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_2

文档序号:9461339阅读:来源:国知局
°C喷雾干燥,得干浸膏;
[0023] (3)将步骤⑵制得的干浸膏粉碎,加入适量蔗糖、糊精混合,以乙醇为润湿剂,制 粒,干燥,整粒,可制得颗粒剂;或者将步骤(2)制得的干浸膏干燥,粉碎,制成散剂;或者将 步骤(2)制得的干浸膏粉碎,加入适量微粉硅胶、a_半乳糖混合,以乙醇为润湿剂,制粒, 干燥,整粒,装胶囊,制得胶囊剂;或者将步骤(2)制得的干浸膏粉碎,加入适量蔗糖、糊精 混合,以乙醇为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制得片剂;或者向上述步骤(2)得到的离心 后的浓缩液中加入适量蔗糖、香精混合,灭菌,灌装,制得药液剂。
[002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药物组合物在治疗肝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0025] 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其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充分发挥 各组分的药性:
[0026]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芍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 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气,白芍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养 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 崩漏,带下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芍药甙对豚鼠、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胃运动,以及大 鼠子宫平滑机均表现抑制,并能拮抗催产素所引起的收缩;用醋酸注射于小鼠腹腔,以扭体 反应作为疼痛的指标,芍药甙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芍药的浸膏能拮抗士的宁所引起的惊厥; 白芍煎剂在试管内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浸剂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芍药甙对小白鼠正常体温有降温作用,对人工发热的小鼠也有解热作用。对大鼠实验性后 足跖浮肿有抗炎作用;芍药甙在试管内或静脉注射时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有抑制作用;芍药甙对由于紧张刺激而诱发的大鼠消化道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27] 生地榆苦酸;寒;无毒,归肝;肺;肾;大肠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吐 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 虫咬伤.《本草求真》: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 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 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 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0028]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止痛:本品功效与三棱相似,但温通力较 大,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积散结:本品能行气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 腹满闷作痛。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行气止痛:适于饮食 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症、实症均可。
[0029] 血竭:内服活血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主治:①淤血经闭、痛经,产后瘀 阻。②症瘕痞块,胸腹刺痛。③跌打损伤,淤血肿痛。④外伤出血,溃疡不敛。选用百合科 剑叶龙血树或柬埔寨龙血树树脂。
[0030] 延胡索,味苦、辛,性温;归肝、心、胃经;善行走散,可升可降,具有活血散瘀,行气 止痛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胁肋、脘腹诸痛,头痛、腰痛、疝气痛、筋骨痛、痛经、经闭,产后 瘀腹痛,跌打损伤。
[0031]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 止咳化痰的功能。主治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 肿疮毒。孕妇慎用。
[0032]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 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本草正》:"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 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
[0033] 野荞麦又名野金荞麦又称开金锁,是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 年8月4日批准)。英文名wildbuckwheat,门:木兰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木兰纲 Magnoliopsida,目:寥目Polygonales:清热解毒,活血散齡,健脾利湿。用于咽喉肿痛,肺 脓疡,脓胸,肺炎,胃痛,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盗汗,痛经,闭经,白带;外用治淋巴结结核, 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0034] 天麻:性,平。味,甘。主入肝经。本品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为治眩晕、 头痛之要药;又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筋骨拘挛之佳品。
[0035] 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 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 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本经》载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 人血闭无子。《别录》载其:"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 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是行气化瘀的良药。
[0036]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 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别录》:治通身 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医林纂要》:坚 肾,燥脾湿,去郁,解热。《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0037]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治目翳羞明;目珠 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癭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滇南本 草》载:"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 结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夏枯草具有显著的降压和抗菌作用。
[0038]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 Taraxacumsinicum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0039] 木通,味苦,性微寒,归脾、心、小肠、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脉、泄浊、 排毒等功效,治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风湿痹痛、乳汁不通、闭经、痛经等病症。
[0040]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 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0041] 秦艽,苦辛,平。入肝、胃、胆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 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
[0042] 刺桐:苦、辛,平。消炎、解热、祛风、利湿、止痛。有解热和利尿的功效。
[0043] 岗梅,以根、叶入药。苦、甘,凉。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用于感冒,高 热烦渴,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百日咳,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野蕈、砒霜中毒。为凉 茶主要原料;叶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
[0044] 三棱:味辛;涩;凉。入肝。脾经。治症瘕,积聚,胁肋胀痛,食积胀痛,痛经,闭经, 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蒙药治肺热咳嗽,气喘痰多,肝热,脉热,痨热骨蒸,"宝日"病,骨 折。
[0045] 红花性温,味辛。功能主治应用于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 症瘕痞块、跌打损伤。《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 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沥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 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 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 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红 花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有抑制血栓形成、抗炎、止痛作用,具有消除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的收缩血管作用,有"通利经脉"作用。
[0046] 白背楓: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活血。用于妇女产后头风 痛、胃寒作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外用治皮肤湿痒、阴囊湿疹、无名肿毒。
[0047] 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热解毒; 散瘀消肿。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 损伤。
[0048] 小肠风:味辛,性平。功效祛风除湿,强腰膝,消肿止痛。传统应用治感冒咳嗽、气 喘、胃腹寒痛、风湿骨痛、手足麻木、腰膝无力、肌肉萎缩、跌打损伤。
[0049] 海风藤:辛、苦,微温。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 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0050] 鸡内金:性甘平、微寒、无毒,归脾、胃、肾、膀胱经。主治:可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化石。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0051] 半枝莲:性凉,味微苦。归肺、肝、肾经。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 功能。用于疔疮肿毒,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