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附和灭活病毒的多孔固体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671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吸附和灭活病毒的多孔固体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类疾病的防治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吸附和灭活病毒的多孔固体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病毒是人类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许多病毒类疾病的防治(如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等)使现代社会面临重大的挑战。有效地灭活病毒是防止传染性病毒疫病扩散的重要手段。
在水处理过程中经常采用活性碳或改性的活性碳杀灭细菌。含Ag的纳米多孔固体材料在过去被广泛用作杀菌剂。如日本专利JP 62241932(1987)、JP 03161275(1991)、JP 03215527(1991)和JP 07033906(1995)都采用Ag、Cu或Zn交换的A型沸石作为除臭剂和杀菌剂用于食品包装等领域。美国专利US6544621将含银的分子筛加入到橡胶中,用于家庭中的地面装饰,可以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但病毒分子与细菌的结构和致病机制截然不同,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一般在几十~几百纳米范围内。如果能将固体多孔材料用于吸附和灭活病毒,将对病毒类疾病的防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至今尚无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身毒性低或无毒,对病毒具有非特异性吸附和灭活能力的多孔固体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吸附和灭活病毒的多孔固体材料,成分是TiO2、ZrO2、SiO2、Al2O3或P2O5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孔径(直径)在0.3-500nm范围内,孔容为0.01-3ml/g。
根据不同病毒分子的特性,可以采用改性元素对其改性,达到对病毒分子的有效灭活之目的;改性元素可以是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Ib族,IIb族,IIa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加入量为总重量的0.10-10%。
本发明多孔固体材料可用于对病毒、核酸、蛋白质或微生物非特异的吸附和灭活,对冠状病毒具有吸附和灭活作用;本发明还可用于制作与人体接触和非接触的病毒防护器材和设施。
本发明的原理是基于无机固体材料的酸碱性质、氧化还原性质、吸附性质和催化性质等特性,采用多孔固体材料吸附病毒,并对病毒中的糖或核酸上的基团发生化学作用,使病毒灭活。其中本发明所述的多孔固体材料的孔径与病毒分子的大小相匹配。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自身毒性低或无毒。由于本发明采用无毒、或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的材料,有利环保。
2.由于本发明产品的孔径与病毒分子的大小相匹配,对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非特异的吸附和灭活能力(吸附和灭活率可达100%),它可用于制作与人体接触或非接触的防护材料或设施中,有效阻断病毒通过空气或水系统的扩散,范围广泛。
3.本发明所述多孔固体材料可以反复活化使用,经济实用;新产品原料易得,成本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多孔固体材料的制备可以采用沉淀、共沉淀、溶胶-凝胶、浸渍、水热合成等方法,但不受上述所列举的方法的限制。本实施例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具体为将78.4g ZrOCl2·H2O溶解在150ml去离子水中,然后缓慢加入到688g硅溶胶中,搅拌均匀后,滴加NH3·H2O至pH≈7,将固体离心分离,洗涤,110℃烘干,550℃焙烧2小时制得样品。利用Nova 4000吸附仪进行测定,平均孔径为90nm,孔容为0.35ml/g。
实施例2-14利用多种方法制备出不同孔结构和孔容、不同中氧化物成分的多孔固体材料。然后,利用Nova 4000吸附仪进行测定,结果列于表1。
表1 实施例1-14样品的性质

实施例15
选用DNA分子为K-ras基因第一外显子中一段长为211bp的DNA片段,由荧光(6-FAM)标记的引物经PCR扩增。将该PCR产物用去离子水稀释成30倍的DNA分子原液。然后称取0.2-0.3g实施例2制备的多孔固体材料,使之在表面皿上均匀铺开。取50μl的DNA分子原液喷洒到催化材料表面,并调匀,分别过10min,20min后用水洗脱,离心过滤,取上清液在310型DNA全自动遗传分析仪上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进行分析。吸附10分钟后洗脱液中没有DNA分子存在,说明多孔固体材料在10min内即可将DNA完全吸附,并且吸附后不能被水洗掉。
比较例1选用60-80目玻璃微球作为DNA吸附对照。结果表明,未经纯化处理的玻璃微球对DNA分子有少量吸附,经过乙醇和水清洗的玻璃微球对DNA分子无吸附。
实施例16以实施例15相同的方法,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3-14的多孔固体材料分别进行DNA的吸附-洗脱实验。结果为均可以在10分钟内对DNA分子全部吸附,且水洗不能使DNA分子脱附。
实施例17称实施例3的多孔固体材料(ASC-24)1g于无菌瓶中,加副流感病毒液(1∶1280)0.1ml于室温混合作用30min,每10min振荡2min,共操作3次,加入2ml无菌生理盐水,立即混匀振荡2min 1000r/min离心5min。吸取洗脱病毒液进行血凝试验,测得所有测得一次洗脱病毒血凝效价为1∶40,该材料病毒吸附率为96.9%。二次洗脱病毒液的血凝效价为1∶160,病毒吸附率为87.5%。三次洗脱病毒夜的血凝效价为1∶1280,病毒吸附率为0%。
实施例18按照实施例17的方法,采用实施例4的多孔固体材料(ASC-28),只是将添加的副流感病毒液(1∶1280)变为0.05ml,测得所有三次洗脱液的血凝效价均为阴性。
比较例2按照实施例17的方法,采用60-80目玻璃微球为吸附剂,测得一次洗脱病毒血凝效价为1∶640,该材料病毒吸附率为50%。二次和三次洗脱病毒夜的血凝效价均为1∶1280,病毒吸附率为0%。
比较例3按照实施例17的方法,不采用任何吸附剂样品,测得相当于一次洗脱病毒血凝效价为1∶1280,该材料病毒吸附率为0%。二次和三次洗脱病毒夜的血凝效价均为1∶1280,病毒吸附率为0%。
实施例19以实施例17的方法,分别采用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7的固体材料进行病毒吸附后洗脱液的血凝效价实验,结果列于表3。本实施例结果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多孔固体材料可以高效吸附病毒。
表3 吸附副流感病毒后洗3次脱液的血凝效价(括号内数字为吸附率)

实施例20实施例17中的洗脱液1和洗脱液3分别接种9-11日龄鸡胚,进行病毒增殖;3天后收获尿囊液测病毒血凝效价并与接种前对比,结果为一次洗脱液接种前为1∶40,接种后为阴性;三次洗脱液接种前为1∶1280,接种后1∶80。
比较例4按照实施例03的方法,只是不使用固体多孔材料,相当于一次和三次洗脱液接种前后的血凝效价测得均为1∶1280。
实施例21按照实施例03的方法,分别采用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7的固体材料进行接种前后的血凝效价对照,结果列于表4。本实施例的测定结果说明,病毒被多孔材料吸附后,已经部分或完全被灭活。
表4 洗脱液接种鸡胚前后的血凝效价比较

实施例22分别将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R)和白血病敏感细胞株(K562/S)制成2×105和1×105的细胞悬液。实施例1的多孔固体材料样品预先制成三个浓度梯度悬液原液(1000ug/ml)、1/10原液(100ug/ml)、1/100原液(10ug/ml)。各取上述悬液100μl和细胞悬液100μl分别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放入CO2孵箱孵育24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学形态。利用固体材料的三个剂量(绝对量)100μg、10μg、1μg确定其细胞毒范围。实施例1制备的多孔固体材料的细胞死亡率分别为100μg时,对K562/R和K562/S均为10%,其余剂量时细胞死亡率均为0%。
实施例23按照实施例23的方法,分别采用实施例2-14的多孔固体材料样品,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列于表5。说明本发明的多孔固体材料对细胞是低毒性的。
表5催化剂细胞毒检测和评价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吸附和灭活病毒的多孔固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成分是TiO2、ZrO2、SiO2、Al2O3或P2O5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孔径在0.3-500nm范围内,孔容为0.01-3ml/g。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固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改性元素对其改性,改性元素的加入量为总重量的0.10-1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多孔固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元素可以是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Ib族,IIb族,IIa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固体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用于对病毒、核酸、蛋白质或微生物非特异的吸附和灭活。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多孔固体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冠状病毒的吸附和灭活。
6.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固体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用于制作与人体接触和非接触的病毒防护器材和设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吸附和灭活病毒的多孔固体材料及其应用,其中多孔固体材料成分是TiO
文档编号A61L2/16GK1552454SQ0313353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1日
发明者刘中民, 许磊, 齐越, 许国旺, 杨凌, 张卓然, 马磊, 郑丛龙, 明平文, 陈严, 张涛, 黄向阳, 包信和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