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9717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据有关统计显示,全世界大约有3亿多人为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我国约占半数。有报道指出,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HBV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而成为影响人类寿命的九大疾病之一。慢性HBV感染者较非携带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率为217,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死于乙肝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而我国又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慢性疾病(肝硬化与肝癌)。上述疾病给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寻求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0003]多年来药物化学工作者在筛选抗HBV药物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能治愈HBV感染的特效药。临床上已获得FDA正式批准使用的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拉米呋定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治疗效果,对大多数病人还达不到治愈的目的。同时,停止治疗后的“反跳”现象是医药工作者最感棘手的问题,所以开发研制高效、低毒、不“反跳”的抗HBV新药向药物化学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0004]中医认为,乙型肝炎的病因疫毒湿热之邪内郁,日久不愈,或内困脾胃,气血化生不足;或邪郁而从火化,耗伤阴津;或火热之邪深入营血,耗血动血,损伤肝阴。乙肝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疫毒湿热瘀郁,肝脾肾失养是其主要病理环节。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相对于西药对乙肝的治疗,中药治疗具有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是现有的临床治疗药物,也存在着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治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如下:杜仲30-60份,半枝莲20-40份,黄芪10-20份,芦荟9_18份,铁皮石斛10_30份,银杏叶8-15份,淫羊藿10-30份,独活15-35份,党参10-30份,益母草6-10份,海马15-30份,穿心莲5-20份,五味子5_15份和甘草3_6份。
[000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如下:杜仲40-50份,半枝莲15-30份,黄芪12-16份,芦荟12-15份,铁皮石斛15-20份,银杏叶10-13份,淫羊藿15-20份,独活20-25份,党参15-20份,益母草7-9份,海马20-25份,穿心莲10-15份,五味子8-12份和甘草4-5份。
[0007]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分如下:杜仲45份,半枝莲19份,黄芪14份,芦荟13份,铁皮石斛17份,银杏叶11份,淫羊藿16份,独活22份,党参17份,益母草8份,海马23份,穿心莲12份,五味子10份和甘草5份。
[000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病毒是指肝炎病毒,优选为乙型肝炎病毒。
[0009]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0]将相应重量份的中药加8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为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 %,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浓缩并真空干燥即得。
[0011]上述所述的医药用途中,根据动物病情以及用药部位可以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合适的药物制剂以方便用药,对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需要根据病情的具体诊断结果而定,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技术范围之内。例如,将对大鼠心衰模型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人身上,所有药物对人的有效剂量可以通过该药物对大鼠的有效剂量进行换算,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12]对可用于给药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治疗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乙型肝炎的单位剂型没有限制,所述单位剂型可以根据治疗目的适当地选择。具体的例子是注射剂、栓剂、眼用溶液、膏剂、气雾剂等非肠道形式;片剂、包衣片剂、粉末剂、颗粒剂、胶囊、液体剂、丸剂、悬浮剂、乳剂等口服形式,更优选的给药形式为片剂或胶囊。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应用在在肝炎病毒治疗,尤其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具有治疗费用低,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短,疗效比较确切和治愈率比较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并非对这些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
[0015]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0016]取杜仲45g,半枝莲19g,黄芪14g,芦荟13g,铁皮石斛17g,银杏叶llg,淫羊藿16g,独活22g,党参17g,益母草8g,海马23g,穿心莲12g,五味子10g和甘草5g;粉碎过筛,加8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为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浓缩并真空干燥即得。
[0017]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对HepG2.2.15细胞中HBV-DNA复制的抑制作用
[0018](1)细胞毒性试验(MTT):将2.2.15细胞分散成细胞悬液,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配成浓度为3 X 105/mL的细胞悬液,按0.lmL/孔分种于96孔板,置37°C、5 % C02培养箱内培养,3d后换含药培养液0.lmL/孔,每个浓度四孔。将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制备)培养液作系列倍比稀释成以下8个浓度2000、1000、500、250、125、62.5、31.3、15.6yg/mL。继续培养,并设不加药物的对照;6d后收集上清,用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
[0019]结果表明,中药组合物在1000yg/mL时对细胞无毒性作用,仅在2000yg/mL时对细胞表现一定毒性作用(抑制率为17.9%)
[0020](2 )HBeAg、HBsAg抑制试验:细胞处理,接种,培养同前,给药剂量为25和50yg/mL,同时设不加药物的空白对照,拉米夫定8yg/mL的阳性药对照,每组设5复孔。之后收集上清后ELI SA法测定HBSAg、HBeAg含量,计算抑制率(抑制率=(对照组0D值-给药组0D值)/对照组0D值 X100%)。
[0021 ] 结果如下:
[0022]剂量(yg/mL)HBeAg抑制率(%) HBsAg抑制率(%)
[0023]实施例1 25 65.4±4.9**## 69.4±5.1**##
[0024]50 82.7±5.4**## 89.2±5.3**##
[0025]对比例1 25 38.9±4.3 41.4±4.6
[0026]50 51.4±4.8 54.3±4.9
[0027]对比例225 42.7±4.6 45.6±4.4
[0028]50 60.1±4.4 62.9±4.6
[0029]对比例325 33.9±3.7 35.3±4.7
[0030]50 49.5±4.2 50.6±4.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