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3492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 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
[0003] 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症状为 鼻塞,鼻塞又分为间歇性和交替性。间歇性鼻塞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 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 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多为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继发感染后可有脓涕。 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等症状。小儿患者由于鼻涕 长期刺激鼻前庭及上唇,可出现鼻前庭炎及湿疹。由于鼻塞,可有间断嗅觉减退、头痛不适 及说话时鼻音等。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症状为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有闭塞性鼻音,嗅 觉减退。鼻涕不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如压迫咽鼓管咽口,可 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由于长时间的张口呼吸以及鼻腔分泌物的刺激,易发生慢性咽喉炎。 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0004] 人体是通过正常的呼吸来给人体补充足量血氧浓度的,当慢性鼻炎发病时间过久 后,其的鼻塞症状就非常的严重,这样人体就会出现呼吸障碍,导致血氧浓度的降低。血氧 浓度降低,对人体会造成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嗅觉障碍等健康问题。
[0005] 目前,又很多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西药占多数,众所周知,西药中含有毒成分,会 给人的身体带来伤害,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不适合采用西药治疗。中医领域治愈慢性鼻炎 的配方不多见。为此,我们急需研制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中药来帮助患者摆脱慢性鼻炎带 来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配伍相宜, 诸药相合具有清热平肝、利湿解毒、疏风散寒、降气祛痰、消肿排脓、清肺凉血、散风寒、通鼻 窍的功效,对于治疗慢性鼻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本发明 独到组方能够直击病灶,驱除病气,可广泛应用于慢性鼻炎的临床治疗。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 -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 为:
[0009] 铺地黍54-78份百眼藤52-77份苏头5Θ-74份漢藜苗50-73份 白芷47-72份芙蓉叶46-70份辛夷46-70份盾果草45-65份 大青根45-65份荩草44-62份广蕾香44-62份打米花42-60份 石柑子42-57份刺参41-54份地八角40-52份细辛37-47份。
[0010]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铺地黍72份百眼藤70份苏头68份蒺藜苗68份 白芷65份芙蓉叶64份辛夷64份盾果草60份
[0011] 大青根60份荩草57份广藿香57份打米花55份 石柑子53份刺参,50份地八角49份细辛44份。
[0012]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铺地黍66份百眼藤64份苏头62份蒺藜苗62份 白芷59份芙蓉叶58份辛夷58份盾果草55份
[0013] 大青根55份草草53份广藿香53份打米花51份 石柑子50份刺参47份地八角46份细辛42份。
[0014]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铺地黍60份百眼藤58份苏头56份蒺藜苗56份 白芷53份芙蓉叶52份辛夷52份盾果草50份
[0015] 大青根50份尊草49份广藿香擔份打米花47份 石柑子47份刺参44份地八角43份细辛40份。
[0016] -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7] (1)将铺地黍、百眼藤、苏头、芙蓉叶、辛夷、盾果草、大青根、荩草、广藿香、打米花、 刺参、地八角和细辛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馏水浸泡4-5小时后,加热煮沸3-4 小时,提取;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馏水加 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0018] (2)将蒺藜苗捣汁,过滤,留滤液备用;
[0019] ⑶将白芷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 后,切片干燥,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
[0020] (4)将石柑子切丝,放入锅内,加0.5倍量黄酒,武火炒制至微黄,取出,晾干,研末, 过200目细粉,备用;
[0021] (5)将步骤(1)和步骤(2)制得的滤液以及步骤(3)和步骤(4)制得的细粉混合,制 成药物,即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
[0022]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3]铺地黍:味甘,性平。清热平肝,利湿解毒。主治高血压病,鼻窦炎,鼻出血,湿热带 下,尿路感染,肋间神经痛,黄疸型肝炎,骨鲠喉。
[0024] 百眼藤:味甘,性凉;归肺经。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和胃化湿。主感冒咳嗽,百日咳, 消化不良,湿疹,跌打损伤,腰肌劳损。
[0025] 苏头:味辛,性温;归肺、脾经。疏风散寒,降气祛痰,和中安胎。主头晕,身痛,鼻塞 流涕,咳逆上气,胸隔饮,胸闷肋痛,腹痛泄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四川中药志》载:"除风 散寒,祛痰降气。治咳逆上气,胸膈痰饮,头晕身痛及鼻塞流涕。"
[0026] 蒺藜苗:味辛,性平;归肝经。祛风,除湿,止痒,消痈。主暑湿伤中,呕吐泄泻,鼻塞 流涕,皮肤风痒,疥癣,痈肿。《纲目》载:"煮汤,洗疥癣风疮作痒。"
[0027]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 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王好古曰:"白芷同辛 夷、细辛用治鼻病,入内托散用长肌肉,则入阳明可知矣。"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芷煎剂对 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 等均有抑制作用。
[0028] 芙蓉叶:性凉,味微辛。清肺凉血,消肿排脓。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 炎,阑尾炎,痈疖脓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伤。黄元御曰:"木芙蓉,清利消散,善败肿毒,一 切疮疡,大有捷效,涂饮倶善。"
[0029] 辛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主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流 涕。《名医别录》载:"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 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0030] 盾果草:味苦,性凉;归心、大肠经。清热解毒消肿。主痈肿,疔疮,咽喉疼痛,泄泻, 痢疾。《新华本草纲要》载:"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肠炎、菌痢、痈 伟疗疮等症。"
[0031 ]大青根: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主乙脑,流脑,感冒高热,流脑, 腮腺炎,血热发班,麻疹肺炎,黄疸型肚炎,热泻热痢,风湿热痹,头痛,咽喉肿痛,风火牙痛, 睾丸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茵痢,咽 喉炎,扁桃腺炎,聰腺炎,感冒发热,齿銀出血。"
[0032]荩草:味苦,性平。止咳定喘,杀虫解毒。主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 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本经》载:"主久咳上气喘逆,久寒,惊悸,痂疥,白秃疡气,杀 皮肤小虫。"
[0033]广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 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0034] 打米花:味温,性辛;归肺经。解表,行气,活血,解毒。主感冒风寒,食滞腹胀,无名 肿毒。
[0035] 石柑子:味辛、苦,性平;小毒;归肝、胃经。行气止痛,消积,祛风湿,散瘀解毒。主 心、胃气痛,疝气,小儿并非积,食积胀满,血吸虫晚期肝脾肿大,风湿痹痛,脚气,跌打损伤, 骨折,中耳炎,耳疮,鼻窦炎。《广西中药志》载:"清热,解毒,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耳疮。"
[0036] 刺参:味甘、微苦,性温。和胃止痛,消肿排脓。主胃脘疼痛,疮痈肿痛,化脓性创伤。 《云南中草药》载:"补气血,接筋骨。治神经官能症,贫血,肺虚咳嗽,跌打损伤,骨折。"
[0037] 地Λ角:味苦、涩,性凉;归肝、肾经。清热解毒,利尿止泻。主咽喉肿痛,咳嗽,麻疹, 浮肿,泄泻,痢疾牙痛,口鼻出血。
[0038] 细辛:味辛,性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 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本经逢原》载:"主痰结 湿火,鼻塞不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细辛中含的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B兴奋剂样的 广泛生理作用,具有强心、扩大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等功效。
[003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 本发明药物配伍相宜,诸药相合具有清热平肝、利湿解毒、疏风散寒、降气祛痰、消 肿排脓、清肺凉血、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对于治疗慢性鼻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 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本发明独到组方能够直击病灶,驱除病气,可广泛应用于慢性鼻 炎的临床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2] 实施例1
[004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铺地黍77g百眼藤76g苏头73g蒺藜苗73g 白芷Hg芙蓉卟_g辛夷69g盾果草64g
[0044] 大青根64g尊草61g广藿香61g打米花59g 石柑子56g刺参53g地八角5lg细辛46g。
[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