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邪热郁结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20128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邪热郁结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 邪热郁结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 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
[0003]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多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耐药性,如果治疗不正确,会 继发化脓性乳腺炎,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有可能产生耐药性,且有一定的毒副作 用。
[0004] 中医学认为急性乳腺炎属"乳痈"范畴。中医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汁源出于 胃,若肝郁胃热,肝气不舒,厥阴之气不行而失于疏泄,加产后体虚,饮食不节,致肝气郁结, 胃热壅盛,可使行乳不畅,气滞血瘀,热毒内蕴而成痈。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邪热郁结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及 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邪热郁结型急性乳腺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邪热郁结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 其原料药材包括:红升麻,大沙叶,鹿角草,石草鞋,铜骨七,金荞麦,蓬子菜,铁藤根,窝儿 七,黄水枝,地血香,栗树根,红毛七,榼藤子,五叶泡,墨七,小连翘和水稻清。
[0007]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红升麻5~15份,大沙叶20~30份, 鹿角草10~20份,石草鞋10~20份,铜骨七15~25份,金荞麦5~15份,蓬子菜5~ 15份,铁藤根15~25份,窝儿七10~20份,黄水枝30~40份,地血香20~30份,栗树 根5~15份,红毛七30~40份,榼藤子10~20份,五叶泡15~25份,墨七5~15份, 小连翘15~25份和水稻清20~30份。
[000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红升麻5~10份,大沙叶20~ 25份,鹿角草10~15份,石草鞋10~15份,铜骨七15~20份,金荞麦5~10份,蓬子菜 5~10份,铁藤根15~20份,窝儿七10~15份,黄水枝30~35份,地血香20~25份, 栗树根5~10份,红毛七30~35份,榼藤子10~15份,五叶泡15~20份,墨七5~10 份,小连翘15~20份和水稻清20~25份。
[000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红升麻6份,大沙叶23份,鹿 角草11份,石草鞋13份,铜骨七18份,金荞麦7份,蓬子菜7份,铁藤根18份,窝儿七12 份,黄水枝31份,地血香22份,栗树根9份,红毛七34份,榼藤子14份,五叶泡16份,墨七 8份,小连翘17份和水稻清24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11]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 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霄;
[0012]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100~200目的超微细粉;
[0013]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3~0. 6倍的微晶纤维 素、0. 3~0. 6倍的淀粉、0. 002~0. 02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到胶囊内容物, 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5]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 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 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 燥,获得干霄;
[0016]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100目~200目的超微细粉;
[0017]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3倍的淀粉,混合, 获得散剂。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邪热郁结型急性乳腺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 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邪热郁结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红升麻, 大沙叶,鹿角草,石草鞋,铜骨七,金荞麦,蓬子菜,铁藤根,窝儿七,黄水枝,地血香,栗树根, 红毛七,榼藤子,五叶泡,墨七,小连翘和水稻清。
[0020]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1] 红升麻:【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和大落新妇的根茎。【性味】味辛,苦,性 温。【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强筋健骨,解毒。主闭经,症瘕,跌打 损伤,睾丸炎,毒蛇咬伤。
[0022] 大沙叶:【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沙叶的茎叶。【性味】苦,辛,寒。【归经】归心,脾 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感冒发热,中暑,肝炎,跌打损伤,风毒疥癞。
[0023] 鹿角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草。【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 解毒,活血祛瘀。主感冒发热,喉痛,肠炎腹泻,阑尾炎,跌打损伤,痈疽热疖。
[0024] 石草鞋:【来源】为药萝摩科植物香花秋兰的茎叶。【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 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食化积,活血散瘀。主脚强痛,胸前饱涨,跌打损伤。
[0025] 铜骨七:【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西南银莲花的根茎。【性味】苦,温。【归经】归肺, 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祛瘀。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腰肌劳损。
[0026] 金荞麦:【来源】为寥科植物金荞麦的干燥根茎。【性味】微辛,涩,凉。【归经】归 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用于肺脓疡,麻瘆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0027] 蓬子菜:【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的全草。【性味】微辛,苦,微寒。【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痒。主肝炎,腹水,咽喉肿痛,疮疖肿毒,跌打损伤,妇女经闭,带 下,毒蛇咬伤,荨麻瘆,稻田皮炎。
[0028] 铁藤根:【来源】为豆科植物巴豆藤的根。【性味麗,微苦,温。【归经】归心经。【功 能主治】活血止血,祛风除湿。主内脏出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29] 窝儿七:【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中华山荷叶和东北山荷叶的根及根茎。【性味】苦, 辛,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跌 打损伤,月经不调,小腹疼痛,毒蛇咬伤,痈肿疮疖。
[0030] 黄水枝:【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黄水枝的全草。【性味】苦,寒。【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疮疖,无名肿痛,咳嗽,气喘,肝炎,跌打损伤。
[0031] 地血香:【来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异型男五味子的根或藤茎。【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胃痛,腹 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慢性腰腿痛。
[0032] 栗树根:【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板栗的树根或根皮。【性味】微苦,性平。【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活血调经。主疝气偏坠,牙痛,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
[0033] 红毛七:【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红毛七的根及根茎。【性味】辛,苦,性温。【归经】归 肝,胃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血瘀腹痛,脘 腹寒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0034] 榼藤子:【来源】为豆科植物榼藤子的种子。【性味】涩,甘,平。【归经】归胃,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