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针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92218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31]该第二保护件40,包括一水平的第二板片41,该第二板片41的外表面设有兼具止滑和指引移动方向的纹路部411。该第二板片41的后端具有分设于左、右边垂直的第二后端板42,该第二板片41接近后端的左、右侧各有一垂直的第二后侧板43,该第二后侧板43的外表面设一扣勾44。该第二板片41的左、右侧大致从中间部位延伸至前端各设一垂直的扣合板45,该扣合板45至该第二后侧板43之间形成一缺口 46,该扣合板45的前缘为弧凸的导引缘47,该二扣合板45的内侧面设有一承接槽48,该第二板片41与该二扣合板45的交界处分别设有一细长形的承接孔491。该二扣合板45与该第二板片41的交界处分别设有一扣合孔492。
[0032]如图3至图5,该第一保护件30扣环34与第二保护件40的扣勾44彼此扣合,使第一保护件30与第二保护件40相对结合包覆在该定位管20的外部的一原始位置。当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在原始位置时,该注射针I的针体14是显露的。所述的原始位置是指该定位管20的止挡部21至注射针I的主体11之间。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的第一后端板32和第二后端板42分别位于该定位管20的止挡部21和微凸挡点22之间,使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被限制在上述的原始位置,在没有向前推力的作用的情况下,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不会轻易滑动而离开该原始位置。又,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彼此的缺口 36,46对应相连成一矩形孔51。该第二保护件40的扣合板45与该第一保护件30的滑扣板37位置相对,且扣合板45在滑扣板37的外侧。该扣合板45的承接槽48接收该第一保护件40的凸扣39。
[0033]如图6、图7、图8,当注射针使用过后,针体14应被覆盖保护以免戳扎医护人员。可将该定位管20向后拉,或者是将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往前推,总之,使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与该定位管20分别产生前后相离的位移。这个动作是可以单手操作的,使用者的拇指和食指可上下接触并向前推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使用者的手掌接触该定位管20的后端,中指或无名指可以接触该定位管20的辅助部23,将定位管20往后推。当位移开始时,因该定位管20的微凸挡点22与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的第一后端板32和第二后端板42有干涉关系,因此需要稍加施力,使第一后端板32和第二后端板42能越过微凸挡点22,解除该干涉关系,该第一保护件30、第二保护件40以及定位管20即可相离位移。接着,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的前端藉由该导引缘38、47而越过该注射针I的翼片12。当该第一保护件30的滑扣板37和中位侧板35,以及第二保护件40扣合板45通过该翼片12时,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因该翼片12的厚度而被稍微上下撑开,通过该翼片12之后,该翼片12即进入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的缺口 36,46所构成的矩形孔51中。至此,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进入一保护位置,亦即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完全遮蔽了针体14。该翼片12在矩形孔51中通过该第一后侧板33和第二后侧板43以及中位侧板35、扣合板45的前后挡止,使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被限制在该保护位置,无法再做任何的移动,因此被遮蔽的针体14不会再显露出来。
[0034]如图9,一个使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在保护位置交互扣合的动作,可以保证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不受外力的作用而被向外扳开。使用者以拇指和食指相对施压于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使第一保护件30的滑扣板37的凸扣39得以通过该第二保护件40的承接槽48,基于该凸扣39的外侧面是斜面之故,因此可以导引该凸扣39通过该承接槽48的槽壁,同时对该第一保护件30的滑扣板37造成相对的挤压,使滑扣板37及其凸扣39得以通过该第二保护件40的扣合板45内侧,直到该凸扣39进入该扣合孔492为止,凸扣39卡扣于于扣合孔492,同时该第一保护件30的滑扣板37的导引缘38进入该第二保护件40的承接孔491中,据此构成该第一保护件30和第二保护件40在保护位置的彼此扣合关系。在这关系中,该第一保护件30的第一板片31的前缘是呈弧形弯折的。一旦扣合关系成立,即无法再以逆回的手段解除该扣合关系。
【主权项】
1.一种注射针保护装置,该注射针包含一主体,该主体的左、右各成型一翼片,该主体的后端连接一导管,该主体的前端连接一针体;其特征在于,该注射针保护装置包括: 一定位管,穿套固定于该导管的外部;该定位管的外壁具有一凸出的止挡部; 一第一保护件,包括一水平的第一板片,该第一板片接近后端的左、右侧各设一第一后侧板,该第一后侧板的外表面设一扣环;该第一板片于中间部位的左、右侧各设一中位侧板,该中位侧板至该第一后侧板之间形成一缺口 ;该第一板片接近前端的左、右侧各设一滑扣板,该二滑扣板的外表面各设一凸扣,该滑扣板的前缘和底缘连成一弧凸的导引缘; 一第二保护件,包括一水平的第二板片,该第二板片接近后端的左、右侧各有一第二后侧板,该第二后侧板的外表面设一扣勾;该第二板片的左、右侧从中间部位延伸至前端各设一扣合板,该扣合板至该第二后侧板之间形成一缺口,该扣合板的前缘为弧凸的导引缘,该二扣合板的内侧面各设有一承接槽,该二扣合板与该第二板片的交界处分别设有一扣合孔; 该第一保护件与第二保护件相对结合包覆在该定位管外部的一原始位置;该原始位置是指该定位管的止挡部至该注射针的主体之间;该第一保护件的扣环与该第二保护件的扣勾彼此扣合,该第一保护件和该第二保护件的缺口彼此对应相连成一矩形孔,该第二保护件的扣合板与该第一保护件的滑扣板位置相对,且该扣合板在该滑扣板的外侧,该扣合板的承接槽接收该第一保护件的凸扣; 该第一保护件与该第二保护件可从该原始位置移向一保护位置;该保护位置的该第一保护件和该第二保护件遮蔽该注射针的针体;该注射针的翼片位于该矩形孔;相对施压该第一板片和该第二板片,使该凸扣通过该承接槽进入并卡扣于该扣合孔中,构成该第一保护件和该第二保护件在该保护位置的彼此扣合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是一矩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于接近该止挡部的左、右侧壁各设一微凸挡点,该第一板片的后端具有分设于左、右边的第一后端板,该第二板片的后端具有分设于左、右边的第二后端板;于该原始位置,该第一后端板和该第二后端板分别位于该定位管的该止挡部和该微凸挡点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的末端具有向两侧凸出的辅助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的外表面设有兼具止滑和指引移动方向的纹路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片与该二扣合板的交界处分别设有一细长形的承接孔,该第一保护件和该第二保护件在上述扣合关系中,该第一保护件的滑扣板的导引缘进入该第二保护件的承接孔中。
【专利摘要】一种注射针保护装置,该注射针为头皮针、蝴蝶针或带翼留置针,该保护装置包括一定位管以及呈上下位且后端相连的方式包覆定位于该定位管外部的一原始位置的第一保护件和一第二保护件;该原始位置的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使注射针的针体显露;该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可沿着该定位管从上述原始位置移动至一保护位置,该保护位置的该第一保护件和该第二保护件遮蔽该针体;更进一步的,该保护位置的该第一保护件和该第二保护件的前端可相对压合透过彼此的凸扣和扣合孔产生无法解除的扣合关系。
【IPC分类】A61M5/158
【公开号】CN204745197
【申请号】CN201520415373
【发明人】魏庆祥, 谢政华
【申请人】均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魏庆祥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