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70571阅读:来源:国知局
0份、苍术40 份、栀子叶30份、苦石莲50份、水红花子30份、茱卷皮20份、五叶藤20份、苦地丁 30份、 红香藤30份、黄麻叶20份、还阳参30份、橙子核20份、刺五加10份。
[0035] 本发明所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由如下步骤组成:
[0036] ⑴取地血香、红香藤、刺五加药材,加入药材重量比8倍量50%~70%乙醇,回流 提取2次,每次I. 5h,滤过,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 粉,过筛,药渣备用;
[0037] ⑵将步骤⑴的药渣再与凤丫草、分筋草、花斑叶、澄茄子、千解草、七叶莲、破骨风、 白苏叶、蚕沙、福参叶、苍术、栀子叶、苦石莲、水红花子、茱卷皮、五叶藤、苦地丁、黄麻叶、还 阳参、橙子核药材合并,加药材重量比7~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 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0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70%,静置6~18h,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粉,过筛,备用;
[0038] ⑶将上述步骤⑴和⑵干膏粉,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药剂学常用的辅料制成口服制 剂。
[0039]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发明所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由 如下步骤组成:
[0040] ⑴取地血香、红香藤、刺五加药材,加入药材重量比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 次,每次I. 5h,滤过,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粉,过 筛,药渣备用;
[0041] ⑵将步骤⑴的药渣再与凤丫草、分筋草、花斑叶、澄茄子、千解草、七叶莲、破骨风、 白苏叶、蚕沙、福参叶、苍术、栀子叶、苦石莲、水红花子、茱卷皮、五叶藤、苦地丁、黄麻叶、还 阳参、橙子核药材合并,加药材重量比9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 缩成相对密度为I. 10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12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减压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粉,过筛,备用;
[0042] ⑶将上述步骤⑴和⑵干膏粉,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药剂学常用的辅料制成口服制 剂。
[0043] 本发明技术方案制成的口服制剂可以是颗粒剂、硬胶囊剂、片剂或滴丸剂。本发明 中药制剂的有益效果:
[0044]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的各原料药组分及其配比,是经中医辩证配伍及临床经验总结 摸索出来的。其各药材按照中医药君臣佐使理论,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增效和 减毒作用,使得全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肾益气的功效。本发明的中药制 剂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过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纤维细胞增殖,减轻患者疾病炎症过 程中红肿热痛症状。
[0045]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的中药 制剂的临床治愈的有效率高达95. 5%,且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7] 实施例1
[0048] ⑴取地血香60g、红香藤30g、刺五加10g,加入药材重量比8倍量60%乙醇,回流 提取2次,每次I. 5h,滤过,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 粉,过筛,药渣备用;
[0049] ⑵将步骤⑴的药渣再与凤丫草80g、分筋草60g、花斑叶30g、澄茄子20g、千解草 20g、七叶莲40g、破骨风30g、白苏叶30g、蚕沙40g、福参叶50g、苍术40g、栀子叶30g、苦石 莲50g、水红花子30g、茱卷皮20g、五叶藤20g、苦地丁 30g、黄麻叶20g、还阳参30g、橙子核 2〇g合并,加药材重量比9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 度为1. 10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12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干 燥并粉碎成干膏粉,过筛,备用;
[0050] ⑶将上述步骤⑴和⑵干膏粉,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淀粉、磷酸氢钙,制粒,装胶 囊,制成1000个硬胶囊剂。
[0051] 实施例2
[0052] ⑴取地血香70g、红香藤20g、刺五加5g,加入药材重量比8倍量50%乙醇,回流提 取2次,每次I. 5h,滤过,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粉, 过筛,药渣备用;
[0053] ⑵将步骤⑴的药渣再与凤丫草70g、分筋草50g、花斑叶20g、澄茄子30g、千解草 30g、七叶莲30g、破骨风20g、白苏叶40g、蚕沙50g、福参叶40g、苍术50g、栀子叶40g、苦石 莲60g、水红花子20g、茱卷皮10g、五叶藤30g、苦地丁 40g、黄麻叶10g、还阳参40g、橙子核 30g,加药材重量比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10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18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干燥并 粉碎成干膏粉,过筛,备用;
[0054] ⑶将上述步骤⑴和⑵干膏粉,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糊精、蔗糖、乳糖,混匀,制 粒,干燥,制成1000 g颗粒剂。
[0055] 实施例3
[0056] ⑴取地血香50g、红香藤40g、刺五加15g,加入药材重量比8倍量70%乙醇,回流 提取2次,每次I. 5h,滤过,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 粉,过筛,药渣备用;
[0057] ⑵将步骤⑴的药渣再与凤丫草90g、分筋草70g、花斑叶40g、澄茄子10g、千解草 l〇g、七叶莲50g、破骨风40g、白苏叶20g、蚕沙30g、福参叶60g、苍术30g、栀子叶20g、苦石 莲40g、水红花子40g、茱卷皮30g、五叶藤10g、苦地丁 20g、黄麻叶30g、还阳参20g、橙子核 l〇g,加药材重量比7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10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6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干燥并 粉碎成干膏粉,过筛,备用;
[0058] ⑶将上述步骤⑴和⑵干膏粉,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 混匀,制粒,压制成1000个片剂。
[0059] 实施例4
[0060] ⑴取地血香55g、红香藤25g、刺五加12g,加入药材重量比8倍量60%乙醇,回流 提取2次,每次I. 5h,滤过,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 粉,过筛,药渣备用;
[0061] ⑵将步骤⑴的药渣再与凤丫草85g、分筋草55g、花斑叶35g、澄茄子15g、千解草 25g、七叶莲45g、破骨风35g、白苏叶25g、蚕沙35g、福参叶55g、苍术35g、栀子叶25g、苦石 莲45g、水红花子25g、茱卷皮25g、五叶藤25g、苦地丁 35g、黄麻叶15g、还阳参25g、橙子核 25g,加药材重量比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10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12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干燥并 粉碎成干膏粉,过筛,备用;
[0062] ⑶将上述步骤⑴和⑵干膏粉,混合均匀后,再加入PEG4000、PEG6000作为基质,加 热搅拌均匀后,进行滴制,制成1000个滴丸剂。
[0063] 实施例5
[0064] ⑴取地血香65g、红香藤35g、刺五加8g,加入药材重量比8倍量70%乙醇,回流提 取2次,每次I. 5h,滤过,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药液浓缩干燥并粉碎成干膏粉, 过筛,药渣备用;
[0065] ⑵将步骤⑴的药渣再与凤丫草75g、分筋草65g、花斑叶25g、澄茄子25g、千解草 15g、七叶莲35g、破骨风25g、白苏叶35g、蚕沙45g、福参叶45g、苍术45g、栀子叶35g、苦石 莲55g、水红花子35g、茱卷皮15g、五叶藤15g、苦地丁 25g、黄麻叶25g、还阳参35g、橙子核 15g,加药材重量比9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10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10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干燥并 粉碎成干膏粉,过筛,备用;
[0066] ⑶将上述步骤⑴和⑵干膏粉,混合均匀后,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再以65%乙醇 为粘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