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49828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还涉及一种上述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38?44份、泽漆30?35份、菖蒲30?35份、红廖30?35份、鱼腥草30?35份、葵菜27?33份、紫云英26?32份、蒲公英26?32份、蛇床子25?32份、马齿苋24?30份、一串红22?28份、苍耳子18?26份、藿香18?26份、金银花17?24份等。本发明的散剂的原料组分均为绿色纯天然原料,而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发生。
【专利说明】
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 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之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目前在全美国 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其产地是水质无污染、沙质或石砾底质、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 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 研究所于1984年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 种鱼适合中国大部份地区养殖。
[0003]小瓜虫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小瓜 虫病也叫白点病,小瓜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 在水温18-23 °C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 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斑点叉尾鮰患此 病时的主要表现为,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严重 时病鱼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鳍条开裂、腐烂,鳃上黏液增多,鳃小片被破 坏,影响呼吸,病鱼反应迟钝,游于水面,不久即死。小瓜虫病对斑点叉尾鮰的危害较大,患 病的斑点叉尾鮰死亡率较高。目前,治疗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质量 百分浓度为1 % -3 %的食盐水浸洗鱼体,或用0 ? 05ppm的孔雀石绿和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 处理,然而用食盐浸洗病鱼鱼体的治疗效果不佳,而孔雀石绿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 既是染料,也是杀真菌、杀细菌、杀寄生虫的药物,长期超量使用可致癌,无公害水产养殖领 域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孔雀石绿;甲醛溶液对人体十分有害,因此使用孔雀石绿和甲醛溶液 不利于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其原料组分均为 绿色纯天然原料,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发生。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 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38-44份、泽漆30-35份、菖蒲30-35份、红 廖30-35份、鱼腥草30-35份、葵菜27-33份、紫云英26-32份、蒲公英26-32份、蛇床子25-32 份、马齿苋24-30份、一串红2 2-28份、苍耳子18-26份、藿香18-26份、金银花17-24份、牵牛花 15-25份、半柱花15-22份、厚朴12-18份、蝉蜕10-18份、白药子9-17份、生姜8-15份、竹盐10-17份、贝壳粉9-15份、海泥2-3份、黄原胶3-5份。
[0006] 优选地,所述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 窃衣40份、泽漆33份、菖蒲33份、红廖32份、鱼腥草32份、葵菜30份、紫云英28份、蒲公英28 份、蛇床子28份、马齿苋26份、一串红25份、苍耳子22份、藿香21份、金银花21份、牵牛花20 份、半柱花18份、厚朴16份、蝴蜕15份、白药子14份、生姜12份、竹盐14份、贝壳粉12份、海泥3 份、黄原胶4份。
[0007] 优选地,所述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 窃衣42份、泽漆33份、菖蒲33份、红廖33份、鱼腥草33份、葵菜30份、紫云英30份、蒲公英29 份、蛇床子29份、马齿苋27份、一串红25份、苍耳子22份、藿香22份、金银花20份、牵牛花20 份、半柱花19份、厚朴15份、蝴蜕14份、白药子12份、生姜10份、竹盐13份、贝壳粉13份、海泥2 份、黄原胶4份。
[0008] 本发明的各组分功效解析如下:
[0009] 小窃衣味苦、辛,性平,可杀虫止泻;收湿止痒,主虫积腹痛;泄痢;疮疡溃烂;阴痒 带下;消炎。泽漆味辛、苦,性微寒,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 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痿管,骨髓炎。菖蒲可祛疫益智、祛湿解毒、强身健体,燃菖蒲能驱 蚊灭虫。红廖能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 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 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 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 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葵菜又名冬葵,为百菜之主,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防病抗感染,驱虫 解毒;葵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增进消化功能,利于大便的排泻,具有宽 肠通便作用,故可解除体内蓄积毒素,排出肠内寄生虫。紫云英味微辛、微甘,性平,可祛风 明目,解毒止痛。蒲公英能杀菌消炎、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 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 感染。蛇床子性温,味苦,能祛风、解毒杀虫。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供药 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一串红可清热,凉血,消肿。苍耳子味苦、 甘、辛,性温,可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症。藿香对多种致病性真菌,都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可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 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金银花又名忍冬,可杀 菌消炎,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 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牵牛花有泻水利尿,逐痰,杀虫的功效。半柱花味微苦、辛,性凉, 可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消肿止痛,主治痢疾、疮疡、湿疹、皮肤瘙痒、毛虫刺伤、跌打。厚朴味 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 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蝉蜕 能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白药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以块根入药, 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能用于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 血,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生姜具有杀菌抑菌 作用,且能增强消化能力。竹盐可杀菌抑菌。贝壳粉中不仅含有大量的钙,而且还含有畜禽 体内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磷、锰、锌、铜、铁、钾、镁等。海泥中还有多种矿物质和有益微生物。 添加黄原胶可以提高本发明的散剂在水中的稳定性,降低本发明的散剂对水体环境的污 染。
[0010] 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是根据小瓜虫病的发病原理,选择的 合适的组分,并按照特定的配比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更好地发 挥各组分的功能。
[0011] 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组分均为绿色环保原料,对环境无毒 无害,不含有化学药品或抗生素,而且本发明的散剂对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治愈效果好, 治愈率高,使患病的斑点叉尾鮰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用药1-2天后,斑点叉尾鮰身上的 白点即可全部消失。本发明使用起来较为安全,对斑点叉尾鮰损伤小,能较温和的作用于斑 点叉尾鮰,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后,斑点叉尾鮰健康恢复快,用药 2-4天,斑点叉尾鮰即可恢复正常活动,游资矫健,摄食完全正常。
[0012] 此外,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还能有效预防斑点叉尾鮰小瓜虫 病的发生。
[001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 该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1)按照配比称取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将小窃衣、泽漆、菖蒲、 红廖、鱼腥草和生姜洗净,沥干水,捣碎,加入重量份数为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 和生姜重量份数的1 〇倍的纯化水,70-80 °C浸泡4_6h,过滤得水浸液;
[0015] (2)将步骤(1)得到的浸泡液加热至沸腾后煮沸20-30min,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 向药材内加入6份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0-30min,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 液;
[0016] (3)按照配比分别称取葵菜、紫云英、蒲公英、蛇床子、马齿苋、一串红、苍耳子、藿 香、金银花、牵牛花、半柱花、厚朴、蝉蜕和白药子,装入球磨机研磨2h,过50目筛,得研磨粉;
[0017] (4)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及步骤(3)得到的研磨粉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 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C,分离器压 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C,萃取2小时,得到萃取液;
[0018] (5)将竹盐、贝壳粉、海泥分别粉碎并过100目筛;
[0019] (6)按照配比称取黄原胶,并分别称取粉碎好的竹盐、贝壳粉和海泥,然后将称量 好的竹盐、贝壳粉、海泥、黄原胶与步骤(4)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液在压力 为-0.06~-0.08Mpa、温度为40~45°C条件下浓缩至粘稠状得粘稠液,粘稠液的相对密度为 45°C 时1.14 ~1.18;
[0020] (7)将步骤(6)所得的粘稠液干燥除去水分直至水分小于5%,微粉碎至平均粒径 50M1以下,得目标物。
[0021]用法用量:每吨水体中均匀投放30-40g本发明的防治香鱼细菌性肠炎病的散剂, 每日一次。
[0022]制备方法中,将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捣碎后在70-80°C浸泡4-6h的目的是有利于将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提高各 原料组分的利用率;煎煮可以改变药物的刺激性作用,较温和的作用于斑点叉尾鮰,促进斑 点叉尾鮰对药物的吸收;将葵菜、紫云英、蒲公英、蛇床子、马齿苋、一串红、苍耳子、藿香、金 银花、牵牛花、半柱花、厚朴、蝉蜕和白药子研磨的目的是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在后续 萃取步骤更充分的析出;超临界萃取的作用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本发明中各组分的有效 成分,并有利于发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微粉碎至平均粒径50wii以下的目的是有利于 药物有效成分的释放和吸收。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本发明的各组分中,小窃衣为君药,小窃衣味苦、辛,性平,可杀虫止泻;收湿止 痒,主虫积腹痛;泄痢;疮疡溃烂;阴痒带下;消炎。
[0025] 泽漆、菖蒲、红廖和鱼腥草为臣药。泽漆味辛、苦,性微寒,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 毒杀虫,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痿管,骨髓炎。菖蒲可祛疫益智、 祛湿解毒、强身健体,燃菖蒲能驱蚊灭虫。红廖能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主风湿痹 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 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 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0026] 葵菜、紫云英、厚朴、蝉蜕、白药子、生姜、竹盐、贝壳粉、海泥和黄原胶为佐药。葵菜 又名冬葵,为百菜之主,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防病抗感染,驱虫解毒;葵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纤 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增进消化功能,利于大便的排泻,具有宽肠通便作用,故可解除体内蓄 积毒素,排出肠内寄生虫。紫云英味微辛、微甘,性平,可祛风明目,解毒止痛。厚朴味辛、性 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 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蝉蜕能宣散 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白药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以块根入药,可清热 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能用于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血,跌打 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生姜具有杀菌抑菌作用,且 能增强消化能力。竹盐可杀菌抑菌。贝壳粉中不仅含有大量的钙,而且还含有畜禽体内所必 需的微量元素:磷、锰、锌、铜、铁、钾、镁等。海泥中还有多种矿物质和有益微生物。添加黄原 胶可以提高本发明的散剂在水中的稳定性,降低本发明的散剂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0027]蒲公英能杀菌消炎、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 月中,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 床子性温,味苦,能祛风、解毒杀虫。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 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一串红可清热,凉血,消肿。苍耳子味苦、甘、辛,性 温,可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症。藿香对多种致病性真菌,都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能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可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 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金银花又名忍冬,可杀菌消炎,既 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 症,均效果显著。牵牛花有泻水利尿,逐痰,杀虫的功效。半柱花味微苦、辛,性凉,可清热解 毒;利湿止痒;消肿止痛,主治痢疾、疮疡、湿疹、皮肤瘙痒、毛虫刺伤、跌打。蒲公英、蛇床子、 马齿苋、一串红、苍耳子、藿香、金银花、牵牛花和半柱花为使药。
[0028] (2)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是根据小瓜虫病的发病原理,选择 的合适的组分,并按照特定的配比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更好地 发挥各组分的功能。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组分均为绿色环保原料, 对环境无毒无害,不含有化学药品或抗生素,而且本发明的散剂对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 治愈效果好,治愈率高,使患病的斑点叉尾鮰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用药1-2天后,斑点叉 尾鮰身上的白点即可全部消失。本发明使用起来较为安全,对斑点叉尾鮰损伤小,能较温和 的作用于斑点叉尾鮰,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后,斑点叉尾鮰健康 恢复快,用药2-4天,斑点叉尾鮰即可恢复正常活动,游资矫健,摄食完全正常。此外,本发明 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还能有效预防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发生。
[0029] (3)制备方法中,将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捣碎后在70-80°C浸泡 4_6h的目的是有利于将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提高 各原料组分的利用率;煎煮可以改变药物的刺激性作用,较温和的作用于斑点叉尾鮰,促进 斑点叉尾鮰对药物的吸收;将葵菜、紫云英、蒲公英、蛇床子、马齿苋、一串红、苍耳子、藿香、 金银花、牵牛花、半柱花、厚朴、蝉蜕和白药子研磨的目的是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在后 续步骤更充分的析出;超临界萃取的作用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本发明中各组分的有效成 分,并有利于发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微粉碎至平均粒径50wii以下的目的是有利于药 物有效成分的释放和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 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1] 实施例1
[0032] -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44 份、泽漆35份、菖蒲35份、红廖34份、鱼腥草34份、葵菜33份、紫云英32份、蒲公英32份、蛇床 子32份、马齿苋30份、一串红27份、苍耳子26份、藿香26份、金银花24份、牵牛花24份、半柱花 22份、厚朴18份、蝴蜕18份、白药子16份、生姜15份、竹盐16份、贝壳粉15份、海泥3份、黄原胶 5份。
[0033] 上述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 (1)按照配比称取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将小窃衣、泽漆、菖蒲、 红廖、鱼腥草和生姜洗净,沥干水,捣碎,加入重量份数为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 和生姜重量份数的1 〇倍的纯化水,70 °C浸泡6h,过滤得水浸液;
[0035] (2)将步骤(1)得到的浸泡液加热至沸腾后煮沸20min,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 材内加入6份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30min,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0036] (3)按照配比分别称取葵菜、紫云英、蒲公英、蛇床子、马齿苋、一串红、苍耳子、藿 香、金银花、牵牛花、半柱花、厚朴、蝉蜕和白药子,装入球磨机研磨2h,过50目筛,得研磨粉;
[0037] (4)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及步骤(3)得到的研磨粉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 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C,分离器压 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C,萃取2小时,得到萃取液;
[0038] (5)将竹盐、贝壳粉、海泥分别粉碎并过100目筛;
[0039] (6)按照配比称取黄原胶,并分别称取粉碎好的竹盐、贝壳粉和海泥,然后将称量 好的竹盐、贝壳粉、海泥、黄原胶与步骤(4)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液在压力 为-0.06~-0.08Mpa、温度为40~45°C条件下浓缩至粘稠状得粘稠液,粘稠液的相对密度为 45°C 时1.14;
[0040] (7)将步骤(6)所得的粘稠液干燥除去水分直至水分小于5%,微粉碎至平均粒径 50M1以下,得目标物。
[0041 ] 实施例2
[0042] -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44 份、泽漆34份、菖蒲33份、红廖35份、鱼腥草35份、葵菜32份、紫云英30份、蒲公英32份、蛇床 子30份、马齿苋28份、一串红28份、苍耳子25份、藿香25份、金银花24份、牵牛花25份、半柱花 22份、厚朴16份、蝴蜕16份、白药子17份、生姜14份、竹盐17份、贝壳粉14份、海泥3份、黄原胶 5份。
[0043] 上述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 (1)按照配比称取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将小窃衣、泽漆、菖蒲、 红廖、鱼腥草和生姜洗净,沥干水,捣碎,加入重量份数为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 和生姜重量份数的10倍的纯化水,80 °C浸泡4h,过滤得水浸液;
[0045] (2)将步骤(1)得到的浸泡液加热至沸腾后煮沸30min,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 材内加入6份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0min,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0046] (3)按照配比分别称取葵菜、紫云英、蒲公英、蛇床子、马齿苋、一串红、苍耳子、藿 香、金银花、牵牛花、半柱花、厚朴、蝉蜕和白药子,装入球磨机研磨2h,过50目筛,得研磨粉;
[0047] (4)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及步骤(3)得到的研磨粉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 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C,分离器压 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C,萃取2小时,得到萃取液;
[0048] (5)将竹盐、贝壳粉、海泥分别粉碎并过100目筛;
[0049] (6)按照配比称取黄原胶,并分别称取粉碎好的竹盐、贝壳粉和海泥,然后将称量 好的竹盐、贝壳粉、海泥、黄原胶与步骤(4)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液在压力 为-0.06~-0.08Mpa、温度为40~45°C条件下浓缩至粘稠状得粘稠液,粘稠液的相对密度为 45°C 时1.18;
[0050] (7)将步骤(6)所得的粘稠液干燥除去水分直至水分小于5%,微粉碎至平均粒径 50M1以下,得目标物。
[0051 ] 实施例3
[0052] -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40 份、泽漆30份、菖蒲30份、红廖32份、鱼腥草32份、葵菜27份、紫云英26份、蒲公英26份、蛇床 子26份、马齿苋24份、一串红22份、苍耳子20份、藿香18份、金银花17份、牵牛花15份、半柱花 16份、厚朴12份、蝴蜕10份、白药子9份、生姜10份、竹盐10份、贝壳粉10份、海泥2份、黄原胶3 份。
[0053] 上述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 (1)按照配比称取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将小窃衣、泽漆、菖蒲、 红廖、鱼腥草和生姜洗净,沥干水,捣碎,加入重量份数为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 和生姜重量份数的1 〇倍的纯化水,75 °C浸泡5h,过滤得水浸液;
[0055] (2)将步骤(1)得到的浸泡液加热至沸腾后煮沸25min,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 材内加入6份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5min,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0056] (3)按照配比分别称取葵菜、紫云英、蒲公英、蛇床子、马齿苋、一串红、苍耳子、藿 香、金银花、牵牛花、半柱花、厚朴、蝉蜕和白药子,装入球磨机研磨2h,过50目筛,得研磨粉;
[0057] (4)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及步骤(3)得到的研磨粉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 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C,分离器压 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C,萃取2小时,得到萃取液;
[0058] (5)将竹盐、贝壳粉、海泥分别粉碎并过100目筛;
[0059] (6)按照配比称取黄原胶,并分别称取粉碎好的竹盐、贝壳粉和海泥,然后将称量 好的竹盐、贝壳粉、海泥、黄原胶与步骤(4)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液在压力 为-0.06~-0.08Mpa、温度为40~45°C条件下浓缩至粘稠状得粘稠液,粘稠液的相对密度为 45°C 时1.16;
[0060] (7)将步骤(6)所得的粘稠液干燥除去水分直至水分小于5%,微粉碎至平均粒径 50M1以下,得目标物。
[0061 ] 实施例4
[0062] -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38 份、泽漆32份、菖蒲30份、红廖30份、鱼腥草30份、葵菜28份、紫云英27份、蒲公英26份、蛇床 子25份、马齿苋25份、一串红24份、苍耳子18份、藿香18份、金银花18份、牵牛花15份、半柱花 15份、厚朴14份、蝴蜕10份、白药子10份、生姜8份、竹盐12份、贝壳粉9份、海泥2份、黄原胶3 份。
[0063] 本实施例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064] 实施例5
[0065] -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40 份、泽漆33份、菖蒲33份、红廖32份、鱼腥草32份、葵菜30份、紫云英28份、蒲公英28份、蛇床 子28份、马齿苋26份、一串红25份、苍耳子22份、藿香21份、金银花21份、牵牛花20份、半柱花 18份、厚朴16份、蝴蜕15份、白药子14份、生姜12份、竹盐14份、贝壳粉12份、海泥3份、黄原胶 4份。
[0066] 本实施例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067] 实施例6
[0068] -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42 份、泽漆33份、菖蒲33份、红廖33份、鱼腥草33份、葵菜30份、紫云英30份、蒲公英29份、蛇床 子29份、马齿苋27份、一串红25份、苍耳子22份、藿香22份、金银花20份、牵牛花20份、半柱花 19份、厚朴15份、蝴蜕14份、白药子12份、生姜10份、竹盐13份、贝壳粉13份、海泥2份、黄原胶 4份。
[0069] 本实施例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070] 实验结果
[0071] 对比实验1
[0072]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治疗效果,对患有小瓜虫病的斑点叉尾鮰进行试验,每个实验 组和对照组分别设置两个重复:
[0073] 对照组的处理如下: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_3%的食盐水浸洗病鱼10-20min,每日 一次,直至病鱼痊愈。
[0074]实验A组的处理如下:每吨水投入40g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每日一次,直至病 鱼痊愈。
[0075]实验B组的处理如下:每吨水投入40g的本发明实施例2的散剂,每日一次,直至病 鱼痊愈。
[0076]实验C组的处理如下:每吨水投入40g的本发明实施例3的散剂,每日一次,直至病 鱼痊愈。
[0077]实验D组的处理如下:每吨水投入40g的本发明实施例4的散剂,每日一次,直至病 鱼痊愈。
[0078]实验E组的处理如下:每吨水投入40g的本发明实施例5的散剂,每日一次,直至病 鱼痊愈。
[0079]实验F组的处理如下:每吨水投入40g的本发明实施例6的散剂,每日一次,直至病 鱼痊愈。
[0080] 实验结果见表1:
[0081 ]表1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治疗效果
[0084] 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是根据小瓜虫病的发病原理,选择的 合适的组分,并按照特定的配比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更好地发 挥了各组分的功能。此外,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组分均为绿色环保 原料,对环境无毒无害,不含有化学药品或抗生素。
[008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散剂对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治愈效果好,治愈率高,使 患病的斑点叉尾鮰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用药1-2天后,斑点叉尾鮰身上的白点即可全部 消失。本发明的散剂使用起来较为安全,对斑点叉尾鮰损伤小,能较温和的作用于斑点叉尾 鮰,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后,斑点叉尾鮰健康恢复快,用药2-4天, 斑点叉尾鮰即可恢复正常活动,游资矫健,摄食完全正常。
[0086] 对比实验2
[0087]以正常饲养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处理如下:
[0088]实验a组:每吨水投入30g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每 曰一次。
[0089]实验b组:每吨水投入30g的本发明实施例2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每 曰一次。
[0090] 实验c组:每吨水投入30g的本发明实施例3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每 曰一次。
[0091] 实验d组:每吨水投入30g的本发明实施例4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每 曰一次。
[0092] 实验e组:每吨水投入30g的本发明实施例5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每 曰一次。
[0093]实验f组:每吨水投入30g的本发明实施例6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每 曰一次。
[0094] 实验开始时,每个处理组放入健康斑点叉尾鮰10只,按上述处理饲养20天后,在每 个处理组中加入1只患有小瓜虫病的斑点叉尾鮰,一周后观察并记录感染状况。结果见表2: [0095]表2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预防小瓜虫病的效果
[0097]由表2可见,本发明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能有效降低斑点叉尾鮰小 瓜虫病的发病概率,能提高斑点叉尾鮰的免疫力,对小瓜虫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009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应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小窃衣38-44份、泽漆30-35份、菖蒲30-35份、红廖30-35份、鱼腥草30-35份、葵菜27-33份、 紫云英26-32份、蒲公英26-32份、蛇床子25-32份、马齿苋24-30份、一串红22-28份、苍耳子 18-26份、藿香18-26份、金银花17-24份、牵牛花15-25份、半柱花15-22份、厚朴12-18份、蝉 蜕10-18份、白药子9-17份、生姜8-15份、竹盐10-17份、贝壳粉9-15份、海泥2-3份、黄原胶3-5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斑点 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40份、泽漆33份、菖蒲33份、 红廖32份、鱼腥草32份、葵菜30份、紫云英28份、蒲公英28份、蛇床子28份、马齿苋26份、一串 红25份、苍耳子22份、藿香21份、金银花21份、牵牛花20份、半柱花18份、厚朴16份、蝉蜕15 份、白药子14份、生姜12份、竹盐14份、贝壳粉12份、海泥3份、黄原胶4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斑点 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小窃衣42份、泽漆33份、菖蒲33份、 红廖33份、鱼腥草33份、葵菜30份、紫云英30份、蒲公英29份、蛇床子29份、马齿苋27份、一串 红25份、苍耳子22份、藿香22份、金银花20份、牵牛花20份、半柱花19份、厚朴15份、蝉蜕14 份、白药子12份、生姜10份、竹盐13份、贝壳粉13份、海泥2份、黄原胶4份。4. 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按照配比称取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生姜,将小窃衣、泽漆、菖蒲、红 廖、鱼腥草和生姜洗净,沥干水,捣碎,加入重量份数为小窃衣、泽漆、菖蒲、红廖、鱼腥草和 生姜重量份数的1 〇倍的纯化水,70-80 °C浸泡4-6h,过滤得水浸液; (2) 将步骤(1)得到的浸泡液加热至沸腾后煮沸20-30min,分离取出煎出液,继续向药 材内加入6份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0-30min,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提取液; ⑶按照配比分别称取葵菜、紫云英、蒲公英、蛇床子、马齿苋、一串红、苍耳子、藿香、金 银花、牵牛花、半柱花、厚朴、蝉蜕和白药子,装入球磨机研磨2h,过50目筛,得研磨粉; (4) 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及步骤(3)得到的研磨粉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取釜 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C,分离器压力 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C,萃取2小时,得到萃取液; (5) 将竹盐、贝壳粉、海泥分别粉碎并过100目筛; (6) 按照配比称取黄原胶,并分别称取粉碎好的竹盐、贝壳粉和海泥,然后将称量好的 竹盐、贝壳粉、海泥、黄原胶与步骤(4)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液在压力为-0.06~-0.08Mpa、温度为40~45°C条件下浓缩至粘稠状得粘稠液,粘稠液的相对密度为45 。(:时1.14 ~1.18; (7) 将步骤(6)所得的粘稠液干燥除去水分直至水分小于5%,微粉碎至平均粒径50μπι 以下,得目标物。5. -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治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的散剂的使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每吨水体中均匀投放30-40g本发明的防治香鱼细菌性肠炎病的散剂,每日一次。
【文档编号】A61K31/723GK105853951SQ20161019216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发明人】袁国防, 李洪, 孙明, 王亮, 宋辉
【申请人】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