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及制法

文档序号:9773491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及制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及 制法。
【背景技术】
[0002] 胆管癌通常是指源于主要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大体解剖学的传统分类习惯将肝 实质与胆管分开,如肝实质内源于肝内的小胆管癌属于胆管细胞性肝癌,而胆管癌则指源 于肝外胆管和肝门部Ι、Π 级分支的主要肝胆管。通俗地说,胆管癌指源于大胆管的胆管细 胞癌。胆管癌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其中 以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多见,占同期胆管癌的40%_67%。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 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 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0003] 胆管癌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病人,胆管癌病因尚未明了,常见原因为结石、胆道狭 窄和感染。胆道囊状扩张、肝吸虫、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与胆道肿瘤的发病 明显有关。1.在欧美胆管癌伴结石者约20%_57%,在国内为15%。因此认为,结石的慢性刺激 可能是致癌因素。2.感染有人提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硬化性胆管炎有发生胆管上皮 癌的倾向,其发病年龄比一般胆管癌患者为轻,据报道,部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伴有胆 管癌。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在囊肿及其周围胆管癌变的机会较高, 约为17%,如作囊肿肠道内引流术,在残留的囊肿内继发癌肿的发生率可高达50%,可能与胆 汁淤积有关。4.亚硝胺实验中发现,给动物喂食亚硝胺,可以诱发胆管癌。
[0004] 现有中医治疗胆管癌的方法较少,公开号CN 1 04434947 Α(申请号 201410623889.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胆管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包含 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括卡培他滨和2-乳酰氨 基苯甲酸。公开号CN 104208349 Α(申请号20141041461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癌症的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份组成:杏仁12%-16%,土元5%-9%,水蛭 1 %-3%,大黄 1 %-3%,半枝莲8%-12%,生地6%-10%,干漆6%-10%,虻虫7%-12%,田七 1 %-3%,赤芍 6%-9%,黄药子2%-6%,蛴螬7%-12%,甘草3%-8%,黄芩2%-6%,桃仁10%-15%,上述各组分质量百 分比之和为100%。公开号CN 103028059 Α(申请号20121056201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 胆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西洋参10-40份、知母5-20份、牡 丹皮5-20份、玉竹5-20份、丹参10-40份、沙参5-25份、生地5-25份、黄精5-25份、杏仁2-10 份、石膏10-40份、胡桃仁5-25份、莲子5-25份、百合5-25份、土贝母5-20份、竹茹5-25份、当 归5-25份。
[0005] 目前治疗胆管癌常采用手术治疗和放化疗治疗,早期胆管癌多采用手术切除,手 术治疗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伤痛,而且对癌症中晚期的效果不好。中晚期患者多多采用放化 疗治疗,副作用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正常细胞,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预 后效果差。目前中医治疗胆管癌的药物还较少,非常不完善,而且疗效不确切。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 的制剂,具有清热除湿、退黄消瘤、软坚散结、扶正固本的功效,全面调理身体,改善机体内 环境,提高免疫力,有效抑制癌细胞继续生长扩散,治疗胆管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本发明 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竹茹8-13 份;刺黄柏9-13份;山紫毙6-10份;薄荷露7-10份;牛蒡根5-8份;古山龙4-9份;垂盆草9-13 份;玉米花6_12份;扁竹兰5-8份;胡颓子7-11份;猪苳6-10份;泥胡菜8_13份;吊竹梅9_13 份;车桑子叶7 _12份;六棱麻7-10份;猕猴桃根6-10份。
[0008] 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制备而成:竹茹10-12份;刺黄柏10-12份;山紫菀7-9份;薄荷露8-9份;牛蒡根6-7份;古山龙 6-8份;垂盆草10-12份;玉米花8-10份;扁竹兰6-7份;胡颓子8-10份;猪苳7-9份;泥胡菜10-12份;吊竹梅10-12份;车桑子叶9_11份;六棱麻8-9份;猕猴桃根7-9份。
[0009] 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 原料制备而成:竹茹11份;刺黄柏11份;山紫菀8份;薄荷露8.5份;牛蒡根6.5份;古山龙7份; 垂盆草11份;玉米花9份;扁竹兰6.5份;胡颓子9份;猪苓8份;泥胡菜11份;吊竹梅11份;车桑 子叶I 〇份;六棱麻8.5份;猕猴桃根8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上述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 汤剂、颗粒剂、浓缩丸、片剂和胶囊的制备方法。
[0011] 所述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古山龙、扁竹兰和胡颓子置于玻璃容器内,加白酒闷润8-10小时,取出,中火翻 炒30-40分钟,取出放凉,共研成细粉,过160-200目筛; (2 )将竹茹、刺黄柏、玉米花和吊竹梅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水提取两次,每次提取50-60分钟,合并提取液,静置3-4小时,过滤,得药液; (3) 将山紫菀、牛蒡根和猕猴桃根切片,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醋(优选白醋的用量为 山紫菀、牛蒡根和猕猴桃根质量的2-3倍,更加优选白醋的用量为山紫菀、牛蒡根和猕猴桃 根质量的2.5倍),闷润4-6小时,取出,沥干; (4) 将步骤(3)所得物置于到砂锅中,加水煎煮30-50分钟,加入垂盆草、猪苓、泥胡菜、 车桑子叶和六棱麻,继续煎煮两次,每次煎煮30-40分钟,合并滤液,加入薄荷露,搅拌均匀,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 〇6(25°C)的浓缩液; (5) 将步骤(1)所得细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药液中,混匀,静置4-6小时,加入步骤(4) 所得浓缩液,搅拌2-3分钟,过滤,无菌封装。
[0012]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优选白酒的用量为古山龙、扁竹兰和胡颓子 质量的2-3倍,更加优选白酒的用量为古山龙、扁竹兰和胡颓子质量的2.5倍。
[0013] 服用方法:每次100-150ml,每日2次,15天一个疗程。
[0014]所述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古山龙、扁竹兰和胡颓子置于玻璃容器内,加白酒(优选白酒的用量为古山龙、 扁竹兰和胡颓子质量的2-3倍,更加优选白酒的用量为古山龙、扁竹兰和胡颓子质量的 2.5倍)闷润8-10小时,取出,中火翻炒30-40分钟,取出放凉,共研成细粉,过160-200目筛; (2 )将竹茹、刺黄柏、玉米花和吊竹梅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水提取两次,每次提取50-60分钟,合并提取液,静置3-4小时,过滤,得药液; (3) 将山紫毙、牛蒡根和猕猴桃根切片,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醋,闷润4-6小时,取 出,沥干; (4) 将步骤(3)所得物置于到砂锅中,加水煎煮30-50分钟,加入垂盆草、猪苓、泥胡菜、 车桑子叶和六棱麻,继续煎煮两次,每次煎煮30-40分钟,合并滤液,加入薄荷露,搅拌均匀,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 〇6(25°C)的浓缩液; (5) 将步骤(1)所得细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药液中,混匀,静置4-6小时,加入步骤(4) 所得浓缩液,搅拌2-3分钟,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1.28(45°C下)的稠膏,制成均匀 的细小颗粒,以每包6g的规格进行包装。
[0015]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优选白醋的用量为山紫菀、牛蒡根和猕猴桃根 质量的2-3倍,更加优选白醋的用量为山紫菀、牛蒡根和猕猴桃根质量的2.5倍。
[0016] 服用方法:每次1包,用温开水融化后服用,每日2次,15天一个疗程。
[0017] 所述肿瘤科患者术后调治胆管癌的制剂浓缩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古山龙、扁竹兰和胡颓子置于玻璃容器内,加白酒(优选白酒的用量为古山龙、 扁竹兰和胡颓子质量的2-3倍,更加优选白酒的用量为古山龙、扁竹兰和胡颓子质量的 2.5倍)闷润8-10小时,取出,中火翻炒30-40分钟,取出放凉,共研成细粉,过160-200目筛; (2 )将竹茹、刺黄柏、玉米花和吊竹梅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水提取两次,每次提取50-60分钟,合并提取液,静置3-4小时,过滤,得药液; (3) 将山紫菀、牛蒡根和猕猴桃根切片,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醋(优选白醋的用量为 山紫菀、牛蒡根和猕猴桃根质量的2-3倍,更加优选白醋的用量为山紫菀、牛蒡根和猕猴桃 根质量的2.5倍),闷润4-6小时,取出,沥干; (4) 将步骤(3)所得物置于到砂锅中,加水煎煮30-50分钟,加入垂盆草、猪苓、泥胡菜、 车桑子叶和六棱麻,继续煎煮两次,每次煎煮30-40分钟,合并滤液,加入薄荷露,搅拌均匀,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 〇6(25°C)的浓缩液; (5) 将步骤(1)所得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