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12393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本病潜伏期为5?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其根源多为不注意用眼不卫生的习惯,如未经清洗的手揉眼等。
[0003]市面上治疗沙眼的药物,不仅成本高,造价昂贵,而不易根治,往往给患者带来奇痒难忍的症状,一旦痒起来,又用手去揉,非常容易造成再次感染。其畏光、流泪的特性使在治疗的过程中,内服药不易达到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疗程短、并具有清热解毒、养血明目、疏散风热之功效,对治疗沙眼以及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眼药水。
[0005]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眼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谷精草12-26份、蔓荆子10-18份、桑叶12-25份、蒲公英15-30份、枸杞12-35份、菊花12-20份、石花20-35份、竹叶8-15份、栀子2_20份、肉桂叶10-15份、鱼眼草12-28份、佩兰12-23份、当归10-14份、马唐8-40份、茜草10-12份、百合10-15份、金银花5_10份、薄荷6-8份、丹参10-14份、槐花8-14份。
[0006]—种中药眼药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谷精草、蔓荆子、桑
叶、蒲公英、枸紀、菊花、石花、竹叶、栀子、肉桂叶、鱼眼草、佩兰、当归、马唐、茜草、百合、金银花、薄荷、丹参和槐花洗净后放入容器内,加入6倍蒸馏水,煮沸1-3小时,然后过滤杂质,得到无杂质的药液,即为制得的中药眼药水,将眼药水放入干净容器中冷藏保存。
[0007]下面介绍下各原料药的药性作用
谷精草,中药名。一年生草本,须根细软稠密,叶基生,长披针状条形。头状花序呈半球形,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花茎纤细,长短不一,淡黄绿色,有光泽,稍扭曲,有棱线数条。中国多数地区以该种植物全草作谷精草入药,秋季开花结珠时采收,晒干。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用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风热头痛、夜盲症等症。
[0008]蔓荆子,中药名。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膀胱、肝经。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常用于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0009]桑叶:性味:味苦、甘,性寒。归经: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肝阳上充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
[0010]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0011]枸杞:味甘、性平。补肝,益肾。《本草纲目》载:“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
[0012]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味微辛、甘、苦,性微寒。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阳,解毒。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或肝肾阴虚,眼目昏花;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
[0013]石花:味甘,性寒;归肝、肾经。养血明目,补肾利尿,清热解毒。主治视物模糊,吐血,血崩,腰膝疼痛,小便热痛,白浊,白带,汤火伤。《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载:“养血明目,益精,壮筋骨,化积聚。治视物模糊,腰腿痛,腹中包块,肝炎。”
鱼眼草: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祛风明目。主肺炎,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疟疾,夜盲,带下,疮疡。《云南中草药》载:“清热解毒。治肝炎,小儿消化不良,夜盲,疮疡。”
马唐:味甘,性寒。明目,润肺。主治目暗不明,肺热咳嗽。《别录》载,“主调中,明耳目。”
竹叶: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来源: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0014]当归: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0015]肉桂叶:炮制:拣净杂质。贮存干燥处,防霉变。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解表发汗。主外感风寒;头痛恶寒;咳嗽;胃寒胸闷;脘痛呕吐;腹痛泄泻;冻疮。
[0016]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肝、肺、胃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茜草:功效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