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148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医学领域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制备能分离血浆、单个血细胞和因寄居HIV而形成的多核巨细胞的血液和血浆分离器,以外源基因转染技术制备能结合HIV的CD4+T细胞株,扩增后配制于细胞冻存液,使细胞浓度达80%,灌注高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吸附器,其中的CD4+T细胞株起吸附HIV的作用,吸附器与分离器共同构成体外循环装置的关键部件,当血液流经血液分离器时,含有HIV的多核巨细胞被滤除,进而被血浆分离器分离的血浆流经吸附器时,其中的HIV被吸附细胞吸附清除,净化后的血浆与血浆分离器所分离的单个血细胞汇合后回输,从而达到清除血细胞内、外HIV的治疗目的。
【专利说明】
A IDS细胞吸附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中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的制备及应用,主要用于艾滋病患者 血细胞内、外艾滋病毒的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背景技术】
[0002]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传 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有关报告,自 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至今全球有208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艾滋病的严重 威胁,约有4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死亡人数已超过2000万,每天约有6000人成为艾滋病感 染者,同时每天约有300多人死于艾滋病。在中国HIV感染者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目前已远超 过100万。艾滋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结核病、糖尿病后又一个人类面临的重大 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000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 毒的一种,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 的蛋白gpl20与gpAUgpAl是跨膜蛋白,gpl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 内是由蛋白pl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衣壳 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内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组、酶(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 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
[0004] HIV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噬,但HIV很快改变了巨噬细胞内某些部位的 酸性环境,创造了适合其生存的条件,不但不被杀灭反而在其内繁殖。因为CD4是HIV的受 体,所以经巨噬细胞内繁殖的HIV通过其囊膜蛋白gpl20并在gp41的辅助下(gp41起着桥的 作用,利用自身的疏水作用介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进入CD4+细胞(细胞、单核巨噬细 胞、树突状细胞等),在细胞内迅速增殖,每天产生1〇 9~1〇1()病毒颗粒,并不断进入其他正常 的和再生的CD4+细胞内复制,制造更多的病毒感染细胞,使外周血CD4+T细胞持续破坏、减 少。HIV的gpl20与CD4受体结合可直接激活受感染的细胞凋亡,甚至感染HIV的T细胞表达的 囊膜抗原也可启动正常T细胞,通过细胞表面CD4分子交联间接地引起CD4+细胞的大量破 坏,结果造成以CD4+T细胞缺损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患者主要表现:外周淋巴细胞减少, T4/T8比例配置,对植物血凝素和某些抗原的反应消失,迟发型变态反应下降,NK细胞、巨噬 细胞活性减弱,IL2、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合成减少。CD4+T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细胞,感染 者一旦失去了大量CD4+T细胞,整个免疫系统就会遭到致命的打击,对各种疾病的感染都失 去抵抗力。HIV进入宿主CD4+细胞后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潜伏而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其基因组 RNA反转录成双链DNA,与病毒整合酶进入宿主细胞核内,在整合酶的作用下,双链DNA整合 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被整合的病毒DNA称为前病毒,可潜伏数月甚至多年不复制,造成 AIDS数月至多年的潜伏期。在AIDS的潜伏期,HIV主要在淋巴结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 繁殖,这些细胞是体内的HIVIC存库,可释放至外周血或转染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有丝分 裂原、抗原、TNF、IL-2和淋巴素(LT)都能激发HIV前病毒基因在感染的CD4+T细胞内转录复 制。经大量增殖后,HIV病毒颗粒不断从被破坏的感染细胞释放并游离于血液,然后再进入 其他细胞继续感染过程。
[0005] HIV感染后可刺激机体生产囊膜蛋白(Gpl20,Gp41)抗体和核心蛋白(P24)抗体。在 HIV携带者、艾滋病病人血清中测出低水平的抗病毒中和抗体,其中艾滋病病人水平最低, HIV携带者最高,说明该抗体在体内有保护作用。但抗体不能与单核巨噬细胞内存留的病毒 接触,且HIV囊膜蛋白易发生抗原性变异,原有抗体失去作用,使中和抗体不能发挥应有的 作用。在潜伏感染阶段,HIV前病毒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因此HIV不会被免疫系统所识 另IJ,所以仅依靠自身免疫功能无法将其清除。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根据抗体杀 灭、清除抗原的机理推测,免疫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如果要产生免疫效应,要么通过激活 补体,介导ADCC效应溶解细胞性抗原,但HIV不是细胞性抗原;要么通过趋化作用吸引吞噬 细胞吞噬清除抗原,但HIV反而在吞噬细胞内被保护、增殖;要么抗体与抗原结合起中和作 用,使之失去感染力,但HIV抗原结构多变,往往使抗体难以识别。
[0006] 从目前已用于临床的艾滋病治疗方法看,效果不那么理想:(1)HIV逆转录酶抑制 剂:仅能防止尚未感染HIV的易感细胞感染,对已感染的细胞没有治疗作用,且毒副作用较 多,包括腺粒体毒性、骨髓抑制、红细胞性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胰腺炎,加之交叉耐 药性的产生,这类药已不单独使用,主要做联合用药,且易产生耐药变株,导致临床疗效下 降或失效。(2)HIV蛋白酶抑制剂:易产生药物性肝损伤、脂质代谢紊乱等毒副作用及耐药 性。(3)HIV整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IV病毒DNA与宿主细胞DNA整合而发挥作用,与HIV逆转 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联合同时使用对抗病毒有协同作用。(4)抑制HIV病毒进入抑制 剂:包括阻断gpl20与CD4结合、阻断HIV与辅助受体结合、作用于gp41膜亚单位及作用于T淋 巴细胞表面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来阻断HIV进入宿主细胞,但对肝和心脏有副作用。(5) 细胞因子治疗:主要用于调节T细胞动态平衡。(6)HIV疫苗治疗:由于HIV的特殊性,如固有 免疫不足以抵御HIV及其靶向破坏免疫系统,病毒突变迅速,导致至今尚未开发出真正安全 有效的疫苗。(7)基因治疗:HIV基因治疗的研究从未间断,包括反义技术、RNA诱饵、RNA干 扰、细胞内抗体、显性阴性突变体、自杀基因等,但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基因疗法几乎 没有。(8)单克隆抗体被动免疫疗法:通过下调CD4+T细胞表面CCR5来降低HIV的易感性、延 缓艾滋病的进展和减少HIV的扩散,中和单克隆抗体2G12、2F5和4E10应用于HIV感染者具有 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能延缓但不能阻止病毒的反弹(9)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体外大量 培养HIV自体的CD4+T细胞时会导致病毒大量扩增,增加病毒感染的CD4+T细胞数量,而回输 CD4+T细胞可能会增加体内病毒复制的场所,导致病毒载量反弹,总体上看,过继性免疫细 胞治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也未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0007] ⑶4分子是HIV的受体,HIV易感于⑶4+T细胞,⑶4+T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一种,平均 寿命一般为7天左右,但某些T细胞特别是经永生化成细胞系(株)后可长期存活、无限扩增。 国外文献报道,猴肾病毒40(SV40)可以使某些人类细胞发生永生化。Poulin DL、Kung AL和 Sullivan CS等研究表明,SV40T抗原基因的导入能加快转化细胞的生长速率,永生化细胞 在体外多次传代后,仍具有相对稳定的增殖特性和功能状态,同时也能保留其原始细胞的 许多分化表型。Rei lly用猿猴病毒大T抗原基因转化来建立血管平滑肌细胞株,构建细胞 模型以研究肝素对血管平滑肌的抑制作用机制。Su等利用经SV40转化的角化上皮细胞株, 构建细胞模型来分析上皮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调控作用。Miquel等用SV40转化的角化上皮 细胞株,作为细胞模型研究层粘连蛋白5介导的细胞粘附作用。Webber等用经SV40转化的前 列腺上皮细胞株作为细胞模型来研究前列腺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和分泌功能。Racusen等 用经Adl2-SV40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来研究近曲小管的损伤和疾病。Hougton等用SV40 转化建立骨髓基质细胞株作为细胞模型以研究在一定培养条件下,细胞具有向脂肪细胞和 成骨细胞的双向分化的潜能,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的机制。国外研究还表明,导入外源性人 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可以使细胞保持正常表型及分化特征。近年来已利用hTERT成功建 立了某些细胞的永生化细胞系,基本保持染色体稳定、分化正常、接触抑制、无致瘤性等相 对正常的生长特征。在口腔医学领域,日本学者Kamata、Fu j i ta和Fu j i i转染hTERT建立了永 生化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牙周细胞、牙髓细胞系和牙囊细胞系,细胞群体倍增数达150次以 上,细胞均表现原有的生物学特性,诱导培养后都可以表达来源细胞的相关蛋白。Kitagawa 等转染hTERT建立了人成牙骨质细胞系,细胞倍增达200次以上,细胞分化标志物如碱性磷 酸酶、I型胶原等表达稳定。因研究工作的需要,几乎每种疾病都有各自的细胞模型。如糖尿 病细胞模型、癌细胞细胞模型、转基因细胞模型、绝经期综合症细胞模型、子宫内膜细胞模 型、癫痫细胞模型、电子细胞模型、酒精性痴呆细胞模型、脑水肿细胞模型等。所以,可制备 CD4+T细胞株,经大量培养后,用于制备治疗艾滋病的吸附器,以CD4+T细胞吸附HIV和产生 细胞因子来治疗艾滋病患者。
[0008] 凝胶中抗原-抗体沉淀反应于1905年首先应用于研究利泽甘氏现象,1932年应用 于鉴定细菌菌株,1946年Oudin在试管中进行免疫扩散试验,用于分析抗原混合物,1948年 Elek和Ouchterlony分别建立了琼脂双向双扩散法,用于同时鉴定、比较两种以上抗原或抗 体。凝胶中抗原-抗体沉淀反应的介质凝胶琼脂或琼脂糖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多糖体,高温 时能溶于水,冷后凝成凝胶,内部形成一种多孔的网状结构,而且孔径很大,可允许大分子 物质(分子量可达百万以上)自由通过。孔径的大小还决定于琼脂浓度,琼脂浓度大,孔径相 对较小,琼脂浓度小,孔径相对较大。1%琼脂凝胶的孔径约为85nm,由于琼脂或琼脂糖具有 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凝胶后含水量大,透明度好,来源方便,易处理,因此是一种很好的扩散 介质。抗原和抗体的分子量一般都在20万以下,在凝胶中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时所受的阻力很小,基本上呈自由扩散形式。当抗原与相应抗体经扩散后在凝胶中相遇,形 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若两者在相遇处比例适当,则形成最大的复合物。由于复合物的分子量 增大,颗粒增大,因而不再继续扩散而产生沉淀,呈现出线状或带状,这种沉淀就形成了一 个"特异性屏障",凡在免疫学上与其相同的抗原或抗体分子不能通过,而性质不同的那些 分子可以通过这个屏障而继续扩散,直到形成它们自己的复合物为止。此种反应称为琼脂 凝胶或免疫扩散,是目前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量相应抗原的常规实验诊断项目,也是《中国 药典》2010版中规定用于流感病毒疫苗血凝素含量检测的标准方法。通常将一定量的羊抗 人Ig抗血清成分混合于琼脂凝胶中,制成含有特异性羊抗人Ig抗血清的琼脂板,待凝固后 打孔,并在相应孔中加入待检人血清(IgG,IgA,IgM等),使待检血清在琼脂板中向四周扩 散,在抗原和抗体浓度比例合适处发生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环而不再扩散。由此 可见,当一种溶液通过半固体凝胶时,其中的大分子溶质就被分子筛作用的凝胶孔阻留在 凝胶中,特别是其中的抗原能被预先固定在凝胶中的抗体结合而被吸附在凝胶中。
[0009] 总之,各种药物及生物制品无法有效杀灭体内的艾滋病毒,且价格贵,副作用大, 至今尚无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已成为久攻不克的世界性难题。

【发明内容】

[0010] 为了解决久攻不克的艾滋病治疗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本发明人提出了本发明。
[0011]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另一目的是要提供AIDS细胞吸附治 疗仪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备能滤除多细胞结合而成的含有HIV的大体积细 胞的血液分离器及能分离单个血细胞和血浆的血浆分离器,以外源基因转染的方法构建 CD4+T细胞株和/或以CD4+T细胞表面特有分子抗体作为细胞生长刺激剂扩增,取CD4+T细胞 株配制于细胞冻存液,灌注高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能防止细胞及其碎片滤出并能为细胞 株吸附HIV提供场所的细胞吸附器,其中CD4+T细胞株被固定在吸附器中,起吸附HIV的作 用,所制备的艾滋病细胞吸附器进而与血液、血浆分离器组合并附加计算机调控程序而制 备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体外循环中的血液被治疗仪中的血液分离器滤除大体积的多核巨 细胞,进而被血浆分离器分成血浆和单个血细胞,血浆经吸附器滤除HI V后与单个血细胞汇 合后回输。
[0013] 本发明以血液、血浆分离器和细胞吸附器为主件构成,其中血液分离器的孔径为 150~250ym、50~150ym、15~40ym、8~15ym、5~8ym、3~5ym、1~2ym,能滤除血液中因感染 HIV而形成的多核巨细胞或多细胞聚合体,血浆分离器能分离中等体积的单个血细胞和血 浆,吸附器中的吸附剂由CD4+T细胞株制成,配制于细胞冻存液后便于长期低温保存备用, 因 CD4+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HIV的受体而成为HIV的易感细胞,与HIV相遇时能吸附HIV, 被吸附的HIV随⑶4+Τ细胞被固定于吸附器中,且吸附器出口处特制的筛网也具有阻留HIV 的作用,所以在艾滋病细胞吸附治疗的体外循环中,含有大量HIV的大体积细胞首先被血液 分离器滤除,而血浆中游离的HIV被细胞吸附器清除,净化后的血浆与中等体积的单个血细 胞汇合后回输,从而清除结合在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HIV以及游离于血浆的HIV,以实现以 体外滤除HIV的方法替代长期以来无法有效杀灭HIV的常规体内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的应用示意图。
[0015]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血液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血浆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细胞吸附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中,动脉血路管(1)的一端与动脉血管相连通,另一端经肝素和血液栗(2)与含 有废液出口(5)的血液分离器(3)相连,血液分离器(3)经血液出口(4)、血液栗(6)、循环管 路(7)与血浆分离器(8)相连,血浆分离器(8)的血浆出口经血浆栗(9)和血路管(10)与两个 并联的吸附器(11)和吸附器(12)相连,两个吸附器的出口管路(13)与血浆分离器(8)的血 细胞出口管路(14)汇合后经静脉管路(15)汇流体循环。
[0019] 图2表示图1中的血液分离器(3)的内部结构。图2中,分离器(1)的内腔(2)的管壁 上有很多微孔(3),多核巨细胞(4)不能滤过微孔(3)而被阻留在内腔(2),从而可被清除,能 通过微孔(3)的中、小体积的单个血细胞(5)进入外腔(6),然后经出口(7)流出,进而经图1 所示的血浆分离器(8)分离出血细胞和血浆。
[0020] 图3表示图1中的血浆分离器(8)的内部结构。图3中,1是血浆分离器,2是血浆分离 器内腔,3是血浆分离器内腔管壁上的微孔,4是不能通过微孔(3)的单个血细胞,5是能通过 微孔(3)的血浆化学成份,6是血浆分离器外腔,7是血浆流出口,8是具有可开关阀门的血细 胞出口。
[0021] 图4中,1为吸附器,2为固定于吸附器中的⑶4+T细胞株,3为与血浆一起进入吸附 器的HIV,4为HIV被固定于吸附器中的⑶4+T细胞株吸附后不再下移的结合物,5为⑶4+T细 胞株产生的细胞因子。
[0022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对本发明提出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的实施方案作 详细的描述。
[0023] 一、⑶4+T细胞株的制备
[0024] 1、主要试剂与仪器:CD4、⑶8免疫磁珠(德国美天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异硫氰酸 荧光素 CD4-FITC、CD8-FITC、IgGl-FITC(Immunotech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恒信生化 试剂有限公司);乙二胺四乙酸(EDTA)、0.2%台盼蓝染色液(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公 司);新生牛血清(Hyclone公司);MiniMACS磁力分离系统(德国美天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
[0025] 2、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密度梯度离心法):取自血液中心贮存的新鲜血或新 生儿废弃的脐带血,取其中20mL血样(500IU/mL2mL肝素钠抗凝)抗凝,PBS液将血液稀释2~ 3倍,充分混匀后将6mL抗凝血用滴管沿管壁缓慢叠加于已加入4m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10mL 离心管中水平离心机中水平离心(400r/min,20 °C) 35min;离心后管内分为3层,上层为血衆 和PBS液,下层主要为红细胞和粒细胞,中层为淋巴细胞分离液,在上、中层界面处有一以单 个核细胞为主的白色云雾层狭窄带为PBMC,用毛细吸管插到云雾层,吸取PBMC置入另一 50mL离心管中,加入5倍以上体积PBS离心(300r/min,20°C ) lOmin,弃上清50mLPBS重悬细 胞,离心(350r/min,20°C ) 15min,弃上清,加入Buf f er(PBS+0 · 5 %新生牛血清+2mmol/ LEDTA,pH7.2) 2mL重悬细胞,取15uL细胞悬液加入血球计数板上显微镜下计数4个大方格内 的细胞(PBMC)总数。③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离纯化:PBMC细胞悬液均分至两个 1.5mLEppendorf管,离心(300r/min,20°C) lOmin,弃去上清,重悬细胞每 80uLBuffer 含细胞 数1〇7个,每1〇7个细胞加20uLCD4MicroBeads或CD8MicroBeads,充分混匀,在4~8°C孵化 15min,用 lmLBuf f er 洗涤细胞,离心(300r/min,20°C) lOmin,弃去上清 500uLBuf f er 重悬细 胞,将MS分离柱放置在MACS分离器的磁场中,以500uLBuffer漂洗,将500uL细胞悬液通过分 离柱,用500uLBuff er冲洗分离柱重复操作3次,收集流出液,流出液中含非CD4+T淋巴细胞 或非CD8+T淋巴细胞,自分离器中取出分离柱,用1000uLBuffer加压冲洗分离柱,收集流出 液,此为⑶4+T淋巴细胞或⑶8+T淋巴细胞(细胞活力检测:细胞纯化前后分别取15uL细胞悬 液与等体积台盼蓝溶液混合,显微镜下观察不着色发亮者为活细胞,着色胀大者为死细胞, 计算200个细胞中活细胞的百分比)。
[0026] 3、体外扩增CD4+T细胞
[0027] 有文献报道利用T细胞表面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作为细胞生长的刺激剂,大量培 养艾滋病患者分离的T细胞后,作为自身治疗性细胞回输。但HIV也随着HIV感染细胞的培养 繁殖而在胞内增殖,增量T细胞的回输也导致了增量HI V的回输。本发明以SV40和/或hTERT 永生化CD4+T细胞,并以CD3单克隆抗体为细胞生长刺激剂,大量扩增CD4+T细胞。
[0028]以CD3单克隆抗体为细胞生长刺激剂的方法是:将抗CD3单抗(CD4+T细胞同时含有 CD3分子)包被到培养板上刺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生长,称为抗CD3抗体包被法,可获得 很好的扩增效果,应用这种方法扩增的淋巴细胞已用于肿瘤的二期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一定 的疗效。国外文献报道[Shimizu等]亦用此方法培养了 5例晚期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培 养4周就可获得1000倍的扩增,且扩增的细胞群中CD4+/CD8+T均可大量扩增(CD4+T细胞更 明显)。另一种是抗⑶3/⑶28双抗交联法,即将抗⑶3/⑶28双抗交联于滋珠上作为刺激剂培 养HI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可以扩增大量的CD4+T细胞,并且扩增的CD4+T 细胞具有对抗HIV感染的能力,其培养过程中病毒也低于检测水平,之后发现这可能与CD28 提供了第二信号,选择性诱导分泌大量的Thl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有关,用此方法扩增的 CD4+T细胞已用于HIV感染者的临床治疗回输,无风险但效果一般。
[0029] 以hTERT永生化CD4+T细胞的方法是:以内切酶EcoR I和Xho I双酶切质粒pCIneo-hTERT和载体pLXSNneo,以Ligation Mix连接经PCR扩增、凝胶电泳分离的hTERT和pLXSNneo 酶切产物,构建pLXSNneo-hTERT重组子,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以扩增、纯化并挑取耐氨苄青 霉素菌落抽提质粒,以脂质体转染法导入离体传代呈对数生长的T淋巴细胞,使重组子与细 胞的DNA整合,并扩大培养经G418筛选的阳性重组子的克隆,筛选细胞形态、生长曲线、染色 体核型、裸鼠致瘤试验、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hTERT mRNA表达产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 胞增殖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符合永生化细胞特性并与原代细胞相同或相近者作为hTERT永生 化的⑶4+T细胞。
[0030] 以SV40永生化⑶4+T细胞的方法是:以T4 DNA连接酶连接同时经BamHI酶切的 pcDNA3. 1(-)DNA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的SV40LTag DNA,构建SV40LTag-pcDNA3.1(-)重组质粒,转化DH5a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以扩增、纯化并挑取耐氨苄青霉素的 菌落抽提质粒,以脂质体转染法导入体外培养的T淋巴细胞,使重组子与细胞的DNA整合,以 G418筛选的含阳性重组子的细胞,作传代、扩大培养,筛选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染色体 核型、裸鼠致瘤试验、转染细胞DNA中SV40大T基因检测、mRNA表达产物测定及DNA序列测定 结果符合永生化细胞特性并与原代细胞相同或相近者作为SV40永生化的CD4+T细胞。
[0031] ①以hTERT永生化CD4+T细胞的具体方法
[0032] (I )hTERT的提取:(i)酶切pClneo-hTERT: hTERT位于质粒pClneo-hTERT的EcoRI与 Sail位点之间,pLXSNneo载体多克隆位点(MCS)含EcoRI与Xhol酶切位点。市售购买pCIneo-hTERT质粒,溶解于适量的超净H 20或TE缓冲液中,加2uL10 X酶切缓冲液和18uL H20,加限制 性内切酶EcoR I和Xho I各0.5ul,37°C温育lh,75°C加热15min,灭活酶,加入5uL电泳加样 缓冲液(也可通过加入0.5mol/L EDTA)终止反应,按常规PCR法扩增hTERT后,收取扩增物以 备电泳。(ii)hTERT电泳:取电泳级琼脂糖以电泳缓冲液配成10%琼脂糖凝胶,倒入已封好 的凝胶灌制平台上,插上样品梳,待胶凝固后从制胶平台上除去封带,拔出梳子,放入加有 足够电泳缓冲液的电泳槽中,缓冲液高出凝胶表面大约1mm,用适量的10 X加样缓冲液制备 hTERT1酶切样品,然后用移液器将样品加入样品孔中,并同时做合适的标准对照物,接通电 极,使hTERT向阳极移动,然后在l-10V/cm(80V)凝胶的电压下电泳至足够分离hTERT片段的 距离时(30min),关闭电源。(i i i )hTERT纯化与回收:从琼脂糖中分离hTERT条带:在长波紫 外光源下将含目标hTERT片段的凝胶条带切下装入透析袋中,向透析袋内加入2ml电泳缓冲 液,使之浸没凝胶,并排空汽泡,将透析袋水平放入电泳槽(长度方向与电泳平行),加入适 量缓冲液将透析袋浸没(约6-7mm),接通电源,150伏电洗,在紫外灯下观察待hTERT全部移 出凝胶,改变电场方向继续通电1分钟,从透析袋中吸出缓冲液于l-5ml Eppendorf管中,加 入1.5倍体积正丁醇,混匀抽提去EB,在台式离心机上最高速2分钟,吸去上层正丁醇溶液, 如此重复二次,自下层hTERT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酚氯仿(2个)抽提2次,上清转入另一 Eppendorf管中加入1/10倍体积3M NaAc、2倍体积预冷无水乙醇,于20°C过夜,12000g,4°C 下离心10分钟,得hTERT沉淀,弃上清,加入70%乙醇洗涤2次后弃干乙醇,加入50μ1 TE溶解 hTERT。此外,还可用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法、hTERT滤膜插片法等将目的hTERT片段从凝胶中 分离、纯化出来。
[0033] (II)hTERT 与 pLXSNneo 载体的连接:取 9μ1 上述纯化的 hTERT 成份(0.1-5yg)、lyl 10mmol/L ATP、10ul Ligation Mix或大肠杆菌DNA连接酶、2ul pLXSNneo空载体混合,15°C 温育24h,构建pLXSNneo-hTERT重组子。
[0034] (III)pLXSNne〇-hTERT重组子的纯化、扩增、鉴定:(i)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其 基本方法是用冰预冷的CaCl2或多种2价阳离子等处理细菌,使之进入感受态得以转化,用 CaCl2制备新鲜或冷冻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常用于成批制备感受态细菌,本法适用于大 多数大肠杆菌菌株,操作过程简述如下:从37°C培养16~20h的新鲜平板中挑取一个单菌落 (如大肠杆菌DH52),或lml新鲜的16~20h过夜培养物,转到一个含有lOOmlLB培养基的1L或 500ml烧瓶中,于37°C剧烈振摇培养约2~3h(旋转摇床200~300r/min),每隔20~30min测 量0D600值~0.4,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菌转移到一个,用冰预冷的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在冰 上放置10~20min,于4°C用SorvallGS2转头(或与其离心管相配的转头)以4000r/min离心 10min,以回收细胞,倒数培养液,将管倒置lmin以使最后残留的痕量培养液流尽,以10ml用 冰预冷的O.lmMCaCl道悬每份沉淀,放于冰上,于4°C用SorvallGS3转头(或与其相应的转 头)以4000r/min离心10min,以回收细胞,倒出培养液,将管倒置lmin以使最后残留的痕量 培养液流尽,每50ml初始培养物用2ml冰预冷的0.1M CaCl2重悬每份沉定,此时,可以迅速 将细胞分装成小份,液氮中冰冻,-70°C贮存备用。(ii)以感受态大肠杆菌纯化、扩增 pLXSNneo-hTERT重组子:用冷却的无菌吸头从每种感受态细胞悬液中各取200μ1转移到无 菌的微量离心管中,每管加 DNA或连接反应混合物(体积彡10μ1,DNA彡50ng),轻轻旋转以混 匀内容物,在冰中放置30min,将离心管放到预加温到40 °C的循环水浴中的试管架上,放置 90s~2min,不要摇动试管,快速将管转移到冰浴中,使细胞冷却1~2min,每离心管加800μ 1S0C培养基,用水浴将培养基加温到37°C,然后将管转移到37°C摇床上,温育45min使细菌 复苏,并且表达质粒编码的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将适当体积(每90mm平板可达200μ1)已转 化的感受态细胞转移到含200mmol/LMgS04和相应抗生素的S0B培养基上,将平板置于室温 至液体被吸收,倒置平皿,于37°C培养,12~16h后可出现菌落。(iii)筛选、扩增重组子:用 无菌牙签或灭菌接种针挑选单个菌落接种于5mL无菌的LB培养基或丰富培养基(如超级肉 汤或TB超级肉汤培养基)中,培养过夜后,再加入到500mL含LB培养基(含有适当抗生素)的 2L烧瓶中,再于37°C培养至饱和状态(OD600~4,为提高产量,应采用表面积较大及带折流板 的烧瓶以尽量增大通气度,振摇速度应大于400r/min),于4°C,6000g离心10min,用4mL GTL 溶液重悬沉淀,并转移到一个容积多20mL的高速离心管中(细菌沉淀可以在-20°C或-70°C 无限期保存),加入lmL新配的含25mg/mL溶菌酶的GTE溶液,重悬沉淀,于室温放置10min,加 入10mL新配NaOH/SDS溶液,并且轻轻混匀直至液体变得均一、清亮而粘稠,于冰上放置 lOmin,加入7.5mL乙酸溶液,用吸管轻轻搅拌直至粘稠度下降并形成大的沉淀,于冰上放置 lOmin,于4°C,20 OOOg离心10min,将上清轻轻倒入至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如果有可见 的飘浮物可用数层纱布过滤,加入0.6倍体积的异丙醇,颠倒混匀,室温放置5~lOmin,于室 温,1500g离心10min,加入2mL 70%乙醇轻轻洗涤沉淀,然后短暂快速离心,吸去乙醇,真空 干燥(沉淀可在4°C长期保存hGv)重组质粒的鉴定与扩增:挑取平皿上的单菌落,接种于 3ml含100ug/ml氨苄青霉素 LB培养基中,37°C,250r/min摇床中培养,14h后收集培养物,4 °C、10000r/min离心5min,按试剂盒说明书小量提取并纯化重组质粒;以EcoRI和HindllI双 酶切重组质粒反应体系:限制性内切酶各0.5ul、10Xbuffer 2ul、重组质粒10ul、加水补足 至20ul,37°C酶切lh。酶切产物于80V电压条件下进行0.8%琼脂糖电泳,时间3〇11^11,凝胶成 像系统拍照;按常规测定重组质粒的序列;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准确后,将含有该质 粒的细菌接种至LB培养液中,扩增培养,按大剂量质粒抽提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大剂量质粒 抽提纯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质粒浓度及纯度后备用。
[0035] (IV)⑶4+T细胞:从本发明"(2)⑶4+T细胞的制备"取样制备。
[0036] (V)CD4+T细胞预培养:将上述细胞接种于含5~10nm〇l/L胰岛素、20%胎牛血清的 RPMI1640液中,或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5~10nm〇l/L胰岛素的低糖DMEM细胞培养基中, 一般接种于3ml新鲜配制的培养基(1.6% 1M HEPES缓冲液;15%胎牛血清(FBS); 1 %青霉素 和链霉素 :PRMI 1640补足到100% ),置于37°C,体积分数5%⑶2培养箱内,培养1-2天,离 心,去上清液,备用。
[0037] (VI)pLXSNneo-hTERT重组子导入T淋巴细胞及扩大培养:在1.5ml微量离心管中制 备下列溶液:管A,将pLXSNneo-hTERT重组子溶于100μ1无血清培养液中;管B,将20μ1 Lipofectamine溶于80μ1无血清培养液中,将管Α和管Β混勾,室温下静置45min,用无血清培 养液洗涤上述T淋巴细胞2次。在Lipofectamine-pLXSNneo-hTERT混合物中加入lml无血清 培养液,轻轻混匀,滴加至上述T淋巴细胞中,加入lml无血清培养液(胎牛血清浓度为20ml/ L),在C02培养箱培养10h,吸出转染液,加4ml完全培养液(胎牛血清浓度为20 % ),继续培养 20h,弃去培养液,更换浓度为400mg · I/1的G418培养液继续培养,8天后选择活细胞作扩大 培养后,再加大G418浓度到800mg · Γ1,将能在高浓度的G418环境中稳定生长的细胞继续进 行扩增培养。培养9天左右镜下观察,可见淋巴细胞明显增大,出现聚集现象。如果细胞增长 慢,或细胞密度低,或培养液pH值呈酸性,吸出半量培养液,进行等量换液。当总量达到14ml 时转移到75ml培养瓶中,每2-3周加入5-10ml新鲜培养基。细胞培养至9-10周(约第75代), 仍处于对数生长期,即细胞增加数量与培养时间呈倍增关系,死亡细胞少于10% (通过读取 培养容器的刻度判断细胞数量的增加情况;通过台盼蓝染色法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因为 正常的活细胞,胞膜结构完整,能够排斥,使台盼蓝不能够进入胞内;而丧失活性的细胞,胞 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可判断为细胞已经死亡。方法是每周吸取一定量的 细胞培养悬液,与台盼蓝染色剂混合后置室温5~10分钟,然后制成细胞薄片,在显微镜下 计数1000个细胞总数,计算着色的死细胞和不着色的活细胞的百分比)。此后随着培养代数 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量的增加变慢、死亡细胞越来越多,直至细胞不再增加, 甚至溶解、减少、全部死亡。当总量达到45ml时,置50ml离心管中,离心1500转,10分钟,弃上 清后,加入3ml冻存培养基(5%二甲基亚楓(dimethyl sufoxide),95%FBS)混匀,成细胞悬 浮液(细胞浓度约为l〇5/ml)。冻存管分装,lml/管,置-20°C2h,再置-70°C2h,然后冻存在- 196°C液氮中(或立即置零下80度,1-2小时后移入液氮罐中)。
[0038] (VII)永生化⑶4+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鉴定:(i)观察细胞形态:可见淋巴细胞明显 增大,出现聚集现象,具有淋巴母细胞化特征。(ii)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取生长较好的转染 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经计数,分别取1.4 X 104细胞接种于30个含15FBS低糖DMEM培养基培 养瓶。每天取2瓶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均值,连续观察直至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培养3天后每 隔2天给未计数的细胞换液,采用同样方法观察转染细胞在h印ato ZYME-SFM无血清培养基 中的生长情况。结果以培养时间为横轴,细胞数量为纵轴(对数),描绘在半对数座标上制成 曲线后即成该细胞的生长曲线,永生化细胞系呈典型的"S"特征或"穹隆"形成;(iii)检查 染色体:通过分析染色体核型,如果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46,XX"或"46,XY",则说明该细胞 系没有发生恶性转化(同时可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系中是否出现异常的DNA群体,如果没 有,也说明细胞系未出现瘤性特征)。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是:按5mL培养液中加入预热的 250ug/ml秋水仙素100ul,混匀后置37°C培养箱4小时,经离心、去上清液、低渗、固定、制片、 G显带后分析染色体核型;(iv)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第19代细胞系中合成、分裂的细胞比 例,如果其增殖能力明显比未建系的正常细胞增强,说明是hTERT整合、表达的结果。(vii) DNA序列测定:按常规测序仪检测,显示hTERT基因序列。(v)转染细胞DNA中hTERT检测:如以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TERT转染的细胞核内染色可见大量棕色颗粒,表明hTERT已整合入细 胞内;(vi )mRNA表达产物测定:取100μΙ体系的PCR扩增产物,用凝胶回收试剂盒(Takara,日 本)回收产物,取2ylDNA溶液稀释100倍,测浓度,余下的DNA及上、下游引物各10μ1进行测 序。
[0039] (VIII )hTERT介导⑶4+Τ细胞库:筛选并继续传代、扩大培养经上述鉴定后符合永 生化细胞特性并与原代细胞相同或相近的细胞,取生长状态良好、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不同 世代的细胞,经离心分离(1200r/min,6min),用含二甲亚砜的冻存液0.5~lml重悬细胞,细 胞密度为5 X 105个/ml,加入冻存管,经4 °C,0.5h; -20 °C,2h; -70 °C,过夜,入-196 °C液氮冻 存,以此法构建生物学特性稳定的永生化⑶4+T细胞库备用。
[0040] ②以SV40永生化⑶4+T细胞的具体方法
[00411 (I) SV40大T抗原DNA的提取:(i ) SV40DNA酶切:从市售购买含有大T抗原基因的 SV40冰冻干粉或SV40质粒,溶解于适量的H20或TE缓冲液中,加2uL10X酶切缓冲液和18uL H20,加限制性内切酶BamH I (l-5U/ugDNA),37°C温育lh,75°C加热15min,灭活酶,加入5uL 电泳加样缓冲液(也可通过加入0. 5mo 1 /L EDTA)终止反应以备电泳。(i i) SV40DNA电泳:取 电泳级琼脂糖以电泳缓冲液配成10%琼脂糖凝胶,倒入已封好的凝胶灌制平台上,插上样 品梳,待胶凝固后从制胶平台上除去封带,拔出梳子,放入加有足够电泳缓冲液的电泳槽 中,缓冲液高出凝胶表面约1_,用适量的10 X加样缓冲液制备DNA样品,然后用移液器将样 品加入样品孔中,并同时做合适的DNA分子量标准对照物,接通电极,使DNA向阳极移动,在 1-lOV/cm凝胶的电压下电泳至足够分离DNA片段的距离时,关闭电源。(iii)从琼脂糖中分 离约2600bp SV40大T抗原DNA:在300-360nm长波紫外光源下(使用长波紫外光源以防止DNA 损伤)将含目标DNA片段的凝胶条带切下装入透析袋中,向透析袋内加入2ml电泳缓冲液,使 之浸没凝胶,并排空汽泡,将透析袋水平放入电泳槽(长度方向与电泳平行),加入适量缓冲 液将透析袋浸没(约6_7mm),接通电源,150伏电洗,在紫外灯下观察待DNA全部移出凝胶,改 变电场方向继续通电1分钟,从透析袋中吸出缓冲液于l-5ml Eppendorf管中,加入1.5倍体 积正丁醇,混匀抽提去EB,在台式离心机上最高速2分钟,吸去上层正丁醇溶液,如此重复二 次,自下层言DNA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酸氯仿(2个)抽提2次,上清转入另一Eppendorf管中 加入1/10倍体积3M NaAc、2倍体积预冷无水乙醇,于20°C过夜,12000g,4°C下离心10分钟, 得DNA沉淀,弃上清,加入70 %乙醇洗涤2次后弃干乙醇,加入50μ1 TE溶解DNA。此外,还可用 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法、DNA滤膜插片法等将目的DNA片段从凝胶中分离、纯化出来。
[0042] (II)SV40大Τ抗原DNA与pcDNA3· 1基因载体的连接:取9μ1上述DNA成份(0 · l-5yg)、 10μ1 2X连接缓冲液、ΙμL 10mmol/L ATP、T4 DNA连接酶(20~500粘性末端单位)或大肠杆 菌DNA连接酶、pcDNA3.1空载体混合,15 °C温育24h,构建成SV40T/pcDNA3.1重组子。
[0043] (III)SV40T/pcDNA3.1重组子的扩增、分离与鉴定:(i)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其 基本方法是用冰预冷的CaCl2或多种2价阳离子等处理细菌,使之进入感受态得以转化,用 CaCl2制备新鲜或冷冻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常用于成批制备感受态细菌,本法适用于大 多数大肠杆菌菌株,操作过程简述如下:从37°C培养16~20h的新鲜平板中挑取一个单菌落 (如大肠杆菌DH52),或lml新鲜的16~20h过夜培养物,转到一个含有lOOmlLB培养基的1L或 500ml烧瓶中,于37°C剧烈振摇培养约2~3h(旋转摇床200~300r/min),每隔20~30min测 量0D600值~0.4,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菌转移到一个,用冰预冷的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在冰 上放置10~20min,于4°C用SorvallGS2转头(或与其离心管相配的转头)以4000r/min离心 10min,以回收细胞,倒数培养液,将管倒置lmin以使最后残留的痕量培养液流尽,以10ml用 冰预冷的O.lmMCaCl道悬每份沉淀,放于冰上,于4°C用SorvallGS3转头(或与其相应的转 头)以4000r/min离心10min,以回收细胞,倒出培养液,将管倒置lmin以使最后残留的痕量 培养液流尽,每50ml初始培养物用2ml冰预冷的0.1M CaCl2重悬每份沉定,此时,可以迅速 将细胞分装成小份,液氮中冰冻,_70°C贮存备用,用冷却的无菌吸头从每种感受态细胞悬 液中各取200yl转移到无菌的微量离心管中,应在每管中加 DNA或连接反应混合物(体积< 10μ1,DNA彡50ng),轻轻旋转以混匀内容物,在冰中放置30min,将离心管放到预加温到40°C 的循环水浴中的试管架上,放置90s~2min,不要摇动试管,快速将管转移到冰浴中,使细胞 冷却1~2min,每离心管加800ylS0C培养基,用水浴将培养基加温到37°C,然后将管转移到 37°C摇床上,温育45min使细菌复苏,并且表达质粒编码的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将适当体 积(每个90mm平板可达200μ1)已转化的感受态细胞转移到含200mmol/LMgS04和相应抗生素 的S0B培养基上,将平板置于室温至液体被吸收,倒置平皿,于37°C培养,12~16h后可出现 菌落。(ii)重组子的筛选、扩增与提取:用无菌牙签或灭菌接种针挑选单个菌落接种于5mL 无菌的LB培养基或丰富培养基(如超级肉汤或TB超级肉汤培养基)中,培养过夜后,再加入 到500mL含LB培养基(含有适当抗生素)的2L烧瓶中,再于37°C培养至饱和状态(OD600~4,为 提高产量,应采用表面积较大及带折流板的烧瓶以尽量增大通气度,振摇速度应大于400r/ min),于4°C,6000g离心10min,用4mL GTL溶液重悬沉淀,并转移到一个容积彡20mL的高速 离心管中(细菌沉淀可以在_20°C或-70°C无限期保存),加入lmL新配的含25mg/mL溶菌酶的 GTE溶液,重悬沉淀,于室温放置10min,加入10mL新配NaOH/SDS溶液,并且轻轻混匀直至液 体变得均一、清亮而粘稠,于冰上放置l〇min,加入7.5mL乙酸溶液,用吸管轻轻搅拌直至粘 稠度下降并形成大的沉淀,于冰上放置l〇min,于4°C,20 000g离心10min,将上清轻轻倒入 至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如果有可见的飘浮物可用数层纱布过滤,加入0.6倍体积的异丙 醇,颠倒混勾,室温放置5~10min,于室温,1500g离心10min,加入2mL 70 %乙醇轻轻洗涤沉 淀,然后短暂快速离心,吸去乙醇,并真空干燥(沉淀可在4 °C长期保存hGii)重组子的鉴 定:上述从感受态大肠杆菌中提取的DNA(含重组子SV40T/pcDNA3.1),同上法用限制性内切 酶BamH I进行酶切,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获得大小约2600bp及5600bp的2条带,前者 符合GenBank中SV40T片段的大小。
[0044] (IV)⑶4+T细胞:从本发明"(2)⑶4+T细胞的制备"取样制备。
[0045] (V)CD4+T细胞预培养:将上述细胞接种于含5~10nm〇l/L胰岛素、20%胎牛血清的 RPMI1640液中,或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5~10nm〇l/L胰岛素的低糖DMEM细胞培养基中, 一般接种于3ml新鲜配制的培养基(1.6% 1M HEPES缓冲液;15%胎牛血清(FBS); 1 %青霉素 和链霉素 ;PRMI 1640补足到100% ),置于37°C,体积分数5%⑶2培养箱内,培养1-2天,离 心,去上清液,备用。
[0046] (VI )SV40T/pcDNA3.1的导入及扩大培养:在1.5ml微量离心管中制备下列溶液:管 A,将SV40T/pcDNA3.1溶于100μ1无血清培养液(胎牛血清浓度为20ml/L)中;管B,将20μ1 Lipofectamine溶于80μ1无血清培养液中,将管Α和管Β混勾,室温下置45min。用无血清培养 液洗涤上述1'淋巴细胞2次。在1^口<^6(^3111;[116-3¥401'/^00嫩3.1混合物中加入11111无血清培 养液,轻轻混匀,再滴加至上述T淋巴细胞中,然后加入lml无血清培养液(胎牛血清浓度为 20ml/L),在⑶ 2培养箱培养1 Oh,吸出转染液,加4ml完全培养液(胎牛血清浓度为20% ),继 续培养20h,弃去培养液,更换浓度为400mg · I/1的G418培养液继续培养,8天后选择活细胞 作扩大培养后,再加大G418浓度到800mg · I/1,将能在高浓度的G418环境中稳定生长的细胞 继续进行扩增培养。培养9天左右镜下观察,可见淋巴细胞明显增大,出现聚集现象。如果细 胞增长慢,或细胞密度低,或培养液pH值呈酸性,吸出半量培养液,进行等量换液。当总量达 到14ml时转移到75ml培养瓶中,每2-3周加入5-10ml新鲜培养基。细胞培养约6-8周(约第55 代),仍处于对数生长,即培养时间与细胞增加数量呈倍增关系,死亡细胞少于10%(通过读 取培养容器的刻度判断细胞数量的增加情况;通过台盼蓝染色法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因 为正常的活细胞,胞膜结构完整,能够排斥,使台盼蓝不能够进入胞内;而丧失活性的细胞, 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可判断为细胞已经死亡。方法是每周吸取一定量 的细胞培养悬液,与台盼蓝染色剂混合后置室温5~10分钟,然后制成细胞薄片,在显微镜 下计数1000个细胞总数,计算着色的死细胞和不着色的活细胞的百分比)。此后随着培养代 数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量的增加变慢、死亡细胞越来越多,直至细胞不再增 加,甚至溶解、减少、全部死亡。当总量达到45ml时,置50ml离心管中,离心1500转,10分钟, 弃上清,加入31111冻存培养基(5%二甲基亚楓((1;[11161:1171811;1;'(?丨(16),95%?135)混勾,成细胞 悬浮液(细胞浓度约为l0 5/ml)。冻存管分装,lml/管,置-20°C2h,再置-70°C2h,然后冻存 在_196°C液氮中(或立即置零下80度,1-2小时后移入液氮罐中)。
[0047] (VII)永生化⑶4+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鉴定:(i)观察细胞形态:可见淋巴细胞明显 增大,出现聚集现象,具有淋巴母细胞化特征。(ii)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取生长较好的转染 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经计数,分别取1.4 X 104细胞接种于30个含15FBS低糖DMEM培养基培 养瓶。每天取2瓶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均值,连续观察直至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培养3天后每 隔2天给未计数的细胞换液,采用同样方法观察转染细胞在h印ato ZYME-SFM无血清培养基 中的生长情况。结果以培养时间为横轴,细胞数量为纵轴(对数),描绘在半对数座标上制成 曲线后即成该细胞的生长曲线,永生化细胞系呈典型的"S"特征或"穹隆"形成;(iii)检查 染色体:通过分析染色体核型,如果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46,XX"或"46,XY",则说明该细胞 系没有发生恶性转化(同时可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系中是否出现异常的DNA群体,如没 有,说明细胞系未出现瘤性特征)。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是:按5mL培养液中加入预热的 250ug/ml秋水仙素 lOOul,混匀后置37°C培养箱4小时,经离心、去上清液、低渗、固定、制片、 G显带后分析染色体核型;(iv)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第19代细胞系中合成、分裂的细胞比 例,如果其增殖能力明显比未建系的正常细胞增强,说明是SV40大T抗原整合、表达的结果。 (viii)DNA序列测定:按常规测序仪检测,显示SV40大T抗原DNA序列。(v)转染细胞DNA中 SV40大T基因检测:如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V40转染的细胞核内染色可见大量棕色颗粒, 表明SV40T抗原已整合入细胞内;也可用RT-PCR法检测T抗原在细胞中的表达,其中T抗原的 引物:上游引物(A4239)5'-GTT ATG ATT ATA ACT GTT ATG-3',下游引物(S4496)5'-GAA ATG CCA TCT AGT GAT-3';扩增产物长度为268bp,扩增条件为94°C,5min,即:(94°C,lmin; 55。(:,111^11,-0.5。(:/循环 ;72。(:,111^11)\30、(94。(:,305;40。(:,305,72。(:,305)\15,扩增体 系为5(^1:[]\%2+]2_〇1/1、(1犯138 20(^111〇1/1、引物浓度0.4以111〇1/1、了3911]、模板5以1;实验组 以第19代细胞的cDNA为模板(参照市售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进行cDNA第一链合成,产物-20°C保存);阴性对照设两个,分别以无菌水、原代细胞的cDNA做模板,阳性对照以SV40DNA 为模板(参照SDS-蛋白酶K法提取SV40DNA,因为SV40病毒无包膜,不使用SDS破膜,取5μ1进 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余-20°C保存备用);(vi)mRNA表达产物测定:Τ抗原mRNA RT-PCR产物测序:取100μΙ体系的扩增产物,用凝胶回收试剂盒(Takara,日本)回收产物,取 2μ1 DNA溶液稀释100倍,测浓度,余下的DNA及上、下游引物各10μ1进行测序。
[0048] (VIII )SV40LT基因介导⑶4+Τ细胞库:筛选并继续传代、扩大培养经上述鉴定后符 合永生化细胞特性并与原代细胞相同或相近的细胞,取生长状态良好、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不同世代的细胞,经离心分离(1200r/min,6min),用含二甲亚砜的冻存液0.5~lml重悬细 胞,细胞密度为5 X 105个/ml,加入冻存管,经4 °C,0.5h; -20 °C,2h; -70 °C,过夜,入-196 °C液 氮冻存,以此法构建生物学特性稳定的CD4+T细胞库备用。
[0049] (4)与⑶4+T细胞相似功能颗粒的制备:可将⑶4分子、基因重组的⑶4分子及类似 功能的分子通过常规化学偶联、交联、亲和吸附等固定于载体上制成包被有CD4分子的颗 粒,或直接取用功能相似的颗粒替代CD4+细胞应用。本发明的CD4+T细胞代表其他CD4+细 胞,包括用其他方法制备永生化⑶4+T细胞。
[0050] 二、艾滋病细胞吸附器的制备
[0051 ] 1、吸附剂的充填
[0052] 将本发明制备的⑶4+T细胞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再以1000r/min离心5min(低 速短时离心),取细胞沉淀装配丙烯酸酯之类高生物相容性材料(与血浆分离器材料相同) 制成的圆柱形反应器,至4/5,然后加细胞冻存液(含30%胎牛血清、12%二甲亚砜的1640培 养液),使细胞浓度达80 %,轻轻摇匀,封口,经4°C,0.5h; -20 °C,2h; -70 °C,过夜,入-196 °C 液氮冻存备用。解冻使用时,需迅速将冻存管投入到已经预热的37°C水浴中,并不断摇动, 使管中的液体迅速融化,然后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使用。
[0053] 2、吸附器的规格
[0054] 吸附器可为底径小、顶径大的圆柱形,或方形、漏斗形,容积为200~300ml,进出口 均设有细胞筛网,进口处顶径筛网目数为800目;出口处底径筛网目数为2.0~5.0目(2.5~ 5.0目相当于0.1~0.2微米或100~200纳米),具体可制成2.0目、2.5目、3.0目、3.5目、4.0 目、4.5目和5.0目的7种不同规格,用以阻挡120纳米的HIV病毒或更大的细菌;液体出口处 设置目数为100目(相当于4微米)的细胞滤网,用以阻挡可能滤出的细胞;液体进出口与网 筛之间设有缓冲区,有利于系统循环的稳定性。
[0055] 3、吸附器的材料
[0056]吸附器选用丙烯酸酯之类的高分子材料,要求生物相容性好,几乎不激活补体、不 引起炎症反应、不引起白细胞、血小板、血氧分压、补体C3a、C5a的改变。可通过共价、接枝、 聚合等方法改进材料的结构、调节表面的不均匀性、亲水性、减少对凝血及氧化应激的影 响、从而提高生物相容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吸附器内表面加亲水凝胶,将2甲基丙烯酰 氧乙基磷酸胆碱-丁基异丁烯酸固化在醋酸纤维素膜上,通过控制湿纺过程,可生成CA/ PMB30、CA/PMB80和CA/PMB30-80,具有较高的血液和细胞相容性。
[0057]三、分离器的制备 [0058](一)血液分离器的制备
[0059] 1、制备原理:①血细胞、细菌、病毒的分子大小:人体血液中有形成份(细胞)的大 小为:正常红细胞大约为7微米(μπι),是双凹圆盘状的细胞;白细胞分为5种,中性粒细胞约 12μπι,嗜酸性粒细胞略大些,嗜碱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接近,小淋巴细胞6_8μπι,与红细胞 近似,单核细胞最大,约15-20μηι。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微米到7~8微米不等,人的血 小板平均直径为2-4微米,厚0.5~1.5微米。细菌的大小为:球菌的直径约在0.75-1.25μπι之 间,杆菌长度约在2-5μηι,螺旋菌长约100-200μηι。病毒的大小以纳米(nm)为单位[lcm = 10mm,lmm= ΙΟΟΟμηι,1μηι= lOOOnm],不同病毒间大小差异很大,最小的如植物的联体病毒 (Gemini viruses)直径仅 18_20nm,最大的动物痕病毒(Poxviruses)大小达 300_450nm X 17〇-26〇11111,最长的如丝状病毒科(?;[10¥;[1'丨(1&6)病毒粒子大小为8011111\790-1400011111,多数 单个病毒粒子的直径在lOOnm左右,艾滋病毒为100-120nm(0.1-0.12ym)。②艾滋病患者血 液中存在的相关成份:多核巨细胞(HIV感染细胞表面的gpl20与CD4+细胞结合而成的大体 积的HIV感染细胞)、gpl20细胞(表面有gpl20但以单个细胞存在的HIV感染细胞)、基因整合 细胞(艾滋病感染初期或潜伏期,整合有HIV双链DNA,但细胞表面没有gpl20的HIV感染细 胞)、正常白细胞(未感染HIV的单个细胞存在的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 板、化学成份(蛋白质、糖类、脂类、电解质等)、游离的HIV、细菌及其他微生物。③多核巨细 胞为天然的大体积细胞;gpl20细胞和基因整合细胞可通过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使细胞 凝集为大体积多细胞聚合体;游离的HIV可通过载体颗粒/免疫反应转变为大体积成份。④ 根据上述3点,可以制备能通过单个细胞但不能通过大体积细胞或颗粒的血液分离器。⑤选 用具有选择性吸附功能的材料,经本发明的体外血液循环支路筛除血液中的HIV感染细胞。
[0060] 2、血液分离器的材料与要求:同本发明的吸附器,选用聚醋无纺布、醋酸纤维、脱 脂棉等,要求生物相容性好,几乎不激活补体、不引起炎症反应和白细胞、血小板、血氧分 压、C3a、C5a的改变。
[0061] 3、血液分离器的型号:血液分离器的外形制备成柱形结构(以醋酸纤维或脱脂棉 等材料作滤芯)、扁平结构(以聚醋无纺布等材料作滤芯)等形状;孔径制备成150~250μηι、 50~150ym、15~40ym、8~15ym、5~8ym、3~5ym、1 ~2ym 等型号。
[0062] 4、血液分离器的应用原则:根据艾滋病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型号的分离器,原则 上先选用大孔径型号做预筛滤,然后选用较小孔径的型号。重度艾滋病患者常发生严重的 机会性感染,血液中含有不同大小的成份。如含有特大体积的真菌、螺旋菌、肿瘤细胞及其 他异物,则选用孔径为150~250μπι或50~150μπι的分离器;如为筛滤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 胞、多核巨细胞、多细胞聚合体及吸附有HIV的颗粒性物质,以及为了置换易受HIV感染的 ⑶4+细胞,则选用15~40μπι、8~15μπι、5~8μπι、3~5μπι之类的型号。这几种型号近似或小于 血液中单个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小淋巴细胞的体积,但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具 有变形运动的特性,能通过比自身体积更小的微孔。
[0063](二)血浆分离器的制备
[0064] (1)制备原理:根据血细胞和血浆成份的分子大小制备。如人体血液中有形成份 (血细胞)的大小为:正常红细胞大约为7微米(Mi),是双凹圆盘状的细胞;白细胞分为5种, 中性粒细胞约1 2mi,嗜酸性粒细胞略大些,嗜碱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接近,小淋巴细胞6-8μπι,与红细胞近似,单核细胞最大,约15-20μπι。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微米到7~8微米 不等,人的血小板平均直径为2-4微米,厚0.5~1.5微米。
[0065] (2)材料:可选用聚醋无纺布、醋酸纤维、脱脂棉等,要求生物相容性好,几乎不激 活补体、不引起炎症反应、不引起白细胞、血小板、血氧分压、补体C3a、C5a的改变。可通过共 价、接枝、聚合等方法改进材料的结构、调节表面的微观不均匀性、亲水性、减少对凝血及氧 化应激的影响、从而提高筛滤充分性和生物相容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066] (3)型号与规格:就分离器的外形来说,可以醋酸纤维或脱脂棉等材料作滤芯制备 成柱形结构、以聚醋无纺布等材料作滤芯制备成扁平结构等形状;按待分离的血细胞和血 浆成份的分子大小确定孔径。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浆分离器用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通透 性高的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空心纤维型滤器,空心纤维膜直径为270~370μπι,膜厚度为50μπι, 孔径为0.2~0.6μπι,纤维长度为13.5~26μπι。该孔仅准许血浆滤过,但能阻挡所有的细胞成 分。
[0067]四、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的构件
[0068] 1、关键构件:(1)血液分离器:用于按体积大小筛除以多核巨细胞或多细胞聚合体 状态存在的HIV感染细胞,即用于清除血细胞内的HIV; (2)血浆分离器:用于分离单个血细 胞和血浆;(3)细胞吸附器:用于吸附血浆中的HIV。
[0069] 2、附加构件:包括血栗、肝素栗、动静脉压和空气监测、温度控制系统、除气系统、 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1)血栗(Blood Pump):用来推动血液 循环以维持血液净化治疗的顺利进行,通常血栗部分往往具有转速检测功能,以监测病人 的血流情况,因此血栗转轮与凹槽间距设定要精确,并需要经常调整,根据血路栗管的情 况,一般将间距设定为3.2~3.3mm,不可太松,否则会造成血流检测不准;也不可太紧,否则 会造成管路破裂。(2)肝素栗(Heparin Pump):肝素栗相当于临床上应用的微量注射栗,用 以持续向筛滤管道(病人血液)中注射肝素,由于病人的血液在体外循环与空气接触,容易 发生凝血现象,使用肝素栗可以防止凝血的发生。(3)动静脉压监测:动脉压监测主要用以 动态监测血液分离器微孔的堵塞情况,另外用以监测体外循环血栓、凝固和压力的变化。当 血流不足时,动脉压就会降低;当有凝血、血栓形成,特别是分离器微孔堵塞时,动脉压就会 升高;静脉压监测用来监测管路血液回流的压力,当分离器微孔堵塞、凝血、血栓形成、血流 不足以及静脉血回流针头脱落时,静脉压就会下降,如果血路回流管扭曲堵塞或回流针头 发生堵塞时,静脉压就会升高。(4)空气监测(Air Detector):用来监测血液流路的空气气 泡,一般用超声波探测的原理,为了避免病人发生空气栓塞而设置。当监测到有空气气泡 时,检测系统会驱动动、静脉血路夹来阻断血流,防止危险的发生。
[0070]总之,在本发明关键构件和附加构件的基础上,引入计算机调控而制成操作的人 性化、治疗的个性化、设计的安全性,以及模块化、自动监测及调控、液晶显示、自行判断警 报原因及解除信号等微电脑处理的血液净化治疗仪。
[0071 ]五、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的连接通路与使用方法
[0072] 1、安装:如图1,以无菌操作连接各部件,包括血液分离器、血浆分离器、血浆吸附 器及各循环管路。
[0073] 2、排气:以无菌生理盐水充液分离器、吸附器及各循环管路,排除分离器、吸附器 及其循环管路内的气体、气泡,仔细检查,确认无气体、气泡后使用。
[0074] 3、通液:将动脉血路管(1)接通艾滋病患者的动脉血管,在操作中再次仔细检查排 气是否完全,液流是否通畅,并避免管内流液污染。
[0075] 4、抗凝:从肝素栗(2)向液流中注射抗凝剂(肝素),初次为2500U或20~30U/kg。
[0076] 5、启动:将动脉血路管(1)的一端与动脉血管相连,将静脉管路(15)接通静脉血 管,然后打开血液栗(2),血流量为100~150ml/min,如图1当动脉血液经动脉血路管(1)、肝 素和血液栗(2)进入血液分离器(3)时,因 HIV感染而形成的大体积多核巨细胞被阻留在血 液分离器(3)内,单个血细胞和血浆依次经血液出口(4)、血液栗(6)和循环管路(7)流入血 浆分离器(8),分离的血浆经血浆栗(9)和血路管(10)流入此时开放的吸附器(11),待充满 血浆、约10分钟,开始放出血浆,经出口管路(13)流出,同步向吸附器(12)灌注血浆,在吸附 器(11)内的血浆将近流完时,再次开始灌注血浆,此时吸附器(12)开始放出血浆,两个并联 的吸附器(11)和(12)交替进行。如表示图1中的血液分离器(3)的内部结构的图2,血液分离 器(1)的内腔(2)的管壁上有很多微孔(3),多核巨细胞(4)不能滤过微孔(3)而被阻留在内 腔(2),从而可被清除,能通过微孔(3)的中、小体积的单个血细胞(5)及血浆进入外腔(6), 然后经出口(7)流出,进而经图1所示的血浆分离器(8)分离出血细胞和血浆。如表示图1中 的血浆分离器(8)的内部结构的图3,血浆分离器(1)的内腔(2)的管壁上有很多微孔(3),不 能通过微孔(3)的单个血细胞(4)经具有可开关阀门的血细胞出口(8)流出,进入图1所示的 血细胞出口管路(14);能通过微孔(3)的血浆及其化学成分(5)进入血浆分离器外腔(6),然 后经血浆流出口(7)、图1所示的血浆栗(9)和血路管(10)进入吸附器。如表示图1中吸附器 (11)和(12)内部结构的图4,当含有HIV(3)的血浆进入吸附器(1)时,其中的HIV(3)被固定 在吸附器中的CD4+T细胞(2)结合成不再下移的CD4+T细胞结合物(4),未被结合的较大体积 的HIV又被吸附器出口处的筛网阻留,被吸附HIV后的净化血浆经图1所示的出口管路(13) 与血浆分离器(8)分离的单个细胞在出口管路(14)汇合后经静脉管路(15)汇流。如此净化 血液、清除HIV,直至事先设定的血浆循环量(通常为9L),治疗才宣告结束。整个治疗过程均 由电脑控制,并可随时检测工作状态,使用方便、自动化和安全。
[0077]六、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功效的验证 [0078] 1、血液分离器滤除HIV感染细胞功效的验证
[0079]本发明人按照本发明的基本方法,做了如下的简易验证实验:取疾控中心和传染 病实验室生物样本库保存的已确诊的艾滋病(AIDS)患者的抗凝全血若干份,分别取数份相 同ABO血型的抗凝全血混合成为5例,使血液量足够大,然后委托浙江省医院中心血站按成 份输血的血液成份分离方法,经血液成份分离系统分离出白细胞、红细胞、血浆,取白细胞 成份按常规离心沉淀,吸弃上清液,以适量的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沉淀,然后加入合适比例 的gpl20抗体(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混匀后置37°C反应5分钟,然后以孔径为20~ 30um的血液成份分离系统分离出大体积的白细胞(称为大白细胞),对滤过的白细胞滤液再 进一步以孔径为15~25um的血液成份分离系统分离出中等体积的白细胞(称为中白细胞), 滤液中的白细胞为小体积的白细胞(称为小白细胞),分别收集大、中、小白细胞分离悬液, 常规离心沉淀,吸弃上清液,以定量移液器分别吸取等量的大、中、小白细胞沉淀,常规方法 (机械或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如用同种裂解液,需加量相等),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然后 根据HIV-lp24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上海启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以已知浓 度 0口8/1111、0.5卩8/1111、1卩8/1111、2.5卩8/1111、5卩8/1111、20卩8/1111、40卩8/1111、80卩8/1111的卩24抗原作为 对照,最低检测限低于5pg/ml,测定范围0~400pg/ml,线性范围0 · 5pg/ml~80pg/ml,15min 内450nm测定吸光度(0D),空白对照校准品吸光度值不高于0.050,0pg吸光度值不高于 0.100,1000pg/ml吸光度不低于1.000,当吸光度>0.12时被认为是阳性,检测结果(表1)说 明,AIDS患者不同体积大小的白细胞中的HIV-p24含量不同,在大、中、小白细胞中HIV-p24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5 · Opg/ml、196 · Opg/ml、126 · 4pg/ml,其中大、小白细胞中HIV-p24平均 含量相差148.6pg/ml,减少了 54.4 % ;在大、中、小白细胞中HIV-P24的总含量分别为 1375 · Opg/ml、979 · 9pg/ml、632 · lpg/ml,其中大、小白细胞中HIV-p24总含量相差742 · 9pg/ ml,减少了54.3 %,经统计学检验,t = 2.43,p<0.05。说明AIDS患者体内的大体积白细胞或 经gpl20抗体作用后而形成的大体积白细胞中含有较高含量的HIV,能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被分离清除。
[0080] 表1 AIDS患者外周血大、中、小白细胞中HIV-P24检测结果(p24:pg/ml)
[0081]
[0082] 2、细胞吸附器(剂)清除HIV功效的验证
[0083]为了验证吸附器(主要是⑶4+T细胞株)清除HIV的功效,本发明设计了简易的测试 方法:取灭菌的2.5 X 300mm魏氏血沉管5支,分别吸取经离心(1000r/min,5min)沉淀的⑶4+ T细胞至200mm刻度,接着吸取经100 °C溶化后保温在39~41°C备用的0.9 %琼脂糖C1-4B,达 到约10mm长刻度,置血沉架冷却后,琼脂糖成为半固体,能阻止血沉管内细胞流出但不会阻 止小分子的水和化学成份之类的物质通过。另取疾控中心及传染病实验室样本库保存的艾 滋病患者的5例血浆,各约lOmL,各取9mLAIDS滤前血浆分批次注入血沉管上端空管,待流经 血沉管下层的CD4+T细胞层并从血沉管内流出后,收集流出液,称为AIDS滤后血浆。取AIDS 滤前血浆和滤后血浆,根据HIV-lp24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上海启发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操作,以已知浓度〇pg/ml、0 · 5pg/ml、lpg/ml、2 · 5pg/ml、5pg/ml、20pg/ml、40pg/ml、 80pg/ml的p24抗原作为对照,最低检测限低于5pg/ml,测定范围0~400pg/ml,线性范围 0.5pg/ml~80pg/ml,15min内450nm测定吸光度(0D),空白对照校准品吸光度值不高于 0.050,0pg吸光度值不高于0.100,1000pg/ml吸光度不低于1.000,当吸光度>0.12时被认 为是阳性,检测结果(表1)说明,AIDS血浆滤过含CD4+T细胞的简易净化装置后,部分HIV已 被⑶4+T细胞吸附,经第1次滤过后,HIV总清除率为22.84%,经第2次滤过后,总清除率为 35.31 %,经第3次滤过后,总清除率为41.9%。说明随着滤过次数的增加,HIV会被不断地清 除,从而达到治疗AIDS目的。
[0084] 表1 AIDS血浆滤过含⑶4+T细胞的简易吸附装置前后p24检测结果(pg/ml)
[0085]
[〇u?6J 上还间易头验衣明,已极mv惣梁的外周皿细Μ易酏甘成入怀枳的多後B细Μ,酡 被血液分离器滤除;而血浆中的HIV能被吸附器中的⑶4+Τ细胞株以及吸附器出口处的筛网 清除。表明以血液分离器和血浆吸附器为关键部件构成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具有显著的 清除血细胞内、外HIV病毒的治疗功效。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医学领域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将所制能结合HIV的CD4+T 细胞株以80 %的浓度配制于细胞冻存液,灌注高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出口处设置筛网的 吸附器,所制吸附器与所制血液和血浆分离器构成体外吸附装置的主件,用于滤除含有HIV 的多核巨细胞和血浆中的HIV。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分离器的内腔通 过管壁上的微孔与外腔相通,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250μπι,能通过单个血液细胞但不能通 过两个及以上相互粘合或融合而成的大体积细胞。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分离器的微孔孔 径为 150~250ym、50~150ym、15~40ym、8~15ym、5~8ym、3~5ym、1 ~2ym。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选用微孔孔径为 150~250μπι、50~150μπι的分离器分离特大体积的真菌、螺旋菌和/或肿瘤细胞;选用微孔孔 径为15~40μπι、8~15μπι、5~8μπι、3~5μπι的分离器分离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多核巨细 胞、多细胞聚合体、吸附有HIV的颗粒性物质和/或易受HIV感染的CD4+细胞。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由其出口处的 筛网和CD4+T细胞株共同构成分子筛清除及细胞免疫清除HIV的屏障。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的容积为200 ~300ml,进出口均设有细胞筛网,进口处顶径筛网目数为800目,出口处底径筛网目数为 2.0~5.0目,液体出口处设置目数为100目的细胞滤网,液体进出口与筛网之间设置促进系 统稳定循环的缓冲区。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冻存液为含30 % 胎牛血清、12 %二甲亚砜的1640培养液。8.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D4+T细胞 株以SV40和/或hTERT作为转染基因、以CD3单克隆抗体和/或CD28双抗体作为细胞生长刺激 剂制备。9. 一种用于医学领域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吸附剂的制备,其特征在于,以无菌生理 盐水清洗所制CD4+T细胞株,lOOOr/min离心,洗净后再作离心沉淀,取沉淀细胞配制于细胞 冻存液,使细胞浓度达80 %,轻轻摇匀,封口,经4°C,0.5h; -20°C,2h; -70°C,过夜,入-196°C 液氮冻存备用,解冻使用时,需迅速将冻存管投入到已经预热的37°C水浴中,并不断摇动, 使管中的液体迅速融化,然后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使用。10. 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AIDS细胞吸附治疗仪在制备体外吸附装置中的应用,其 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吸附装置包括动脉血路管(1)的一端经肝素和血液栗(2)与含有废液出 口(5)的血液分离器(3)相连,血液分离器(3)经血液出口(4)、血液栗(6)、循环管路(7)与血 浆分离器(8)相连,血浆分离器(8)的血浆出口经血浆栗(9)和血路管(10)与两个并联的吸 附器(11)和吸附器(12)相连,两个吸附器的出口管路(13)与血浆分离器(8)的血细胞出口 管路(14)汇合后经静脉管路(15)汇流。
【文档编号】A61M1/36GK106039448SQ201610540996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日
【发明人】翁炳焕, 李兰娟, 陈敏, 王丽雅, 钱叶青
【申请人】翁炳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