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内窥镜及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31098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内窥镜及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用于切换内窥镜中的管路部的连通状态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内窥镜及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为了观察体腔内,内窥镜具有观察窗。由于体液等附着于观察窗,因此观察窗的视场变窄。因此,为了确保视场,内窥镜需要朝向观察窗实施送气和送水中的至少一者。内窥镜具有用于将送气和送水中的一者切换为另一者的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具有活塞和缸体。通过活塞相对于缸体进行移动,从而送气和送水中的一者切换为另一者。
[0003]这种内窥镜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通过活塞相对于缸体进行移动,从而送气和送水中的一者切换为另一者。
[0004]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缸体具有扩径部,该扩径部配置于缸体的下部,并具有比缸体的最小内径大的内径。即,缸体的下部的内径大于缸体的最小内径。换言之,缸体的下部整体在缸体的径向上膨胀。
[0005]在扩径部中,在缸体的周面上配置有孔部。而且,管路部的端部贯穿该孔部而配置于缸体的内部。该管路部例如通过焊接与缸体相连结。由于配置有扩径部,因此管路部与缸体之间的连结部分在缸体的径向上配置在比缸体的最细的部分靠外侧的位置。
[0006]另外,管路部的端部插入缸体内。因此,在该端部,向缸体内插入的部分被利用工具切削并去除。另外,连结部分具有通过焊接形成的凸凹面。作为精加工处理,该凸凹面也被工具切削并去除。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 122069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9 - 118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2]如上所述,连结部分在缸体的径向上配置在比缸体的最细的部分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在管路部的端部,当向缸体内插入的部分被工具切削时,工具不会容易地到达该部分,需要制作特殊的专用工具,专用工具对该部分进行加工。作为结果,为了将连结部分的端部、凸凹面加工得平滑,准备工具就花费了时间和成本,而且加工也较困难。而且,在对缸体进行清洗时,产生清洗液、清洗用的刷子难以进入连结部分、连结部分的清洗花费时间的忧虑。
[001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清洗性提高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及内窥镜、以及能够不需要专用的工具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_4]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本发明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一技术方案包括:缸体,其连接有多个管路部;活塞,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插入所述缸体内,并通过相对于所述缸体的移动来切换所述管路部的连通状态;以及所述缸体的闭塞端部,其在所述缸体的轴向上配置在比所述缸体的最小径部靠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缸体的插入方向的顶端侧的位置;所述闭塞端部具有:最小径同一部,其配置于所述闭塞端部的一部分,并具有与所述最小径部的内径相同的内径,在所述缸体的轴向上配置在与所述最小径部的一部分相同的平面上,并连接有所述管路部;以及局部扩径部,其配置于所述闭塞端部的另一部分,并具有比所述最小径部的内径扩径的内径,该局部扩径部在所述缸体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最小径部向外侧鼓出,且该局部扩径部在所述缸体的周向上与所述最小径同一部相连,在与所述缸体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该局部扩径部配置在与所述最小径同一部相同的平面上。
[0016]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的一技术方案包括:插入部,其可插入管腔内;管路部,其贯穿于所述插入部;以及上述所记载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
[0017]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技术方案是如下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具有:缸体,其连接有多个管路部;以及活塞,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插入所述缸体内,该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通过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缸体的移动来切换所述管路部的连通状态,其中,该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对薄板进行阶梯拉深冲压加工以形成具有开口部和底部的顶端变细的所述缸体,所述开口部作为供所述活塞向所述缸体内插入的插入口发挥作用;在所述缸体的闭塞端部中,通过胀形加工形成最小径同一部和局部扩径部,所述缸体的闭塞端部在所述缸体的轴向上配置在比所述缸体的最小径部靠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缸体的插入方向的顶端侧的位置,所述最小径同一部配置于所述闭塞端部的一部分,并具有与所述最小径部的内径相同的内径,在所述缸体的轴向上配置在与所述最小径部的一部分相同的平面上,并连接有所述管路部,所述局部扩径部配置于所述闭塞端部的另一部分,并具有比所述最小径部的内径扩径的内径,该局部扩径部在所述缸体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最小径部向外侧鼓出,且该局部扩径部在所述缸体的周向上与所述最小径同一部相连,在与所述缸体的轴向正交的平面上该局部扩径部配置在与所述最小径同一部相同的平面上;在所述缸体的所述最小径同一部处的周面上,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侧面孔部;将所述管路部接合于所述侧面孔部,从而连结所述管路部与所述缸体;以及向所述缸体内插入工具,利用所述工具从所述缸体的内侧对所述管路部与所述缸体之间的连结部分实施精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的内窥镜的概略图。
[0019]图2A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图。
[0020]图2B是表示缸体的图。
[0021]图2C是表示图2B所示的2C — 2C线处的闭塞端部的图。
[0022]图2D是闭塞端部周边的立体图。
[0023]图2E是表示活塞的图。
[0024]图3A是表示在以配置有开口部和底部的方式对薄板进行阶梯拉深冲压加工、并形成有具有开口部、底部、最小径部、闭塞端部、最小径同一部以及局部扩径部的顶端变细的缸体的状态下、在缸体的最小径同一部处的周面上通过冲压加工形成有侧面孔部的状态的图。
[0025]图3B是表示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侧面孔部的图。
[0026]图3C是表示管路部接合于图3B所示的侧面孔部并与缸体相连结、管路部与缸体之间的连结部分配置于最小径同一部、且连结部分被加工工具进行精加工处理的状态的图。
[0027]图3D是表示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管路与缸体之间的连结部分配置于局部扩径部、且连结部分被加工工具进行精加工处理的状态的图。
[0028]图4A是表示无操作状态下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图。
[0029]图4B是表示送气状态下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图。
[0030]图4C是表示送水状态下的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32][一实施方式]
[0033][结构]
[0034]参照图1、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图3A、图3B、图3C、图3D、图4A、图4B以及图4C说明一实施方式。另外,在一部分附图中,为了图示清楚而省略了一部分构件的图不O
[0035][内窥镜I]
[0036]如图1所示,内窥镜I具有可插入患者的体腔内等的细长的插入部10和与插入部10的基端部相连结、并用于操作内窥镜I的操作部60。
[0037][插入部10]
[0038]插入部10从插入部10的顶端部侧朝向插入部10的基端部侧具有顶端硬质部21、弯曲部23以及挠性管部25。顶端硬质部21的基端部与弯曲部23的顶端部相连结,弯曲部23的基端部与挠性管部25的顶端部相连结。
[0039]顶端硬质部21作为插入部10的顶端部发挥作用。顶端硬质部21较硬,不会弯曲。
[0040]弯曲部23通过后述的弯曲操作部67的操作而例如向上、下、左、右这样的期望的方向弯曲。通过弯曲部23弯曲,从而顶端硬质部21的位置和朝向发生改变。由此,照明光对观察对象物进行照明,观察对象物被捕捉到观察视场内。
[0041]挠性管部25具有期望的挠性以使得在适当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挠性管部25是自操作部60的后述的主体部61延伸出的管状构件。
[0042][操作部60]
[0043]操作部60具有延伸出挠性管部25的主体部61、与主体部61的基端部相连结并由操作内窥镜I的操作者把持的把持部63以及与把持部63相连接的通用线缆65。
[0044][把持部63]
[0045]把持部63具有用于弯曲操作弯曲部23的弯曲操作部67。弯曲操作部67具有用于对弯曲部23进行上下弯曲操作的上下弯曲操作旋钮67a、用于对弯曲部23进行左右弯曲操作的左右弯曲操作旋钮67b以及用于固定弯曲后的弯曲部23的位置的固定旋钮67c。
[0046]另外,把持部63具有按钮部69。按钮部69具有抽吸按钮69a和送气送水按钮69bο抽吸按钮69a和送气送水按钮69b在操作者把持着把持部63时由操作者的手进行操作。送气送水按钮69b在为了在顶端硬质部21确保未图示的摄像单元的观察视场而从未图示的送气送水通道对流体进行送气送水时被操作。流体例如包括水等液体、空气等气体。送气送水针对配置于顶端硬质部21的顶端面的摄像单元处的观察窗进行实施。
[0047]另外,把持部63具有内窥镜摄影用的各种遥控开关71。
[0048][通用线缆65]
[0049]通用线缆65具有与未图示的视频处理器、未图示的光源装置、送气装置81以及送水装置83相连接的连接部65a。视频处理器、光源装置、送气装置81以及送水装置83例如配置于内窥镜I的外部。送气装置81具有用于输送气体的例如送气泵。送气装置81利用管路部85与送水装置83相连接。送水装置83具有填充用于送水的液体的填充容器。
[0050][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以下为管路切换装置100)]
[0051]接着,参照图2A、图2B、图2C、图2D以及图2E,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管路切换装置100另外,以下,上方例如表示把持部63的外侧,在管路切换装置100的轴向上,表示送气送水按钮69b侧。另外,下方例如表示把持部63的内侧,在管路切换装置100的轴向上,表示缸体111的另一端部Illb侦U。
[0052]如图2A、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管路切换装置100具有作为操作部的所述送气送水按钮6%,在所述送气送水按钮69b将送气和送水中的一者切换为另一者时以及如上所述送气送水按钮69b进行送气送水时操作所述送气送水按钮69b。而且,如图2A、图2B以及图2E所示,管路切换装置100具有连接有多个管路部101的缸体111和与送气送水按钮69b相连接、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插入缸体111内的活塞121。管路切换装置100通过活塞121相对于缸体111的移动来切换这些管路部101的连通状态。
[0053][缸体111]
[0054]参照图2A和图2B说明缸体111。
[0055]缸体111具有例如具有中心轴线C的大致圆筒形状。缸体111例如由不锈钢材料等金属材料形成。缸体111具有开口的一端部Illa和闭合的另一端部111b。缸体111以在缸体111上形成有台阶的方式沿着缸体111的轴向从一端部llla(开口部Illd)侧朝向另一端部11 Ib (底部Illf)侧而顶端变细。而且,通过缸体111顶端变细,从而缸体111具有形成于缸体111的内周面、并相对于缸体111的轴向倾斜的抵接面111c。抵接面Illc在缸体111的轴向上配置在后述的送气流入管部1la与送气流出管部1lb之间。抵接面Illc的倾斜角度并不特别限定。这种缸体111例如通过阶梯拉深冲压加工进行成形。详细地说,通过以配置有开口部llld、底部Illf以及抵接面Illc的方式对薄板进行阶梯拉深冲压加工,从而形成具有开口部llld、底部Illf以及抵接面Illc的顶端变细的缸体111。另夕卜,缸体111的成形方法不必限定于此,缸体111例如也可以通过切削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