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736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制得的超微细粉加入适量蔗糖、糊精混合后,以乙醇为润湿剂,制 粒,干燥,整粒,制得颗粒剂。
[0033]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制备:
[0034] (1)将所述重量组分的各原料药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为40-60目;
[0035] (2)将步骤(1)制得的药粉加入8-12倍量的醇浓度为95 %的乙醇中浸泡1.5-2.5小 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2.5-3小时,取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50-20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 为8000-12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1-1.2的浸膏,减压回收 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5-0.7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2-1.3;在60°C_80°C喷雾干燥,得干浸膏;
[0036] (3)将步骤(2)制得的干浸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5-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350-400目的超微细粉;
[0037] (4)将步骤(3)制得的超微细粉加入适量微粉硅胶、α-半乳糖混合,以乙醇为润湿 剂,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制得胶囊剂。
[0038]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制备:
[0039] (1)将所述重量组分的各原料药由粉碎机进行粉碎,药粉细度为40-60目;
[0040] (2)将步骤(1)制得的药粉加入8-12倍量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浸泡1.5-2.5小 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2.5-3小时,取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50-20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 为8000-12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1-1.2的浸膏,减压回收 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5-0.7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2-1.3;在60°C_80°C喷雾干燥,得干浸膏;
[0041 ] (3)将步骤(2)制得的干浸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5-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350-400目的超微细粉;
[0042] (4)将步骤(3)制得的超微细粉加入适量蔗糖、糊精混合,以乙醇为润湿剂,制粒, 干燥,整粒,压片,制得片剂。
[0043]本发明所提供的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其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 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性:
[0044]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 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挤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0045] 红花性温,味辛。功能主治应用于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 症瘕痞块、跌打损伤。《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 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沥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 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 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 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红花 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有抑制血栓形成、抗炎、止痛作用,具有消除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的收缩血管作用,有"通利经脉"作用。
[0046]延胡索,味苦、辛,性温;归肝、心、胃经;善行走散,可升可降,具有活血散瘀,行气 止痛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胁肋、脘腹诸痛,头痛、腰痛、疝气痛、筋骨痛、痛经、经闭,产后 瘀腹痛,跌打损伤。
[0047]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 风湿痛,头风痛,胸胁痛,腹泻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0048]地榆药性苦酸;寒;无毒,归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 疮。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 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 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 [0049]三七:三七性甘味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 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三 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三七"味微甘 而苦,颇似人参之味。" "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 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 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 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三七能增加 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耐氧能力,改善微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 的作用。
[0050] 金铃子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舒肝、行气、止痛、解郁、健脾、宣痹等 功效,大剂量川楝素能引起的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它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0051] 芦荟:味苦性寒,清肝热、通便、杀虫;此外还用于头痛、大便秘结、小儿惊痫、疳疡 疖肿、烧烫伤、癣疮、痔、萎缩性鼻炎、瘰、肝炎、胆道结石、湿癣等。芦荟的叶片中含有超过二 百种化合物,当中包括有20种矿物质、18种氨基酸、12种维生素及其他各种不同的养分,包 括多种黏多糖、脂肪酸、蒽醌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糖、活性酶等。蒽醌类又名安特拉归农综合 体,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主要存在于汁液里。
[0052]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 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无汗、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疝痛、下痢及瘰 疬等症,外用有轻微的止痛作用,用于神经痛等。
[0053] 没药:又名末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主产于非洲索马 里、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 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应用。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 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在东方是一种活血、化瘀、止痛、健 胃的中药,来自产地古代阿拉伯及东非一带。《北史》中即有记载,说是来自西域漕国。在西 方,没药是一种据说有神奇疗效的药物。希伯来人将没药树枝制作成各种芳香剂、防腐剂和 止痛剂。旧约时期,常被做成油膏,涂抹在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0054] 白蔹:苦,微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用于痈疽发背,疔疮, 瘰疬,烧烫伤。
[0055] 透骨草:别名:凤仙草、金凤花、洒金花、芰芰草、小桃红、指甲草。味辛、苦,性温。归 肝、肾经。为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发芽嫩枝含吲垛-3-乙腈,茎 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缔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5-葡萄糖 甙,叶含1,2,4_三羟基萘-4-葡萄糖甙与山柰酚及山柰酚-3-阿拉伯糖甙。具有祛风除湿,舒 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 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0056]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 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 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57]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 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0058]合欢皮:味甘,性平。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安,解郁失眠,肺痈 疮肿,跌扑伤痛。
[0059] 金银花,性味: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疏利咽喉、消暑除烦之功效, 用于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症。
[0060]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 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0061] 川牛膝:性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功效: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 节,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 淋,跌扑损伤。
[0062] 葛根,味甘、辛,性凉。入脾、胃经。具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的功效。用于 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临床上用来治 疗高血压病颈项强痛、冠心病心绞痛,而且还具有降血糖作用。
[0063] 秦艽,苦辛,平。入肝、胃、胆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湿 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
[0064]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 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