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郁丸纳米化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4248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郁丸纳米化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肝郁气滞,心神不安所致胸肋胀满,郁闷不舒,心烦心悸,易怒,失眠多梦的中药复方制剂解郁丸的纳米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现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被列为世界第一大心理疾病,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在国内呈明显的上升态势,我国卫生部也将抑郁症列为今后的防治重点,据统计抑郁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20%?26%,男性高达8%?12%,美国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37亿美元。抑郁症严重的困扰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国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市售的治疗抑郁症的西药不仅价格昂贵,疗程长,且存在□干、视力模糊、窦性心率过速、记忆功能障碍、影响性功能等副作用。如何挖掘祖国医药学宝库,研制开发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的中成药成了药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0003]中药医学认为,情智不畅,心情不舒,可引起多种疾病,也是很多种疾病,也是很多种疾病的诱因,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不如意或重大事件后,产生易怒、思虑、悲哀、忧愁的心态,导致肝气郁结,郁之化火、气滞血淤、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肝郁及脾、思虚不解、劳倦伤胆、脾失运化。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渐耗、心失所养、神失所藏、心神失常,从而产生抑郁、失眠。所以情志舒畅、心情愉快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专利号CN101757553A的“一种解郁丸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解郁丸的制备方法,其是把几味药材微粉化,使药材颗粒粒径达到5?10 μπι,而本发明采用纳米级别的粉碎,粒径达到50?lOOnm,相对于微米级别的粉末,进一步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增强了有效成分的溶出,使服用剂量减少,同时也进一步节省了原料药材,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0004]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小于10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当物质的颗粒小到l~100nm时,由于其量子效应、物质的局域性、巨大的表面及界面效应,会使物质的很多性能发生质变,呈现出许多既不同于宏观物体,也不同于单个孤立原子的奇异现象。
[0005]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对传统中医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矿物中药的研究得到启示,徐辉碧教授发现中药制剂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仅仅归之于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与物理状态密切相关。当药物颗粒进入纳米量级时,会呈现出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据此她提出了 “纳米中药”的概念。
[0006]纳米中药与微米中药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能改变中药的药学特性,这对于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中药的质量和水平以及研制开发具有新药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解郁丸纳米化的制备方法相对于原工艺具有溶出率高,吸收性好,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减少了服药剂量,节约了生产药材,使生产成本降低。
[0008]具体步骤为:
(I)将原料药柴胡、当归、白芍、郁金、茯苓、百合、合欢皮、甘草、小麦、大枣等十味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片,干燥;(2)将步骤(I)中的柴胡、当归、白芍、郁金四味药材进行普通粉碎,再将细粉进行纳米级粉碎;将茯苓、百合、合欢皮、甘草、小麦、大枣等六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除药渣,浓缩;
(3)将步骤(2)中的纳米微粉和浓缩浸膏进行混合,进行微波干燥制丸。
[0009]所述的纳米级粉碎,是指对所述的柴胡、当归、白芍、郁金按照处方重量比混合进行超微粉碎I?4小时,使95%以上的药粉粒径达到50?lOOnm。
[0010]所述的加水煎煮,是指对所述的茯苓、百合、合欢皮、甘草、小麦、大枣等六味药材饮片按照处方重量比进行混合,加水煎煮I?5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3?15倍,每次煎煮时间为I?5小时。
[0011]所述的微波干燥,是指使用微波技术进行干燥,将浓缩后浸膏置于功率为0.3?3ff/g的以条件下,干燥30min?2h,干燥过程中浸膏的表面温度为40?100°C。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I)将原料药柴胡、当归、白芍、郁金、茯苓、百合、合欢皮、甘草、小麦、大枣等十味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片,干燥;(2)将步骤(I)中的柴胡、当归、白芍、郁金四味药材进行普通粉碎,粉碎粒度为80目,再将细粉进行纳米级粉碎,粒径达到50?10nm ;将茯苓、百合、合欢皮、甘草、小麦、大枣等六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第二、三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每次I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除药渣,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
(3)将步骤(2)中的纳米微粉和浓缩浸膏进行混合,单层平铺在物料盘中,进行微波干燥,维持微波功率为2W/g,浸膏表面温度为45?65°C,干燥1.5h得到微波干燥后的粉末制丸。
[0013]实施例2:
(I)将原料药柴胡、当归、白芍、郁金、茯苓、百合、合欢皮、甘草、小麦、大枣等十味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片,干燥;(2)将步骤(I)中的柴胡、当归、白芍、郁金四味药材进行普通粉碎,粉碎粒度为80目,再将细粉进行纳米级粉碎,粒径达到50?10nm ;将茯苓、百合、合欢皮、甘草、小麦、大枣等六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1倍,第二、三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9倍,每次2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除药渣,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
(3)将步骤(2)中的纳米微粉和浓缩浸膏进行混合,单层平铺在物料盘中,进行微波干燥,维持微波功率为2W/g,浸膏表面温度为45?65°C,干燥1.5h得到微波干燥后的粉末制丸。
[0014]实施例3:
(I)将原料药柴胡、当归、白芍、郁金、茯苓、百合、合欢皮、甘草、小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