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709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药 物。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已 成为我国人民致死的首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心律失常发病率的上升 趋势更为显著。其发生主要由于心肌收缩节律、频率、信号传导的速度或者传导起源异常引 起,主要表现为心脏节律的异常。心律失常可继发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某些功能 性疾病。心阳不振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心悸气短,少气无力,声低息短,胸中 痞闷,入夜为甚。畏寒喜温,或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微或沉 缓、沉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 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 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辣根草5~9%、五灵脂4~7%、乌 金草6~9%、金线兰5~8%、甘松5~8%、萆蘚2~4%、余甘子6~8%、天仙藤4~ 6%、鹿衔草2~3%、细辛2~3%、苏梗6~9%、胜红蓟4~6%、草豆蔻2~4%、乌梅 3~5%、地桃花4~6%、青钱柳4~7%、芦子藤4~6%、凤尾草2~4%、枳犋子4~ 6 %,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7] 实施例1 :
[0008] 采用辣根草、五灵脂、乌金草、金线兰、甘松、萆蘚、余甘子、天仙藤、鹿衔草、细辛、 苏梗、胜红蓟、草豆蔻、乌梅、地桃花、青钱柳、芦子藤、凤尾草、枳犋子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 组分(重量% )每付为辣根草8. 1、五灵脂6. 3、乌金草8. 2、金线兰7. 8、甘松6. 9、萆蘚2. 9、 余甘子7. 4、天仙藤4. 9、鹿衔草2. 2、细辛2. 7、苏梗7. 6、胜红蓟4. 7、草豆蔻3. 1、乌梅3. 6、 地桃花5. 1、青钱柳5. 6、芦子藤5. 2、凤尾草3. 3、枳犋子4. 4。取上述19味原料药总重量 为234克,加水1200ml左右浸泡3-4小时,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50~60分钟,去渣得 220ml左右药汁,药渣再加水300~350ml左右,再熬30~35分钟,去渣得滤液80ml左右, 共得300ml左右药汁,装入无菌玻璃瓶内。每日一剂,早晚各空腹服150ml。
[0009] 本发明辣根草温经通脉,活血止痛。主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五灵 脂活血散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乌金草平肝风,强心养血,调经。治头晕,神经衰弱,贫血, 高血压症;金线兰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润肺止咳。用于咯血,咳嗽痰喘,小儿急惊风,心脏 病;甘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不振,呕吐;萆蘚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余 甘子清热利咽,润肺止咳;天仙藤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止 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苏梗理气宽中,止 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胜红蓟祛风清热,止痛,止血;草豆蔻用于寒 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证;乌梅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 渴,蛔厥呕吐腹痛;地桃花祛风活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青钱柳具有改善糖代谢、降低胆 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等作用;芦子藤舒筋活络,温经利湿,行气止痛;凤尾草具有清 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枳犋子具有清热,止烦渴,补中益气、润五脏、舒筋络的 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温心阳、补心血、健脾安神、行气止痛之功,达到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 失常的目的。
[0010]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煎熬 程序、口服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0012] 临床报告如下:
[0013] 1、一般资料
[0014] 61例患者,均经心电图确诊为症状性心律失常。其中男性病人40例,女性病人21 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0例,窦性心动过缓12例,室性早搏24例,房性早搏15例,平均年 龄53岁。
[0015] 2、诊断标准
[0016] 均经心电图确诊为症状性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心悸气短,少 气无力,声低息短,胸中痞闷,入夜更甚,畏寒喜温,或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稀,舌质 淡、苔薄润,脉沉或沉缓。
[0017] 3、治疗方法
[0018] 服用本实施例一药剂,每日一剂,早晚各空腹服150ml,30天为1疗程。
[0019] 4、治疗结果:
[0020] 4. 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制定:
[0021] 显效:上述心律失常症状消失。连续24h行holter监测,心律呈窦性,心率介于 60 ~100 次 /min〇
[0022] 有效:上述心律失常症状部分消失。连续24h行holter监测,结果显示心率较前 改善> 5次/min。
[0023] 无效:治疗后症状及连续24h行holter监测结果无变化甚或加重。
[0024] 总有效的计算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0025] 4. 2结果:61例患者中,显效33例(54. 1 % ),有效23例(37. 7%),无效5例 (8.2% ),总有效率为91. 8%。
[0026] 5、典型病例
[0027] 5.1常某,男,57岁。自述心悸胸闷反复发作4年,加剧10天,服药无效。症状:心 悸胸闷,头晕乏力,气短,四肢厥冷,大便溏稀,舌淡、苔薄白,脉结。血压:18. 6/10. 6Kpa,心 率72次/分。心律不齐,早搏12-15次/分。心电图:频发性室性早搏,结成室性并行心 律,呈二联律,左前半枝传导阻滞,ΙΓ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服用本发明治疗心阳不振型 心律失常的中药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程度、次数均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痊 愈,随访半年未发作。
[0028] 5. 2邓某,女,61岁,心悸,气短两年,伴胸闷隐痛,夜眠不安,舌质紫绀,苔薄白,脉 虚。症见胸憋气短,言语多时即感胸闷不适,气少无力,心前区频频作痛,四肢厥冷,小便清 长,舌淡,苔薄,脉沉。EKG提示心肌缺血,血压:17. 29/10. 64kPa,心律78次/分。心电图: 多发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诊断为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服用了本发明治疗心 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1个疗程,疼痛程度、次数均减轻,舌质紫暗明显消失,苔薄白,脉 有力。继续服用1个疗程,症状消失。坚持服用1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发作。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药制成,辣根草5~9%、五灵脂4~7%、乌金草6~9%、金线兰5~8%、甘松5~8%、 萆蘚2~4%、余甘子6~8%、天仙藤4~6%、鹿衔草2~3%、细辛2~3%、苏梗6~ 9%、胜红蓟4~6%、草豆蔻2~4%、乌梅3~5%、地桃花4~6%、青钱柳4~7%、芦子 藤4~6%、凤尾草2~4%、枳犋子4~6%,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辣根草5~9%、五灵脂4~7%、乌金草6~9%、金线兰5~8%、甘松5~8%、萆薢2~4%、余甘子6~8%、天仙藤4~6%、鹿衔草2~3%、细辛2~3%、苏梗6~9%、胜红蓟4~6%、草豆蔻2~4%、乌梅3~5%、地桃花4~6%、青钱柳4~7%、芦子藤4~6%、凤尾草2~4%、枳椇子4~6%,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治疗效果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P9/06, A61K36/9062, A61K35/24
【公开号】CN104984207
【申请号】CN201510464577
【发明人】王丹丹, 孙平平, 房淑云
【申请人】王丹丹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