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848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成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病理状态下,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病理状态下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等症状。在中医上,咳嗽是指因为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而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历代医家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随着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和人们抽烟、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盛行,咳嗽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0003]目前市场上的咳嗽药名目繁多,但主要是两大类,一是镇咳药,二是祛痰药。
[0004]镇咳方面包括中枢性止咳药,如美沙芬、可待因、吗啡,主要用于反射类干咳。这类药止咳力度强,但有一定成瘾性。其次是周围性镇咳药,常用的有两大类:一是润药,常用的有糖浆、蜂蜜和枇杷膏等;二是湿化和蒸汽吸入,即将氯化钠、复方安息香酊、桉树脑等以蒸汽的形式吸入。这些药物不解决病人咳嗽的病因,停药后易发生病情的反复。
[0005]祛痰是治疗咳嗽最重要的对症措施之一。祛痰药有两种:一是恶心性祛痰药,常用的有氯化铵、桔梗、远志、愈创甘油醚。这类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等严重胃肠不适的症状。二是黏液溶解药,能使稠厚的痰液溶解,黏度降低后便于咯出。常用的药物有必嗽平、强利痰灵片、沐舒坦。这类药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无根本性的治疗作用。
[0006]由此可见,市面上销售的止咳药物虽多,但存在副作用大、效果不佳及停药病情易反复等缺点。这些止咳药物只能起到一时缓解病情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对于病因进行治疗,故疗效欠佳。
[0007]中医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有言:“五气所病……肺为咳为嚏”。更有《素问.咳论》一篇论述咳嗽的专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所合,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清晰的指出了咳嗽的病机。虽病位在肺,却与其余的脏腑息息相关。到了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诸多治疗咳嗽行之有效的方剂。到了明代,张景岳在其《景岳全书》一书中,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而无论何种咳嗽,不外乎风,热,湿,燥,寒。
[0008]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人体阳气受损,形寒饮冷则伤肺,甚至直入太阴,少阴,厥阴。故寒,湿成为了咳嗽的两大主因。我们临床反复观察后发现:有一部分人咳嗽表现为子时到天明前加重,常见于感冒之后,往往迀延数月不愈,虽病情不重,但是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这类咳嗽患者常表现出肺经寒湿与肝经郁热的症状,如舌苔白腻,左关脉象弦滑,夜咳明显。且常伴有咽喉不适和胸胁不适的症状。说明其咳嗽属于肝经循行不畅而肺经寒湿阻滞,寒热相击而作咳。分析其病机为:“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 “胆足少阳之脉,……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协里,出气街……””肾足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 “脾足太阴之脉……上膈,夹咽……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丑时乃是厥阴风木当令,寒湿停留于三阴经,气机阻塞,木气郁滞而化热,经气旺而热更甚,肺经寒湿阻滞,寒热相击而做咳。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疏通气机升降,解决咳嗽特别是久咳夜咳等问题,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0010]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
[0012]干姜30?45、积实30?45、柴胡30?45、灸甘草30?60、苟药30?45、五味子6?15、白僵蚕3?10。
[0013]本发明组方中干姜,味辛性温,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枳实味酸苦、性辛温,归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芍药味酸苦、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白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本发明组方中柴胡升肝,芍药降胆,枳实降胃,白僵蚕疏通阻碍,共同调节气机升降,五味子温肾,干姜温中,炙甘草和中,共安中焦气机,使得中焦安定,四维旋转,气机恢复如常,咳嗽自止。现代人的体质多数为阳气虚弱,气机升降失常,因此我们治疗咳嗽时采用温运中土,调畅气机的方法,温运中土,在五行运化中可以补土生金以助肺,同时可以开通中焦,使得气机运化道路通畅,最重要的是恢复中轴之升降,有助于恢复四维升降平衡,调畅气机,恢复肝胆气机升降,一方面有助于清扫生发路上的障碍,同时升肝以降胆,和中以降胃,胆胃降而肺自降。气机运行顺畅,未止咳而咳嗽自止。临床证明本发明药物简便快捷廉价有效,一般一次即可见效,三日左右痊愈。
[0014]本发明的药物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汤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本发明优选剂型为散剂。
[0015]散剂的具体制备方法为:按照常规方法,将上述原料洗净,去渣,晾干,混合均匀,研磨成细分,每次开水冲服3-5g,其它剂型均可在此散剂的基础上浓缩加工而成。
[0016]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2_6g,饭后服用。
[0017]本发明提供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经过理论与临床验证安全无毒、疗效显著,并且还具备制备简便、药源广泛、成本低廉等优点,尤其对气机失常引起的咳嗽具有很好的效果。其临床有效率高达95%,治愈率达90 %。
[0018]为进一步证实本发明的治疗效果,列举十例病例如下:
[0019]例一:韩某,女,63岁,2014年I月28日来诊
[0020]望:舌红苔中白两侧黄,前中苔偏少。闻:有咳声。问:偶感风寒后开始咳嗽,下午与晚I点左右甚,伴随喘,时有呼吸不畅,有痰,色黄白,自觉咽痒,两胁不舒,流涕,汗多。切:脉右寸滑关滑尺沉滑,左寸滑关沉滑尺沉滑。本患者胁肋不舒,夜晚咳甚,乃是肝经不畅之明证,舌头两侧偏黄,乃是郁而化热的表现,其痰色黄白相间,脉右寸滑乃是肺经寒痰的表现。治疗当以温化肺之寒痰,清利肝经郁热。首先顺应其偶感风寒之机制,予以解表散寒,温化寒痰的小青龙汤加射干,防风,紫苑,百部,桔梗。同时,顺应其伴有肝经郁热之机理,予以止咳散。五日后,疫愈。
[0021]例二:孙某,女,72岁,2014年6月10日来诊
[0022]望:舌暗滞络细,苔薄滑。闻:有咳声。问:2月初偶感风寒,迀延不愈,至4月出现咳嗽,近日咳嗽加重,自觉有白痰而粘,自觉咽痒,入夜则咽粘不利。昨晚咳甚至醒,2-3点时最重,食纳尚可,偶觉口干,自觉汗少。切:脉右寸缓尺沉弱,左寸豆关缓软尺小弦。本患者夜晚咳甚,咽痒痰粘,提示肝经不畅且有郁热。其痰色白,右寸缓,是肺经寒痰的表现。治疗当以温化肺之寒痰,清利肝经郁热,首先顺其汗少为表寒未解,予以解表散寒,温化寒痰的小青龙汤加炙紫苑,炙款冬,白僵蚕,射干,白果。针对日久痰粘的特征,予以利痰的鲜竹沥,温化中焦的附子理中,共同协助化痰。同时,由于其伴有肝经郁热,配合止咳散。七日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