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淋巴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586549阅读:来源:国知局
炒 16-20分钟;更加优选的:文火翻炒18分钟),取出,除去姜片; (2) 将浮小麦和槐角除去杂质,加入两种原料药质量1-2倍的黄酒(优选的:加入两种 原料药质量1. 5倍的黄酒)浸泡10分钟,大火加热至酒被吸尽,取出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 至有焦糊味逸出,取出娠碎; (3) 取班豆根、天葵子、竹叶椒根、东风橘和通花根除去杂质,用淘米水浸泡10-18分钟 (优选的浪泡12-16分钟厘加优选的浪泡14分钟),取出,切成厚化加入食盐拌匀,文火 翻炒至表面变焦,取出放凉; (4) 将芭蕉花、琼枝、金丝梅和仙鹤草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 步骤(1) (2) (3)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3-35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31 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9分钟),关火后过滤,收集滤液; (5) 将桂花露与步骤(4)所得滤液混合均匀,喷雾干燥,制成药粉,加入辅料混合,得到 混合药粉,将混合药粉制成颗粒,60°C下干燥整粒,灭菌包装即得颗粒剂。
[0016]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加水量为总原料药质量的6-8倍 (优选的:加水量为总原料药质量的7倍)。
[0017]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浮萍:基原:为浮萍科植物紫萍或浮萍的全草。性味:味辛;性寒。归经:肺;膀脫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痊痒; 水肿;癌闭;疮癖;丹毒;烫伤。
[0018] 蜂窝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给面草及蜂果草的全草。性味:味辛;苦;性平。功能 主治:解毒;止咳;明目;通经。主感冒;头痛;哮喘;百日咳;咽喉肿痛;牙痛;消化不良;月 经不调;经闭;i化诈盲;蜂窝疮。
[0019] 班豆根:基原:为豆科植物班豆的根。性味:甘;平。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消积;解毒。主脾胃虚弱;食积;白带;淋浊;持血;疗疮。
[0020] 芭蕉花:基原: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性味:味甘;微辛;性凉。归经:屯、;肝;胃; 大肠经。功能主治:化疲消瘡;散疲;止痛。主胸隔饱胀;腕腹瘡疼;吞酸反胃;呕吐疲诞; 头目昏眩;屯、痛;怔忡;风湿疼痛。
[0021] 桂花露:基原: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馈而得的液体。性味:微辛;微苦;性 溫。功能主治:疏肝理气;醒脾辟秽;明目;润喉。主肝气郁结;胸胁不舒;銀肿;牙痛;咽干; 口燥;口臭。
[002引天葵子:基原:为毛良科植物天葵的块根。性味:味苦;微苦;微辛;性寒;小毒。归 经:肝;脾;膀脫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主小儿热惊;癒痛;痴肿; 疗疮;乳痴;療痛;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热淋;砂淋。
[0023] 浮小麦:基原: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痕瘦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 取痕瘦轻浮与未脱净皮的麦粒,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水漂洗,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 治:止虚汗,养屯、安神。用于体虚多汗,脏躁症。
[0024] 竹叶椒根:基原: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根皮或根。性味:辛;苦;溫;小毒。归经: 肺经。功能主治:桂风散寒;溫中理气;活血止痛。主风湿搏痛;胃腕冷痛;泄泻;频疾;感 冒头痛;牙痛;跌打损伤;痛经;刀伤出血;顽癖;毒蛇咬伤。
[00巧]琼枝:基原:为红领菜科植物琼枝的藻体。化学成份:含角叉菜胶,由0-,K-,e-,丫-,y-,U-角叉菜胶所组成,其主要成分是部分脱硫酸醋K-角叉菜胶,次要成分是 部分脱硫酸醋y-角叉菜胶,次要成分的多糖链中可能还混杂有甲基半乳糖基和丙酬酸缩 醒基。性味:甘;咸;寒;无毒。归经: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疲;软坚散结;解 毒。主疲热咳嗽;瘦瘤疲核;持疮肿痛或下血;肠炎。
[0026] 金丝梅:基原: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性味:苦;寒。归经:肝;肾;膀脫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疏肝通络;桂疲止痛。主湿热淋病;肝炎;感冒;扁桃体炎;痛气 偏坠;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0027] 东风橘:基原:为芸香科酒饼巧属植物酒饼巧的根及叶。性味:《广西本草选编》: "味微苦、辛,气香,性溫。"功用主治:化疲止咳,行气止痛。主治咳嗽,胃痛,痛气,风湿搏 痛,跌打肿痛。
[0028] 槐角:基原:为豆科植物槐的果实。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 明目。主持疮出血;肠风下血;血频;崩漏;血淋;血热吐赃;肝热目赤;头晕目眩。
[0029] 仙鹤草:基原:为菩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与归经:苦、涩,平。归 屯、、肝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截追,止频,解毒,补虚。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追疾, 血频,痴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
[0030] 老蜗生:基原:为豆科植物天蓝首猜的全草。性味:甘;苦;微涩;性凉;小毒。归 经:肺;肝;胆;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凉血解毒。主湿热黄痘; 热淋;石湿热黄痘;热淋;石淋;风湿搏痛;咳喘;持血;指头疗;毒蛇咬伤。
[003。 宝盖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宝盖草的全草。性味:味辛诺;性微溫。功能主治: 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竣;黄痘;鼻渊;療 痛;肿毒;黄水疮。
[003引通花根:基原: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根。性味:味炎;微苦;性微寒。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行气消食;活血下乳。主水肿;淋证;食积饮胀;瘡块;风湿搏痛;月经不调;乳汁 不下。
[0033] 本发明提供的主治淋己癌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除此之外,它的 优良之处还表现在: 1、 本发明所得产品,治疗效果好,缓解率高,可有效防止复发; 2、 本配方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消肿散结、行气活血的功效; 3、 本发明所选中药材,安全无刺激,毒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引实施例1主治淋己癌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诲份IOg):浮萍 8份,蜂窝草9份,班豆根7份,芭蕉花6份,桂花露9份,天葵子3份,浮小麦9份,竹叶椒根 7份,琼枝6份,金丝梅4份,东风橘7份,槐角6份,仙鹤草9份,老蜗生7份,宝盖草6份, 通花根8份。上述主治淋己癌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浮萍、蜂窝草、老蜗生和宝盖草抢水洗净,80°C环境下恒溫烘干至表面呈黄色,取 出趁热与冰糖水拌匀,加姜片一同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18分钟,取出,除去姜片; (2 )将浮小麦和槐角除去杂质,加入两种原料药质量1. 5倍的黄酒浸泡10分钟,大火加 热至酒被吸尽,取出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至有焦糊味逸出,取出娠碎; (3) 取班豆根、天葵子、竹叶椒根、东风橘和通花根除去杂质,用淘米水浸泡14分钟,取 出,切成厚片,加入食盐拌匀,文火翻炒至表面变焦,取出放凉; (4) 将芭蕉花、琼枝、金丝梅和仙鹤草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总原料药质量6. 5倍 的水,大火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 (2) (3)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9分钟,关火 后过滤,收集滤液; (5) 将桂花露加入至步骤(4)所得滤液内,揽拌均匀,即得汤剂。
[003引实施例2主治淋己癌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诲份IOg):浮萍 13份,蜂窝草14份,班豆根12份,芭蕉花13份,桂花露15份,天葵子8份,浮小麦13份,竹 叶椒根14份,琼枝12份,金丝梅10份,东风橘11份,槐角11份,仙鹤草12份,老蜗生13 份,宝盖草15份,通花根14份。上述主治淋己癌的中药组合物的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浮萍、蜂窝草、老蜗生和宝盖草抢水洗净,80°C环境下恒溫烘干至表面呈黄色,取 出趁热与冰糖水拌匀,加姜片一同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18分钟,取出,除去姜片; (2 )将浮小麦和槐角除去杂质,加入两种原料药质量1. 5倍的黄酒浸泡10分钟,大火加 热至酒被吸尽,取出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至有焦糊味逸出,取出娠碎; (3) 取班豆根、天葵子、竹叶椒根、东风橘和通花根除去杂质,用淘米水浸泡14分钟,取 出,切成厚片,加入食盐拌匀,文火翻炒至表面变焦,取出放凉; (4) 将芭蕉花、琼枝、金丝梅和仙鹤草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总原料药质量6. 5倍 的水,大火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I) (2) (3)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0分钟,关火 后过滤,收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