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抬腿牵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9620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抬腿牵引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抬腿牵引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患者腿部受伤进行手术后,往往需要进行恢复治疗,在恢复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牵引训练,以使其能够更快且更好的恢复。然而现有的腿部牵引架往往只能使得腿部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腿部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更好的治疗,同时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不利于患者使用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医用抬腿牵引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用抬腿牵引架,所述医用抬腿牵引架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支撑柱、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内部的牵引块、位于所述牵引块上方的第一拉动装置及位于所述牵引块右侧的第二拉动装置,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三支撑杆,所述牵引块上设有位于上表面左侧的第一卡勾、位于上表面右侧的第二卡勾及位于所述牵引块右表面上的T型凹槽,所述第一拉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方的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方的第一定滑轮、位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右侧的第二定滑轮、位于所述第二定滑轮下方的第二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块下方的第三卡勾及位于所述第三卡勾右侧的第四卡勾,所述第二拉动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一移动块右侧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之间的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弹簧右侧的第三定滑轮、位于所述第三定滑轮下方的第二电机及位于所述第三定滑轮左侧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左表面设有T型凸块,所述T型凸块收容于所述T型凹槽中,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三卡勾卡扣在一起,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第四卡勾卡扣在一起。
[0007]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位于左表面上的支撑座、位于所述支撑座上方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凸块。
[0008]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凹槽。
[0009]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
[0010]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
[0011]所述第一定滑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轴转连接。
[0012]所述第二定滑轮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与所述第一横杆轴转连接。
[0013]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14]所述第二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位于右端的第二凹槽及位于下方的斜杆。
[0015]所述斜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实用新型医用抬腿牵引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电机带动牵引块上下移动或者左右移动,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使得腿部上下移动,还能够左右移动,通过上下及左右移动,使得腿部活动范围更大,从而使其能够更快更好的恢复。本实用新型各结构配合巧妙,能够实现有效运转,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医用抬腿牵引架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抬腿牵引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医用抬腿牵引架中牵引块与第一移动块结合处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医用抬腿牵引架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I下方的支撑柱2、位于所述底座I上方的支架装置3、位于所述支架装置3内部的牵引块4、位于所述牵引块4上方的第一拉动装置5及位于所述牵引块4右侧的第二拉动装置6。
[0022]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I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柱2设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柱2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柱2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用于支撑所述底座I。
[0023]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杆3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右侧的第一横杆32、位于所述第一横杆32右侧的第二支撑杆33、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3下方的第二横杆34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34下方的第三支撑杆35。所述第一支撑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3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上设有位于左表面上的支撑座311、位于所述支撑座311上方的第一连接杆312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凸块313,所述支撑座31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座311水平放置,所述支撑座31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1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31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12的左端设有第一凹槽3121,所述第一凹槽312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凸块3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凸块313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32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横杆32上设有第一通孔321,所述第一通孔32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通孔321贯穿所述第一横杆32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3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3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3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左表面上设有第二凸块331,所述第二凸块33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位于上侧的第二凸块331与所述第一凸块313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凸块33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凸块33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34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三支撑杆35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35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35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35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34的右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三支撑杆35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351,所述第二通孔351呈圆柱体状。
[0024]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牵引块4的左表面与右表面呈竖直状,所述牵引块4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牵引块4的上表面的中间设有圆柱槽,所述上表面左侧的高度第一所述上表面右侧的高度。所述牵引块4上设有位于上表面左侧的第一卡勾41、位于上表面右侧的第二卡勾42及位于所述牵引块4右表面上的T型凹槽43。所述第一卡勾41呈L型,所述第一卡勾41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竖直部411及位于第一竖直部411上方的第一水平部412,所述第一竖直部411与所述第一水平部412 —体成型,所述第一竖直部411的下表面与所述牵引块4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412的上表面与所述牵引块4上表面右侧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竖直部411与所述第一水平部412均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卡勾42呈L型,所述第二卡勾42包括第二竖直部421及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421上方的第二水平部422,所述第二竖直部42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422 —体成型,所述第二竖直部421的下表面与所述牵引块4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42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杆34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竖直部42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422均呈长方体。所述T型凹槽43自所述牵引块4的右表面向左凹陷形成,所述T型凹槽43贯穿所述牵引块4的上下表面。所述牵引块4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右表面滑动连接。
[0025]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拉动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51、位于所述第一电机51上方的第一连接线52、位于所述第一电机51上方的第一定滑轮53、位于所述第一定滑轮53右侧的第二定滑轮54、位于所述第二定滑轮54下方的第二移动块55、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块55下方的第三卡勾56及位于所述第三卡勾56右侧的第四卡勾57。所述第一电机51位于所述支撑座311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5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座3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1上设有第一转轴511。所述第一定滑轮53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3121中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12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定滑轮53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3121中旋转。所述第二定滑轮54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321中且与所述第一横杆32轴转连接,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