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甙止痒护肤露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336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1皮肤刺激反应评价标准
[0045]
[0046] 表2栀子戒止痒露皮肤刺激反应结果
[0047]
[0048]'上述试验结_果表明,本发明对肌肤的
安全性优良。 ' ' '
[0049] 实施例2 :
[0050] 一种栀子甙止痒护肤露,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栀子甙0. 8%、丝瓜茎 汁液30%、丙二醇1%、PEG_40氢化蓖麻油1%、L-薄荷醇2%、冰片0. 3%、麝香草酚0. 2%、 栀子花香精1. 5%、朽1檬酸钠0. 2%、乙醇63%。
[005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0052] (1)首先将30%的丝瓜茎汁液以1200ml/h的速率分别通过紫外线消毒仪和滤芯 孔径为0. 2ym的过滤器后,置于消毒容器中待用;
[0053] (2)将0. 8 %的栀子甙、1 %的丙二醇溶解于30 %的丝瓜茎汁液中,搅拌均勾,得到 溶液I;
[0054] (3)将1%的PEG-40氢化蓖麻油、2%的L-薄荷醇、0.3%的冰片、0.2%的麝香草 酚、1.5%的栀子香精,加入15%的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II;
[0055] (4)将溶液I缓慢加入溶液II中,不断搅拌,完全均匀混合,得到溶液III;
[0056] (5)将0.2%的柠檬酸钠和余下48%的乙醇加入溶液III中,混合均匀,调节pH为 6. 5,得到溶液IV;
[0057] (6)将溶液IV密封,静置陈化48h以上,冷冻至10°C以下,过滤;
[0058] (7)质量检验,分装,即成。
[0059] 止痒作用试验:取小鼠50只,雄雌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栀子甙止痒露低 剂量组、栀子甙止痒露中剂量组、栀子甙止痒露高剂量组和风油精组。本实验用生理盐水作 为对照组的试剂。低、中、高剂量组栀子甙止痒露的剂量,以本发明的浓度(100%)定为高 剂量浓度,再以生理盐水对倍稀释,产生50% (中剂量)和25% (低剂量)等浓度。
[0060] 第一天将小鼠右后足背去毛,并用粗砂纸均匀擦伤足背剃毛处1cm2。第二天在小 鼠足背创面处分别涂擦不同剂量止痒露、生理盐水或风油精,每次涂擦量为0. 5ml/只。每 日3次,共涂擦7次。于末次涂擦30min后,向小鼠足背创面滴磷酸组胺生理盐水溶液,而后 每隔3min递增磷酸组胺生理盐水溶液浓度。其浓度分别为0. 01%、0. 02%、0. 03%、0. 04% 依次递增,浓度每次增加0. 01 %,每次滴加量0. 05ml,至小鼠回头舔右后足为止。计算组织 胺的总量,作为本发明的致痒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进行组间差异分析,止痒作用试验结 果见表3。
[0061] 表3栀子甙止痒露对组织胺所至小鼠瘙痒的影响
[0062]
[0063] 与对照组比较:*为P<0.05,**为P<0.01
[0064] 研究表明,组织胺是一种可以引起皮肤瘙痒的重要递质。小鼠在普通环境下受抗 原刺激后,其皮损、病理和免疫等的特征与人类异位皮损相一致。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风油 精和本发明的止痒露都可有效地抑制磷酸组织胺引起的皮肤瘙痒,而本发明更优于风油精 的止痒作用。
[0065] 实施例3 :
[0066] -种栀子甙止痒护肤露,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栀子甙1 %、丝瓜茎汁 液28%、丙二醇3%、PEG-40氢化蓖麻油0.5%、L-薄荷醇1.5%、冰片0.5%、麝香草酚 0. 3 %、栀子花香精1 %、柠檬酸钠0. 3 %、乙醇63. 9 %。
[0067]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0068] (1)首先将28%的丝瓜茎汁液以1200ml/h的速率分别通过紫外线消毒仪和滤芯 孔径为0. 5ym的过滤器后,置于消毒容器中待用;
[0069] (2)将1%的栀子甙、3%的丙二醇溶解于28%的丝瓜茎汁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溶 液I;
[0070] (3)将0.5%的?£6-40氢化蓖麻油、1.5%的1-薄荷醇、0.5%的冰片、0.3%的麝 香草酚、1 %的栀子香精,加入20%的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II;
[0071 ] (4)将溶液I缓慢加入溶液II中,不断搅拌,完全均匀混合,得到溶液III;
[0072] (5)将0. 3 %的柠檬酸钠和余下43. 9 %的乙醇加入溶液III中,混合均勾,调节pH为 6. 2,得到溶液IV;
[0073] (6)将溶液IV密封,静置陈化48h以上,冷冻至10°C以下,过滤;
[0074] (7)质量检验,分装,即成。
[0075] 质量检验测定:
[0076] 1、栀子戒含量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I部关于栀子中栀子戒含 量测定方法对本发明的栀子甙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为标示量±5%。
[0077] 2、物理性状检验:本发明产品颜色为浅黄色,澄明液体,质地均匀,有栀子花清香。 涂敷于皮肤有凉爽轻快感。
[0078] 3、卫生化学检验:铅、汞、砷不超过卫生部颁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标准。
[0079] 实施例4 :
[0080] -种栀子甙止痒护肤露,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栀子甙0. 7%、丝瓜茎 汁液28 %、丙二醇1 %、PEG-40氢化蓖麻油0. 8 %、L-薄荷醇2 %、冰片0. 3 %、麝香草酚 0.2%、栀子花香精1.2%、柠檬酸钠0. 1%、乙醇65. 7%。
[0081 ]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0082] (1)首先将28%的丝瓜茎汁液以1200ml/h的速率分别通过紫外线消毒仪和滤芯 孔径为0. 2ym的过滤器后,置于消毒容器中待用;
[0083] (2)将0. 7 %的栀子甙、1 %的丙二醇溶解于28 %的丝瓜茎汁液中,搅拌均勾,得到 溶液I;
[0084] (3)将0? 8%的PEG-40氢化蓖麻油、2%的L-薄荷醇、0? 3%的冰片、0? 2%的麝香 草酚、1. 2 %的栀子香精,加入25 %的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II;
[0085] (4)将溶液I缓慢加入溶液II中,不断搅拌,完全均匀混合,得到溶液III;
[0086] (5)将0. 1 %的柠檬酸钠和余下40. 7 %的乙醇加入溶液III中,混合均勾,调节pH为 6. 2,得到溶液IV;
[0087] (6)将溶液IV密封,静置陈化48h以上,冷冻至10°C以下,过滤;
[0088] (7)质量检验,分装,即成。
[0089] 质量检验测定:
[0090] 1、毒理学试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眼刺激性试验符合国家标准;
[0091] 2、包装要求:符合国家关于《化妆品检验规则(QB/T1684)》、《化妆品产品包装外 观要求(QB/T1685)》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F1070-2000)》等相关规 定,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做到无毒,无菌。
[0092]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主权项】
1. 一种栀子甙止痒护肤露,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栀子甙 0? 7~1%、丝瓜茎汁液25~30%、丙二醇1~3%、PEG-40氢化蓖麻油0? 5~1%、L-薄 荷醇1. 5~2%、冰片0. 3~0. 5%、麝香草酚0. 1~0. 3%、栀子花香精I. 0~1. 5%、柠檬 酸钠0. 1~0.3%,余量为乙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栀子甙止痒护肤露,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百分 比组成:栀子甙0.8%、丝瓜茎汁液30%、丙二醇1%、PEG-40氢化蓖麻油1%、L-薄荷醇 2%、冰片0. 3%、麝香草酸0. 2%、栀子花香精1. 5%、朽1檬酸钠0. 2%、乙醇63%。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栀子甙止痒护肤露,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甙采用精细分 离技术提纯。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栀子甙止痒护肤露,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的浓度为 95%〇5. -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栀子甙止痒护肤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首先将丝瓜茎汁液以1200ml/h的速率分别通过紫外线消毒仪和过滤器后,置于消 毒容器中待用; (2) 将栀子甙、丙二醇溶解于丝瓜茎汁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I ; (3) 将PEG-40氢化蓖麻油、L-薄荷醇、冰片、麝香草酚、栀子香精,加入适量乙醇中,搅 拌均匀,得到溶液II ; (4) 将溶液I缓慢加入溶液II中,不断搅拌,完全均匀混合,得到溶液III ; (5) 将柠檬酸钠和余下的乙醇加入溶液III中,混合均匀,调节pH为6. 0~6. 5,得到溶 液IV ; (6) 将溶液IV密封,静置陈化48h以上,冷冻至KTC以下,过滤; (7) 质量检验,分装,即成。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栀子甙止痒护肤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 丝瓜茎汁液的制备方法为:选取粗大壮的硕丝瓜藤,于离地0. 8~1. 2米处切断,将近地端 的藤茎断口进行清洁处理后,插入洁净的容器瓶中,获得从丝瓜藤中渗沥出来的汁液,即为 丝瓜莖汁液。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栀子甙止痒护肤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 过滤器的滤芯孔径为0. 2~0. 5 y 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栀子甙止痒护肤露及其制备方法。栀子甙止痒护肤露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栀子甙0.7~1%、丝瓜茎汁液25~30%、丙二醇1~3%、PEG-40氢化蓖麻油0.5~1%、L-薄荷醇1.5~2%、冰片0.3~0.5%、麝香草酚0.1~0.3%、栀子花香精1.0~1.5%、柠檬酸钠0.1~0.3%,余量为乙醇。本发明采用丝瓜茎汁液和栀子甙作为主要原料,既能起到抗敏消炎、驱蚊止痒、提神醒脑、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和抗衰老等护肤功能,而且充分发挥其绿色天然植物特性,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K8/60, A61Q19/00, A61Q19/08, A61K8/97, A61P37/08, A61Q17/02, A61P29/00, A61K8/92, A61K8/34
【公开号】CN105055242
【申请号】CN201510502510
【发明人】高小军, 高欣玥, 戴凯玲
【申请人】武汉狼堡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