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6343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疮疖是指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在中医角度来说是因外感热毒、湿热内蕴,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所致;西医角度则是因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感染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疮疖多发生于夏季,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而以头面、背及腋下多见;目前的治疗方法为外敷抗生素软膏、苯酚或使用物理疗法,对于疮疖这一类皮肤疾病,使用中药治疗亦有非常良好的疗效。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8-10、茵陈3-5、丹皮2-4、炙甘草8-10、海金沙5-6、牛耳大黄3-4、皂角刺1-3、枳壳4_5、锁阳2_4、制乳香5_6、金银花25-30、兀胡4_5、射干1-3、牡丹皮5_8、火麻仁2_4、风轮菜1_3、络石藤2_4、党参5_8、苍耳子2_4、王不留彳丁 5_8、宁油麻藤2_4、雀梅藤叶1_2。
[0008]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9、茵陈4、丹皮3、炙甘草9、海金沙5.5、牛耳大黄3、皂角刺2、枳壳4.5、锁阳3、制乳香5.5、金银花28、元胡4.5、射干2、牡丹皮6、火麻仁3、风轮菜2、络石藤3、党参6、苍耳子3、王不留行6、宁油麻藤3、雀梅藤叶
1.5。
[0009]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200目筛,然后加入适量的医用酒精搅拌混合均匀,涂覆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根据中医理论,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湿、软坚散结、益气排脓的作用,诸药配伍,协同作用效果十分突出,用于治疗疮疖有效率高达97%。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黄芪9、茵陈4、丹皮
3、炙甘草9、海金沙5.5、牛耳大黄3、皂角刺2、枳壳4.5、锁阳3、制乳香5.5、金银花28、元胡4.5、射干2、牡丹皮6、火麻仁3、风轮菜2、络石藤3、党参6、苍耳子3、王不留行6、宁油麻藤3、雀梅藤叶1.5。
[0013]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200目筛,然后加入适量的医用酒精搅拌混合均匀,涂覆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0014]典型病例:
病例1、朱某,男,61岁,背部长有数个疮疖,患处皮肤色红、灼热、疼痛明显;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个疗程后,脓包变小,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涂敷两个疗程,疮_消失,治愈。
[0015]病例2、储某,男,45岁,患有疮疖数月,患处皮肤色红、灼热、疼痛明显,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两个疗程后,疮疖消失,治愈。
[0016]病例3、董某某,男,68岁,面积及颈部长有数个疮疖,患处皮肤色红、灼热、压之疼痛,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周后,疮疖明显变小,继续涂敷一个疗程,痊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8-10、茵陈3-5、丹皮2-4、炙甘草8-10、海金沙5-6、牛耳大黄3_4、皂角刺1_3、枳壳4_5、锁阳2_4、制乳香5_6、金银花25-30、兀胡4_5、射干1-3、牡丹皮5_8、火麻仁2_4、风轮菜1_3、络石藤2_4、党参5-8、苍耳子2-4、王不留行5-8、宁油麻藤2-4、雀梅藤叶1_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9、茵陈4、丹皮3、炙甘草9、海金沙5.5、牛耳大黄3、皂角刺2、枳壳4.5、锁阳3、制乳香.5.5、金银花28、兀胡4.5、射干2、牡丹皮6、火麻仁3、风轮菜2、络石藤3、党参6、苍耳子3、王不留行6、宁油麻藤3、雀梅藤叶1.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疮疖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8-10、茵陈3-5、丹皮2-4、炙甘草8-10、海金沙5-6、牛耳大黄3-4、皂角刺1-3、枳壳4-5、锁阳2-4、制乳香5-6、金银花25-30、元胡4-5、射干1-3、牡丹皮5-8、火麻仁2-4、风轮菜1-3、络石藤2-4、党参5-8、苍耳子2-4、王不留行5-8、宁油麻藤2-4、雀梅藤叶1-2;本发明的中药根据中医理论,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湿、软坚散结、益气排脓的作用,诸药配伍,协同作用效果十分突出,用于治疗疮疖有效率高达97%。
【IPC分类】A61P31/04, A61P17/02, A61K36/88
【公开号】CN105147882
【申请号】CN201510432900
【发明人】董良清
【申请人】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