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喘化痰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622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平喘化痰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喘化痰制剂,具有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功效,用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效果明显。
【背景技术】
[0002]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病毒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多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蒸馏水雾滴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诱发哮喘。临床表现: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有的青少年病人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惟一的临床表现(运动性哮喘)。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或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O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喘化痰制剂,具有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功效,用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效果明显。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所述平喘化痰制剂,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
[0006]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0007]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40?45分钟),分离煎出液;
[0008]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0009]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0010]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0011]洋金花:性味辛;性温;有毒;归经:归心、肺、脾经。功效主治:止咳平喘,止痛镇静。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0012]麻黄: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
[0013]射干:味苦、性寒、微毒。功能主治: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咽喉肿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诸药不效,腹部积水,皮肤发黑,乳痈初起.
[0014]法半夏:【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0015]白芥子: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芥子含黑芥子甙,甙本身无刺激作用,但遇水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
[0016]葶苈子:性味:辛;苦;寒。归经:肺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功能: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
[0017]地龙: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主治]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0018]白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偏正头痛,瘰疠痰核,痄腮,咽喉肿痛,目赤流泪,齿痛牙疳,女子崩带,疔疮肿毒,风疹瘙痒;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0019]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0020]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在治疗上能达到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目的。内服对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具有确切疗效。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临床药效试验材料及典型病例:
[0021]1.蔡XX,女,51岁。会诊日期2009年I月29日。主诉咳嗽,哮喘10余年,加重半年。1999年受寒感冒后,咳嗽迀延不愈,经常发作,2006年起伴见哮喘,2008年10月受寒发作后咳嗽迄今不愈,咳嗽痰多黏稠呈灰黑色,呼吸急促,喉中喘息痰鸣有声,不能平卧,心慌胸闷,气塞,夜间较重,纳差,经用多种西药无效。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法。服本方12剂后,证情明显好转,喘平,痰少,色灰,口干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腻,脉细滑。继续服用本方14剂后,症状消失,病愈。
[0022]方法和有效量: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
[0023]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0024]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40?45分钟),分离煎出液;
[0025]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0026]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0027]汤剂内服为主,每日I剂,水煎服,早晚各服I次,每次140ml温服。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所述平喘化痰制剂,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
[0029]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0030]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40?45分钟),分离煎出液;
[0031]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0032]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主权项】
1.一种所述平喘化痰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喘化痰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 )、把步骤一)所获原料药材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40?45分钟),分离煎出液;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得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 步骤四)、把步骤三)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喘化痰制剂,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麻黄15份、射干15份、法半夏20份、白芥子20份、葶苈子20份、地龙20份、白僵蚕20份、茯苓20份。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在治疗上能达到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目的。内服对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具有确切疗效。
【IPC分类】A61K36/8888, A61P11/10, A61P11/06, A61K35/64, A61K35/62, A61P11/14
【公开号】CN105106501
【申请号】CN201510508787
【发明人】吴冬梅
【申请人】吴冬梅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