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血病的方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06046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治疗白血病的方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方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又称"血癌"。造血细胞的某一系列、主要 是某一白细胞系列的前体细胞失去分化成熟能力,在骨髓中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呈恶性克隆 性增生、积聚,并侵犯肝、脾、淋巴结,最终浸润破坏全身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 制。白血病与实体肿瘤不同,不是生长在局部的赘生物,而是全身散播,可能侵犯各系统、器 官和组织的恶性血液病。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白血病在儿科恶 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一位。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 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主要发生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 中,也可出现在全身其它组织中,致使正常的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显著减少。根据增生细 胞类型,可分为粒细胞性、淋巴细胞性和单核细胞性三类。按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急 性及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发病急,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细胞,若不治疗病人常于 半年内死亡。患者常突感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衰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常 有皮肤、鼻、口腔、齿龈出血,严重者可有呕血、便血、尿血、眼底及颅内出血等,并出现进行 性贫血,发展极为迅速。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常在看其他疾病验血时无意 中发现。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 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如贫血、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出血倾 向、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0003] 公布号CN104721272A(申请号201510175243. 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其成分组成为:茵陈l〇g,连翘l〇g,白矾l〇g,二花l〇g,黄土 30g,蒲公 英l〇g,甘草l〇g,黄芩l〇g。公布号CN103585548A(申请号201310584670.8)的中国专 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它由黄芪、丹参、血余炭、女贞子、生地黄、青黛、 牡丹皮、熟地、连翘、牡蛎、赤芍、大黄、白花蛇舌草、狗舌草、半枝连等中草药组成。公布号CN 104922282A(申请号201410109605. 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专治白血病的中药,该 中药按以下重量份组成:当归1-8份;党参10 -15份;丹参2 -5份;阿胶12 -19份;黄 苗5 -13份;熟地9一 15份。
[0004] 白血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增大了治疗难度,现有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有药物(如 尼罗替尼、者达沙替尼),化疗和放疗,但这些方法副作用较大,且治愈率低,易复发,费用昂 贵,并不适用于多数患者,中医学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多在内在虚损、阴阳失和、脏腑虚弱的 基础上温热毒邪等乘虚而人所致,可辩证论治或分型论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缓解白血 病。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服用方便、便于携带、 易久服的治疗白血病的方剂及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白血病的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远志6-10,小茜草 8-13,荆芥5-9,山茶花7-12,石莲子6-13,米团花8-14,长年兰4-10,太白花6-11,路路通 8-12,芦竹根7-13,软枣子3-9,蒲黄7-11,荠菜花9-12,草豆蔻3-6。
[0007] 优选的方案中,远志7-9,小茜草9-12,荆芥6-8,山茶花9-10,石莲子8-11,米团花 10-12,长年兰6-8,太白花7-10,路路通9-11,芦竹根9-11,软枣子4-8,蒲黄8-10,荠菜花 10-11,草豆蔻 4-5。
[0008] 更加优选的,远志8,小茜草10. 5,荆芥7,山茶花9. 5,石莲子9. 5,米团花11,长年 兰7,太白花8. 5,路路通10,芦竹根10,软枣子6,蒲黄9,荠菜花10. 5,草豆蔻4. 5。
[0009] 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方剂的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麸皮置于炒锅内,加热至有烟冒出,加入远志和荆芥翻炒,炒至原料药表面微黄 时,停止加热,取出筛去麸皮,远志和荆芥切片或切段,姜汁浸渍10分钟,取出焙干; (2) 取石莲子用水浸润,去壳,与姜汁拌匀放置30分钟,再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取出, 与山茶花和软枣子一起捣碎,加炼蜜和水拌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透,取出,烘干; (3) 取路路通和草豆蔻去杂,用黄酒浸润10分钟,取出,置于锅中,上盖一口径较小的 锅,合缝处用黄泥封固,在上盖的锅上压一重物,并放一张白纸,文火烤烧,纸变黄时,关火 凉透,取出原料药; (4) 将小茜草、米团花、长年兰、太白花和芦竹根粉碎过80目筛,用70%乙醇100°C下回 流提取两次(所浸提原料药与70%乙醇按质量与体积比1:5g/mL),每次回流提取1-2小时 (优选的,回流提取1. 5小时),抽滤,合并两次提取液,回收溶剂,制得稠膏,干燥,粉碎制成 药粉; (5) 将蒲黄、荠菜花以及步骤(1) (2) (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筛,制成药粉,与步骤 (4)所制药粉搅拌混匀,再加辅料,灭菌,即得散剂。
[0010] 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方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粉碎过200-400目筛(优选 的,粉碎过300目筛)。
[0011] 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方剂的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麸皮置于炒锅内,加热至有烟冒出,加入远志和荆芥翻炒,炒至原料药表面微黄 时,停止加热,取出筛去麸皮,远志和荆芥切片或切段,姜汁浸渍10分钟,取出焙干; (2) 取石莲子用水浸润,去壳,与姜汁拌匀放置30分钟,再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取出, 与山茶花和软枣子一起捣碎,加炼蜜和水拌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透,取出,烘干; (3) 取路路通和草豆蔻去杂,用黄酒浸润10分钟,取出,置于锅中,上盖一口径较小的 锅,合缝处用黄泥封固,在上盖的锅上压一重物,并放一张白纸,文火烤烧,纸变黄时,关火 凉透,取出原料药; (4) 将小茜草、米团花、长年兰、太白花和芦竹根粉碎过80目筛,用70%乙醇100°C下回 流提取两次(所浸提原料药与70%乙醇按质量与体积比1:5g/mL),每次回流提取1-2小时 (优选的,回流提取1. 5小时),抽滤,合并两次提取液,回收溶剂,制得稠膏,干燥,粉碎制成 药粉; (5) 将蒲黄、荠菜花以及步骤(1) (2) (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80目筛,制成药粉, 装入通透袋内,加水煎煮3次,每次大火煮沸后小火继续煎20-28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 22-26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24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所得滤液,浓缩,冷 冻干燥,制成药粉,并与步骤(4)所制药粉混匀,加10%淀粉浆和蔗糖粉制软材,制粒,干燥, 整粒,加滑石粉,压片,灭菌,即得片剂。
[0012] 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方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每次所加水的量为所煮原料 药的质量的5-8倍(优选的,每次所加水的量为所煮原料药的质量的6-7倍;更加优选的,每 次所加水的量为所煮原料药的质量的6. 5倍)。
[0013] 所述的治疗白血病的方剂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麸皮置于炒锅内,加热至有烟冒出,加入远志和荆芥翻炒,炒至原料药表面微黄 时,停止加热,取出筛去麸皮,远志和荆芥切片或切段,姜汁浸渍10分钟,取出焙干; (2) 取石莲子用水浸润,去壳,与姜汁拌匀放置30分钟,再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取出, 与山茶花和软枣子一起捣碎,加炼蜜和水拌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透,取出,烘干; (3) 取路路通和草豆蔻去杂,用黄酒浸润10分钟,取出,置于锅中,上盖一口径较小的 锅,合缝处用黄泥封固,在上盖的锅上压一重物,并放一张白纸,文火烤烧,纸变黄时,关火 凉透,取出原料药; (4) 将小茜草、米团花、长年兰、太白花和芦竹根粉碎过80目筛,用70%乙醇100°C下回 流提取两次(所浸提原料药与70%乙醇按质量与体积比1:5g/mL),每次回流提取1-2小时 (优选的,回流提取1. 5小时),抽滤,合并两次提取液,回收溶剂,制得稠膏,干燥,粉碎制成 药粉; (5) 将蒲黄、荠菜花以及步骤(1) (2) (3)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80目筛,制成药粉, 装入通透袋内,加水煎煮3次(每次所加水的量为所煮原料药的质量的6. 5倍),每次大火 煮沸后小火继续煎20-28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所得滤液,浓缩,冷冻干燥,制成药 粉,并与步骤(4)所制药粉混匀,制颗粒,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0014]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