密筛过筛后,放入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拌均,而后将搅拌均匀的粉末状物以12mm-15mm的厚度平摊于紫外线杀菌箱内的底平面上,用以60W的紫外线杀菌灯消毒10小时后待用,同时将煮沸的适量食用油盛装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待油温降至到38°C后,再慢慢倒入消毒后的粉末状物,边倒边搅拌,使其成稀膏状成品药物,然后再用无菌中药袋密封包装即可。使用时,将制备好的成品药物以lmm-1.5mm的厚度涂于纱布上(或制成油膏纱布)外敷于创面,视创面情况可每日换药或隔日换药一次(无感染创面经一般消毒后即可上药,如有感染创面需清洗分泌物、脓液、坏死组织后方可涂药),132至600个小时后清洗脱皮即可。
[0019]本发明经过对数佰例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无任何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部份典形病例如下。
[0020]1、患者:陈X X、女、73岁,住址:四川省广汉市
患病症状:地热管破裂,右腿部及背部烫伤,可见大小水泡,烫伤面积45%,其中I。35%,浅 II。10%。
[0021]治疗:每天涂药I次,治疗1-2小时后,痛痒止,可见右腿部及背部敷料渗出黄水,体温正常,控制了感染,创面恢复良好,治疗一周半后,病情明显好转,治疗四周后,右腿部及背部均平皮愈合,无畸形肉瘤、瘢痕、无色素沉着,并痊愈。叁年后追访,创面无痒痛和不适感觉。
[0022]2、患者:刘X X、男、29岁,住址:四川省德阳市
患病症状:暖气管爆裂,因受热水喷射,左足五趾和足底及足背烫伤,可见韧带轻微外露,左足烫伤面积75%,其中I ° 9%,浅II ° 48%,深II ° 18%。
[0023]治疗:隔日涂药一次,治疗90分钟后,疼痛骚痒止,可见左足敷料的纱布面有黄水渗出,当日体温正常,控制了感染,创面恢复良好,治疗三周半后,未经植皮,左足平皮愈合,愈合后无畸形肉瘤、瘢痕、无色素沉着,并痊愈。追踪访问,至今两年,创面无骚痒疼痛反应。
[0024]3、患者:钟X X、男、49岁,住址:成都市青白江区
患病症状:液化炉管路起火,面部和手部烧伤,可见创面水泡,烧伤面积81%,其中1° 13%,浅 ΙΓ 57%,ΙΙΓ 11%。
[0025]治疗:每天涂药I次,治疗两小时后,骚痒止,可见面部和手部敷料有黄水渗出,体温恢复正常,控制了感染,创面恢复良好,治疗四周后,病情有所好转,治疗六周后,面部和手部均平皮愈合,无畸形肉瘤、瘢痕、无色素沉着,并痊愈。四年后追踪访问,创面无不良反应。
[0026]4、患者:苏X X、女、35岁,住址:四川省广元市
患病症状:在做食用菌烘烤的工作中,右手手指被食用菌烘烤炉烫伤,可见创面水泡,烫伤面积60%,其中1° 32%,浅II ° 28%。
[0027]治疗:隔日涂药一次,治疗I小时后,痛痒止,可见右手手指敷料渗出少量黄水,体温正常,控制了感染,创面恢复良好,治疗一周后,病情明显好转,治疗二周后,右手手指平皮愈合,无畸形肉瘤、瘢痕、无色素沉着,并痊愈。叁年后追踪访问,创面无不良反应。
[0028]5、患者:唐XX、男、41岁,住址: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驮山二组
患病症状:因摩托车翻倒,右足被消声器烫伤,可见创面水泡,烫伤面积15%,其中1° 5%,浅 II。6%。
[0029]治疗:每天涂药I次,治疗半小时后,痛痒止,可见右足敷料渗出黄水,水泡渐渐消失,体温正常,控制了感染,创面恢复好,治疗5天后,病情明显好转,治疗一周后,右足平皮愈合,无畸形肉瘤、瘢痕、无色素沉着,并痊愈。两年后追访,创面无不良反应。
[0030]6、患者:唐X X、男、56岁,住址:四川省阆中市
患病症状:洗澡堂热水管破裂,背部大面积烫伤,可见大小水泡,烫伤面积61%,其中I。37%,浅 ΙΓ 24%。
[0031]治疗:每天涂药I次,治疗两小时后,痛痒止,可见背部敷料渗出黄水,体温正常,控制了感染,创面恢复良好,治疗一周半后,病情明显好转,治疗五周后,背部平皮愈合,无畸形肉瘤、瘢痕、无色素沉着,并痊愈。两年后追访,创面无痒痛和不适感觉。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烧伤及烫伤的组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乌蕨1-3份; 仙人掌1-3份; 地榆炭1-3份; 井口边草(凤尾草)1-3份; 虎杖1-3份; 野鸡尾(金粉蕨)1-3份; 苦参1-3份; 驴蹄草1-3份; 蛇莓1-3份; 白华(桦木皮)1-3份; 蛇足石杉(千层塔)1-3份; 紫草1-3份; 煅石骨1-3份; 罂粟(罂粟壳)1-3份; 白及1-3份; 冰片1_3份;食用油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及烫伤的组合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乌蕨I份; 仙人掌I份; 地榆炭I份; 井口边草(凤尾草)I份;虎杖I份; 野鸡尾(金粉蕨)I份;苦参I份; 驴蹄草I份;蛇莓I份; 白华(桦木皮)I份; 蛇足石杉(千层塔)I份;紫草I份; 煅石膏I份; 罂粟(罂粟壳)I份;白及I份;冰片I份; 食用油适量。
3.—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烧伤及烫伤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质量份比选择优质的乌蕨、仙人掌、地榆炭、井口边草(凤尾草)、虎杖、野鸡尾(金粉蕨)、苦参、驴蹄草、蛇莓、白华(桦木皮)、蛇足石杉(千层塔)、紫草、煅石膏、罂粟(罂粟壳)、白及、冰片1,各自研磨成粉末状; B、将研磨好的粉末状物用精密筛过筛后,放入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拌均即可; C、将搅拌均匀的粉末状物以12mm-15mm的厚度平摊于紫外线杀菌箱内的底平面上,用以60W的紫外线杀菌灯消毒10小时后待用; D、将煮沸的适量食用油盛装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待油温降至到38°C后,再慢慢倒入消毒后的粉末状物,边倒边搅拌,使其成稀膏状成品药物,然后用无菌中药袋包装密封即可。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烧伤及烫伤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为:A、选择优质的乌蕨、仙人掌、地榆炭、井口边草、虎杖、野鸡尾、苦参、驴蹄草、蛇莓、白华、蛇足石杉、紫草、煅石膏、罂粟、白及、冰片各1份,各自研磨成粉末状;B、将研磨好的粉末状物用精密筛过筛后,放入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拌均即可;C、将搅拌均匀的粉末状物以12-15mm的厚度平摊于紫外线杀菌箱内的底平面上,用以60W的紫外线杀菌灯消毒10小时后待用;D、将煮沸的适量食用油盛装到专用搅拌机容器内,待油温降至到38℃后,再慢慢倒入消毒后的粉末状物,边倒边搅拌,使其成稀膏状成品药物,然后用无菌中药袋包装密封即可。
【IPC分类】A61P17-02, A61K33-06, A61K31-045, A61K9-06, A61K36-898, A61P29-00
【公开号】CN104666906
【申请号】CN201310636595
【发明人】夏瑜
【申请人】罗兴富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