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39193阅读:来源:国知局
5)从上边缘延伸至下边缘。特别地, 衬片(5)为材料条带,其中一个长侧边缘部分附接到形成套筒(1)的主部件(2)的材料片, 并且另一长侧边缘部分附接到随后连接至主拉锁的互补半部之一(3a)的第二带材(6)。对 于衬片的外部侧面,二级拉锁(4)的两个互补半部的外部、长边缘部分直接或间接附接到 衬片的长侧边缘部分。
[0058] 如从图1和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以及本文所述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可理解,当 衬片相关联的可释放闭合系统为拉锁,特别地为非分离型拉锁时,有利地拉锁被布置为使 得在闭合操作期间,拉锁拉头朝向上边缘,换句话讲,朝向躯干拉动。尽管为了总体上便于 使用和构造,非分离型拉锁可通常为有利的,但对于包括从上边缘延伸至下边缘衬片的实 施例而言,作为二级拉锁的分离型拉锁也是可用的。
[0059] 衬片可延伸小于从套筒的上边缘至下边缘的高度的高度。理想地,衬片延伸等于 或大于从套筒的上边缘至下边缘的高度40% (更理想地等于或大于50%的高度,甚至更理 想地等于或大于60%的高度,最理想地等于或大于70%的高度)的高度。例如,图7和8 提供了根据本文所述的发明的加压装置(1〇〇)的两个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图示。这些示例 性实施例各自包括具有相关联的二级拉锁(4)衬片(5,不可见),该二级拉锁(4)延伸大于 从套筒(1)的上边缘(7)至下边缘(8)的高度40%,但小于从套筒的上边缘至下边缘的高 度的高度。
[0060] 衬片可从上边缘朝下边缘(例如图7中所示),或从下边缘朝上边缘延伸,或者它 们可从两个边缘之间的一点朝边缘中的一个延伸,但不达到两个边缘(例如图8中所示)。 衬片可靠近(例如邻近)主拉锁(例如图1中所示)或远离其,特别地在套筒的主部件内 定位(例如图7和8所示)。衬片可为大致矩形形状(例如,图1和2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 例所示)或三角形形状;菱形形状;独木舟形状或划艇形状。
[0061] 如以上所指出的那样,所述至少一个衬片可有利地由至少在套筒的横向方向上具 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在图1和2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衬片(5)由至少在套筒的 横向方向上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使得当二级拉锁(4)闭合时,衬片处于松弛状态,因为闭 合的拉锁阻止衬片的伸展(例如拉伸),并且当二级拉锁打开时,衬片可以在二级拉锁的两 个互补半部之间伸展(例如通过拉伸)以允许套筒的宽度的扩展。
[0062] 理想地,此类衬片(即,由至少在套筒的横向方向上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衬片) 是由表现出在横向方向上在30%伸长率下等于或大于0. 02N/mm材料宽度的张力,更理想 地在30%伸长率下等于或大于0. 05N/mm材料宽度的张力的材料制成的。除此之外或另 选地,有利地此类衬片是由表现出在横向方向上在10%伸长率下等于或小于0. 5N/mm材料 宽度,优选地等于或小于〇. 3N/mm材料宽度的张力的材料制成的。此类材料的示例包括弹 性带或弹性织物,例如包括弹性纤维和/或纱(例如聚氨酯弹性纤维(spandex)或弹性纤 维(elastane)或由它们制备的纱)的弹性带或弹性织物。合适材料的示例包括特里科经 编织物(tricot)材料(例如购自美国罗得岛州卫斯特利的达林顿织物公司(Darlington Fabrics,Westerly,RI,USA)(例如型号25530))和弹性带(例如购自德国海德堡69115的 T0K0-Kurzwaren(T0K0_Kurzwaren,69ll5Heidelberg,Germany)(例如 "Gummiband"3〇Omm 宽,货号 001618))。
[0063]另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衬片可由至少在套筒的横向方向上不具有弹性的材料制 成。在此有利地,所述衬片和它相关联的可释放闭合系统被构造且布置为使得当可释放闭 合系统闭合时,衬片在可释放闭合系统后面折叠起来,并且当可释放闭合系统打开时,所述 衬片可在可释放闭合系统的打开的部件之间展开。例如,图9和10示出与图1和2中所示 出的相同的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是衬片(5)是由至少在横向方向上不具有弹性的 材料制成。如从图10可理解,当二级拉锁(4)闭合时,衬片在闭合的拉锁后面折叠起来并 且闭合的拉锁阻止衬片展开并从而伸展,而当二级拉锁打开时,衬片可以通过在二级拉锁 的两个互补半部之间展开来伸展以允许套筒的宽度的扩展。
[0064] 无论衬片是由具有弹性或没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有利地,套筒都被构造且布置为 使得在使用中,当可释放闭合系统(例如二级拉锁)打开时,衬片可伸展(例如通过拉伸或 展开)至除当可释放闭合系统闭合时衬片所具有的宽度之外最高至且包括50mm(更有利地 最高至35mm,最有利地最高至且包括20mm)的宽度。
[0065] 如以上所指出的那样,根据本文所述的发明的加压装置的套筒包括两个或更多个 可伸展衬片,每个衬片设置有可释放闭合系统(例如二级拉锁)。已发现,多个可伸展衬片 的使用可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围绕使用者的身体部分(例如肢体、躯干、颈部、头部或颈部/ 头部组合)闭合加压装置所需的力。
[0066] 图11和12提供了各自包括两个可伸展衬片的两个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示(顶 视图)。这些示例性加压装置(100),与多个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包括套筒(1)、任选的 加强片(22)、主拉锁(3)以及设置有二级拉锁(4)的一个可伸展衬片(5,不可见),这个衬 片基本上延伸套筒的上边缘(7)和下边缘(8)之间的完整高度且靠近主拉锁的互补半部中 的一个(3A)定位(并且因此远离主拉锁的第二半部(3B))。这些实施例均包括第二可伸展 衬片(25,不可见),该第二可伸展衬片设置有它自身的可释放闭合系统(24),特别地为拉 锁,更特别地为非分离型拉锁。在图11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二级拉锁(24)的第二 衬片(25)基本上延伸套筒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的完整高度,并且靠近,特别地邻近主拉 锁的第二互补半部(3B)定位(并且因此远离主拉锁的第一半部(3A))。在图12所示的示 例性实施例中,具有二级拉锁(24)的第二衬片(25)定位在套筒(1)的主部件(2)内,在套 筒的上边缘(7)和下边缘(8)之间基本上纵向地延伸(但同时不接触任一边)。还如结合 图13进一步讨论,具有二级拉锁(24)的第二衬片(25)被设置成一角度。
[0067] 图3a、6a和13a分别提供了被示为在使用者的下腿部上使用的图1和图2、图4和 图5以及图12中示出的示例性加压装置的透视图。从图3a、6a和13a可理解,一旦加压装 置(100)定位在使用者的肢体上,套筒(1)就围绕中心轴线(A)设置。从这些图还可理解, 当主拉锁⑶以及衬片相关联的可释放闭合系统(4,以及如果可适用的话24)闭合时,可释 放闭合系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二级拉锁)沿第二轴线延伸。在图3和6中,这个轴线 标示为"B",而在图13中,因为存在两个二级拉锁(4,24),所以相关轴线分别标示为"B-1" 和"B-2"。参见图3b、6b和13b,这些图示出了这些轴线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平面(P)上 的投影,可看出在图1和2以及在图4和5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二级拉锁(4)中的 每个以及图12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二级拉锁(4)沿轴线(B或B-1)延伸,该轴 线(B或B-1)相对于所述轴线到所述平面(P)上的投影,与中心轴线(A)平行对齐或基本 上平行对齐。参见图13b,可认识到在图1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二级拉锁(24) 沿轴线(B-2)延伸,该轴线(B-2)相对于所述轴线到所述平面(P)上的投影,相对于中心轴 线倾斜形成18°的锐角(0)。
[0068] 对于套筒将围绕中心轴线(A)设置,所述中心轴线位于平面(P)内的实施例,当加 压装置在使用者的相应身体部分上使用时,已发现有利的是构造加压装置,使得当加压装 置在使用者的身体部分(例如肢体、躯干或颈部)上使用时,并且当主拉锁和可释放闭合系 统(例如二级拉锁)闭合时,可释放闭合系统沿第二轴线(B)延伸,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轴 线(B)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所述平面(P)上的投影,第二轴线相对于中心轴线平行对齐 或倾斜形成包括端值在内最高至45°的锐角(0)。在后者的更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锐 角(0)可等于或小于35°,甚至更有利地,等于或小于30°,甚至仍更有利地等于或小于 25°,最有利地等于或小于20°。应理解,当加压装置在使用者的身体部分(例如肢体、躯 干或颈部)上使用时,可能的情况是闭合的可释放闭合系统,即闭合的二级拉锁,可不沿笔 直的轴线延伸,即由于张力和使用者的特定身体部分(例如腿部、躯干、颈部)几何形状,它 的投影可以是弯曲的,并且在此类情况下,可释放闭合系统延伸所沿的相关轴线可被定义 为由所投影曲线的最佳线性拟合(线性回归)得到的轴线。
[0069] 返回图3a、6a和13a,可见当加压装置(100)定位在使用者的身体部分,在此具体 是肢体上,并且主拉锁(3)以及衬片相关联的可释放闭合系统(4, 24)闭合时,主拉锁沿第 三轴线(Z)延伸。参见示出这个第三轴线(Z)到包含中心轴线(A)的平面(P)上的投影的 图3b、6b和13b,可见在图1和2以及图1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主拉锁中的每个沿 一个轴线(Z)延伸,该轴线(Z)相对于所述轴线到所述平面(P)上的投影,与中心轴线(A) 平行对齐或基本上平行对齐,而在图4和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主拉锁沿一个轴线(Z) 延伸,该轴线(Z)相对于所述轴线到所述平面(P)上的投影,相对于中心轴线(A)倾斜形成 12°的锐角(a)。
[0070] 对于套筒将围绕中心轴线(A)设置,所述中心轴线位于平面(P)中的实施例,当加 压装置在使用者的相应身体部分上使用时,已发现有利的是构造加压装置,使得当加压装 置在使用者的身体部分(例如肢体、躯干或颈部)上使用时,并且当主拉锁和可释放闭合系 统(例如二级拉锁)闭合时,主拉锁沿第三轴线(Z)延伸,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三轴线(Z)到 包含中心轴线(A)的所述平面(P)上的投影,第二轴线相对于中心轴线平行对齐或倾斜形 成包括端值在内最高至45°的锐角(a)。在后者的更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锐角(a)可 等于或小于35°,甚至更有利地等于或小于30°,甚至仍更有利地等于或小于25°,最有 利地等于或小于20°。应理解,当加压装置在使用者的身体部分(例如肢体、躯干或颈部) 上使用时,可能的情况是闭合的主拉锁可不沿笔直的轴线延伸,即由于张力和使用者的特 定身体部分(例如腿部、躯干或颈部)几何形状,它的投影可以是弯曲的,并且在此类情况 下,主拉锁延伸所沿的相关轴线可被定义为由所投影曲线的最佳线性拟合(线性回归)得 到的轴线。
[0071] 对于套筒将围绕中心轴线(A)设置,所述中心轴线位于平面(P)中的实施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