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0988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西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均属于此证。目前,临床上一般是采用非留体抗炎药和激素作为控制肿胀、疼痛、僵硬、高烧的主要药物。该种药物虽然能很快缓解肿胀和疼痛,但停药易复发,并且长期服用非留体抗炎药和激素对人体有较大副作用。
[0003]中医认为,痹症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气血不足有关;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引起正气不足,主要病机是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风寒湿痹日久导致此病。
[0004]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痹症的发病机理,以补气血、祛风湿,通经络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10?30份,萆蘚10?20份,天麻20?40份,巴戟天10?20份,草牡丹5?15份,防风5?15份,雷公藤10?20份,姜黄5?15份,附子5?15份,翼核果10?20份,红藤5?15份,独活5?15份,小接骨丹10?30份,川牛膝5?15份,透骨草5?15份,冬凌草10?20份,乌蔹莓5?15份,夏天无10?30份,伸筋草5?15份,松节10?30份,熟地黄20?40份,蛇床子10?20份,千斤拔5?15份,青风藤10?20份,甘草10?30份,延胡索10?30份。
[000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20份,萆蘚15份,天麻30份,巴戟天15份,草牡丹10份,防风10份,雷公藤15份,姜黄10份,附子10份,翼核果15份,红藤10份,独活10份,小接骨丹20份,川牛膝10份,透骨草10份,冬凌草15份,乌蔹莓10份,夏天无20份,伸筋草10份,松节20份,熟地黄30份,蛇床子15份,千斤拔10份,青风藤15份,甘草20份,延胡索20份。
[000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萆蘚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的功效;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巴戟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草牡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姜黄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翼核果具有祛风通络、清热除湿的功效;红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的功效;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小接骨丹具有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的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透骨草具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的功效;冬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的功效;乌蔹莓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的功效;夏天无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功效;伸筋草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的功效;松节具有祛风燥湿、止痛的功效;熟地黄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的功效;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千斤拔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的功效;青风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延胡索具有镇静、安定、催眠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平肝补肾、养气补血、祛风燥湿、舒筋通络之功效,对痹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009]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0%,治愈率达74%。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20g,萆蘚15g,天麻30g,巴戟天15g,草牡丹10g,防风10g,雷公藤15g,姜黄10g,附子10g,翼核果15g,红藤10g,独活10g,小接骨丹20g,川牛膝10g,透骨草10g,冬凌草15g,乌蔹莓10g,夏天无20g,伸筋草10g,松节20g,熟地黄30g,蛇床子15g,千斤拔10g,青风藤15g,甘草20g,延胡索20g。
[0012]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10g,萆蘚20g,天麻20g,巴戟天20g,草牡丹5g,防风15g,雷公藤1g,姜黄15g,附子5g,翼核果20g,红藤5g,独活15g,小接骨丹10g,川牛膝15g,透骨草5g,冬凌草20g,乌蔹莓5g,夏天无30g,伸筋草5g,松节30g,熟地黄20g,蛇床子20g,千斤拔5g,青风藤20g,甘草10g,延胡索30g。
[0013]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30g,萆蘚10g,天麻40g,巴戟天10g,草牡丹15g,防风5g,雷公藤20g,姜黄5g,附子15g,翼核果10g,红藤15g,独活5g,小接骨丹30g,川牛膝5g,透骨草15g,冬凌草10g,乌蔹莓15g,夏天无10g,伸筋草15g,松节10g,熟地黄40g,蛇床子10g,千斤拔15g,青风藤10g,甘草30g,延胡索10g。
[0014]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15g,萆蘚18g,天麻25g,巴戟天18g,草牡丹8g,防风13g,雷公藤12g,姜黄13g,附子8g,翼核果18g,红藤8g,独活13g,小接骨丹15g,川牛膝13g,透骨草8g,冬凌草18g,乌蔹莓8g,夏天无25g,伸筋草8g,松节25g,熟地黄25g,蛇床子18g,千斤拔8g,青风藤18g,甘草15g,延胡索25g。
[0015]实施例5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25g,萆蘚12g,天麻35g,巴戟天12g,草牡丹13g,防风8g,雷公藤18g,姜黄8g,附子13g,翼核果12g,红藤13g,独活8g,小接骨丹25g,川牛膝8g,透骨草13g,冬凌草12g,乌蔹莓13g,夏天无15g,伸筋草13g,松节15g,熟地黄35g,蛇床子12g,千斤拔13g,青风藤12g,甘草25g,延胡索15g。
[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中除附子外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同时将附子放入容器中,加开水漫过药面,煎煮0.5个小时;将组分中其他中药原料倒入容器中,再向容器内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0017]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
20?87岁。病程最短者I个月,最长者达7年,平均I年。
[0018]二、诊断标准:
(1)、以四肢大关节走窜疼痛为主,伴重着、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多有恶寒、发热等症;
(2)、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史;
(3)、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常可心脏受累;
(4)、血沉增快,抗链球菌素“O”大于500单位。
[0019]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十四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
[0020]四、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进步。
[0021]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6?8个疗程,治愈52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22]六、典型病例:
病例1:岳某,女,56岁,09年冬天开始感觉手有点痛,没太注意,现在已经发展为双手双脚对称性的疼痛和肿胀。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手脚肿胀消退,疼痛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疼痛肿胀消失,运动自如;继续巩固服用2个疗程,运动自如流利,治愈。
[0023]病例2:孙某,男,24岁,自述:得这个病都有四五年了,一开始是一两个手关节肿痛,时不时的痛,都不怎么在意它,后来就越来越严重了,膝关节也肿痛,连脖子、肩都会痛,关节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稍舒。多汗,心烦口渴。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肿痛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关节红肿灼热消失,运动自如。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10?30份,萆蘚10?20份,天麻20?40份,巴戟天10?20份,草牡丹5?15份,防风5?15份,雷公藤10?20份,姜黄5?15份,附子5?15份,翼核果10?20份,红藤5?15份,独活5?15份,小接骨丹10?30份,川牛膝5?15份,透骨草5?15份,冬凌草10?20份,乌蔹莓5?15份,夏天无10?30份,伸筋草5?15份,松节10?30份,熟地黄20?40份,蛇床子10?20份,千斤拔5?15份,青风藤10?20份,甘草10?30份,延胡索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20份,萆蘚15份,天麻30份,巴戟天15份,草牡丹10份,防风10份,雷公藤15份,姜黄10份,附子10份,翼核果15份,红藤10份,独活10份,小接骨丹20份,川牛膝10份,透骨草10份,冬凌草15份,乌蔹莓10份,夏天无20份,伸筋草10份,松节20份,熟地黄30份,蛇床子15份,千斤拔10份,青风藤15份,甘草20份,延胡索2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10~30份,萆薢10~20份,天麻20~40份,巴戟天10~20份,草牡丹5~15份,防风5~15份,雷公藤10~20份,姜黄5~15份,附子5~15份,翼核果10~20份,红藤5~15份,独活5~15份,小接骨丹10~30份,川牛膝5~15份,透骨草5~15份,冬凌草10~20份,乌蔹莓5~15份,夏天无10~30份,伸筋草5~15份,松节10~30份,熟地黄20~40份,蛇床子10~20份,千斤拔5~15份,青风藤10~20份,甘草10~30份,延胡索10~3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平肝补肾、养气补血、祛风燥湿、舒筋通络的功效,其治疗痹症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IPC分类】A61K36-9066, A61P19-02, A61P21-00, A61P29-00
【公开号】CN104689233
【申请号】CN201510078456
【发明人】孙红梅
【申请人】孙红梅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