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_2

文档序号:9336913阅读:来源:国知局
110°C,出风温度为85°C,物料温度为80°C,雾化压力为0. 3兆帕,喷雾 速度为7. 5ml/s,加入适当糊精、可溶性淀粉、乳糖、蔗糖、甘露醇等其中一种或几种,用适量 80% (v/v)乙醇润湿,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50-80°C干燥,60目整粒,得颗粒剂。
[0040] 实施例3 :片剂的制备
[0041] 按表1原料配比及片剂剂型常规方法制备,制备成片剂,具体方法如下:
[0042] 取云母石打碎,加水煎煮30分钟,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4倍,再加入党参,炒白术, 法半夏,茯苓,陈皮,白花蛇舌草、莪术,郁金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 量的12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2h,合并煎液,浓缩至65°C 时相对密度为1. 2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85 %,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 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 30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口服液, 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淀粉、糊精、糖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等其中的一种或 几种辅料,混合均匀,用适量80% (v/v)乙醇润湿,制软材,过30目筛制粒,于70~80°C干 燥,用60目筛整粒,压片,包糖衣,分装,外包装,送检合格,得片剂。
[0043] 实施例4 :本发明对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0044] 1?实验材料
[0045] 1. 1实验动物:
[0046] 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200 ± 20g。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 动物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SCXK (沪)2008-0016。饲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 结合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动物饲料采用标准饲料,由南京安立默科技有限公司供应(生产 登记号:苏A饲生字(2002) 503,执行标准:GB14924. 2-2001)。采用架式笼养,环境温度23 士 3°C,湿度55 士 5%。动物在适应性试养一周后开始实验。
[0047] 1. 2实验药物:
[0048] 按照上述实施例2中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由江苏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 产,根据人鼠等效计量换算法,临用时用蒸馏水配置成0. 8068g/ml浓度溶液。
[0049] 替普瑞酮:50mg/片,24片/盒,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 H20093656。根据人鼠等效计量换算法,临用蒸馏水配置成浓度为1. 6mg/ml的混悬液备用。
[0050] 1. 3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0051] 前列腺素酶联免疫试剂盒,表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试剂盒,生长抑素酶联免疫试 剂盒均为益峰生物有限公司产品。三用恒温水箱,为Cole-Parmer公司产品,倒置生物显 微镜,为CKX31-12PHP Olympus公司产品,生物洁净工作台,为美国Labconco公司产品,酶 标仪,为ThermoLabsystemS公司产品,离心机L600,为湖南湘仪集团生产;超低温冰箱,为 MDFu-281,日本SANYO产品,常规病理切片机,由徕卡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自动组织包埋机, 常州市华丽电子公司;图像分析系统,德国LEICA公司;多聚赖氨酸玻片,福州迈新生物技 术开发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匀浆器,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0052] 2?方法
[0053] 2. 1胃黏膜损伤模型预试验:4小时,以75%乙醇、60%乙醇、50%乙醇,灌胃,2ml/ 只,lh后处死,剖腹暴漏全胃,发现以75 %乙醇造模后大鼠胃黏膜广泛糜烂,大片溃疡形 成,并伴局灶出血,损伤较重;60 %乙醇造模后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大片糜烂,浅小溃疡形 成;50%乙醇粘膜仅有轻度充血水肿,未见糜烂;故选择60%乙醇灌胃致胃黏膜损伤造模。
[0054] 2. 2造模方法:按预实验结果,造模前禁食不禁水24小时,用60%乙醇,灌胃,2ml/ 只,造成胃黏膜损伤。
[0055] 2. 3分组方法及给药方法:
[0056] 2. 3. 1近期疗效:取6只正常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取成功SD大鼠急性胃黏膜损 伤模型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A、B、C、D组,观察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
[0057] A :正常对照组,无任何药物处理,正常饲养。
[0058] B :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0. lml/lkg/d,灌胃1天。
[0059] C :发明药物颗粒组,发明药物颗粒溶液,0. lml/lkg/d,灌胃1天。
[0060] D :替普瑞酮组,替普瑞酮溶液,0? lml/lkg/d,灌胃1天。
[0061] 2. 3. 2远期疗效:取成功SD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 只;分别为E、F、G组,观察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
[0062] E :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0. lml/lkg/d,灌胃3天。
[0063] F :发明药物颗粒组,发明药物颗粒溶液,0. lml/lkg/d,灌胃3天。
[0064] G :替普瑞酮组,替普瑞酮溶液,0? lml/lkg/d,灌胃3天。
[0065] 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
[0066] 2. 4标本采集方法:
[0067] 2. 4. 1血清标本采集:即将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眼球摘除,取外周血7. 5ml,分别 置入注好标记的试管中共3管,分别作血清前列腺素含量检测、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检 测和血清生长抑素含量检查。
[0068] 2. 4. 2胃组织标本采集:眼球取血后用颈椎脱臼处死法处死,然后剖腹暴漏全胃, 在距贲门和幽门1.5cm处离断,取出全胃,沿胃大弯剪开、展平,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然后 剪取胃窦部相同大小的组织立即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0069] 2. 4. 3胃组织匀浆的制备:故选取胃体部组织用滤纸擦干,用电子称取0.2g左右, 电子天平称重,加9倍0. 9%冰生理盐水后移于EP管中,用眼科小手术剪尽快剪碎组织 块,再用匀浆器制备匀浆出3管,分别作组织前列腺素含量检测、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检 测和组织生长抑素含量检查。
[0070] 2. 5检测方法:
[0071] 2. 5. 1血清前列腺素含量检测(ELISA)
[0072] ①设标准孔10孔,对其进行梯度稀释。
[0073] ②外周血2. 5ml,离心15min,3000r/min,取10ul血清,分别加入包被好抗原的96 孔酶标板的板孔中。
[0074] ③勾衆组织2. 5ml,离心15min,3000r/min,取勾衆上清液10ul,分别加入另一板 包被好抗原的96孔酶标板的板孔中。
[0075]④ 37。(:温育 30min。
[0076] ⑤弃除混合物,洗涤液洗涤5次,甩尽板内液体,用吸水纸拍干。
[0077] ⑥加入酶标试剂50ul,轻轻晃动混匀,37°C温育30min。
[0078] ⑦洗涤5次,加入显色剂A50ul,显色剂B50ul,混匀,37°C避光显色15min。
[0079] ⑧加入50ul终止液,终止反应。
[0080] ⑨在酶标仪450nm波长上,测0D值,计算血清中前列腺素含量。
[0081] 2. 5. 2血清及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检测(ELISA)
[0082] ①设标准孔10孔,对其进行梯度稀释。
[0083] ②外周血2. 5ml,离心15min,3000r/min,取10ul血清,分别加入包被好抗原的96 孔酶标板的板孔中。
[0084] ③勾衆组织2. 5ml,离心15min,3000r/min,取勾衆上清液10ul,分别加入另一板 包被好抗原的96孔酶标板的板孔中。
[0085] ④ 37°C 温育 30min。
[0086] ⑤弃除混合物,洗涤液洗涤5次,甩尽板内液体,用吸水纸拍干。
[0087] ⑥加入酶标试剂50ul,轻轻晃动混匀,37°C温育30min。
[0088] ⑦洗涤5次,加入显色剂A50ul,显色剂B50ul,混匀,37°C避光显色15min。
[0089] ⑧加入50ul终止液,终止反应。
[0090] ⑨在酶标仪450nm波长上,测0D值,计算血清中前列腺素含量。
[0091] 2. 5. 3血清及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检测(ELISA)
[0092] ①设标准孔10孔,对其进行梯度稀释。
[0093] ②外周血2. 5ml,离心15min,3000r/min,取10ul血清,分别加入包被好抗原的96 孔酶标板的板孔中。
[0094] ③勾衆组织2. 5ml,离心15min,3000r/min,取勾衆上清液10ul,分别加入另一板 包被好抗原的96孔酶标板的板孔中。
[0095] ④ 37。(:温育 30min。
[0096] ⑤弃除混合物,洗涤液洗涤5次,甩尽板内液体,用吸水纸拍干。
[0097] ⑥加入酶标试剂50ul,轻轻晃动混匀,37°C温育30min。
[0098] ⑦洗涤5次,加入显色剂A50ul,显色剂B50ul,混匀,37°C避光显色15min。
[0099] ⑧加入50ul终止液,终止反应。
[0100] ⑨在酶标仪450nm波长上,测0D值,计算血清中前列腺素含量。
[0101] 2. 6病理学检查
[0102] ①将胃标本取出,酒精脱水,二甲苯将组织透明。
[0103] ②石蜡包埋,每份蜡块制成厚度5um的石蜡切片。
[0104] ③行HE染色,脱蜡,洗蜡,漂洗,染色,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0105] ④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
[0106] ⑤电脑图像摄影
[0107] 2. 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 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F检 验)。P〈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108] 3.结果
[0109]3. 1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学形态的影响
[0110] 3. 1.1近期疗效比较
[0111] 正常对照组:大鼠胃黏膜形态结构完整,腺体排列规则,未见腺体变形和坏死等病 理改变,无明显炎细胞浸润。
[0112] 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受损、脱落,部分粘膜中 断,腺体结构紊乱,期间有大量红细胞聚集,粘膜下层严重水肿,血管充血,形成多个大小深 浅不等的糜烂面,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厚度均较空白组明显变薄,部分标本可见腺 管发生细胞变性坏死,细胞核缺失。
[0113] 发明药物颗粒组:大鼠胃黏膜变化较模型组病变要轻,上皮结构逐渐恢复,粘膜充 血水肿减轻,出血点较少,但与替普瑞酮治疗1天差异不明显。
[0114] 3. 1.2远期疗效比较
[0115] 模型对照组:与第一天变化不明显。
[0116] 发明药物颗粒组:大鼠胃黏膜见上皮结构已逐渐恢复正常,粘膜水肿明显减轻,腺 管排列整齐,腺体细胞形态正常,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替普瑞酮组:较发明药物颗粒组恢复 差。
[0117] 3. 2.1近期疗效观察
[0118] 表2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比较
[0119]
[0120] 发明药物颗粒组和替普瑞酮组胃黏膜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均有减少,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二者近期疗效无差异性。
[0121] 表3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I)计分的比较(I±s)
[0122]
[0123]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 01,与替普瑞酮组比较A P〈0. 05
[0124] 表3显示:发明药物颗粒组和替普瑞酮组胃黏膜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降 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明药物颗粒剂组较替普瑞酮组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说明发明药物颗粒远期疗效较替普瑞酮显著。
[0125] 3. 3各组大鼠血清PGE2、EGF、SS含量的比较
[0126] 3.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