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129117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面接触。具有 由凸部21和凹部22形成的凹凸构造的正面片2A能够利用公知的压纹加工形成,例如通过 在周面形成为凹凸形状的第一辊与在周面具有形成为与该第一辊的凹凸形状啮合的形状 的凹凸形状的第二辊的啮合部,咬入正面片坯料(无凹凸的平坦状的片),对该正面片坯料 进行凹凸赋形而获得。
[0098] 在尿布1中,在使用正面片2A代替正面片2时,凸部21朝向肌肤侧且形成实质上 不存在正面片2A的形成材料的空间25,由此提升正面片2A的透过性,并且与正面(肌肤 相对面)没有凹凸的平坦型正面片相比,更不易发生回液,此外,与肌肤的接合面积相对降 低,由此具有体液向肌肤的附着量下降,正面(肌肤相对面)的干爽感提升的效果。
[0099] 从更可靠地发挥利用正面片2A实现的上述作用效果的观点出发,正面片2A的各 部分的尺寸等优选为以如下方式设定。
[0100] 凸部21的高度LI (参照图5)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而且,优选 为6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 5~6mm,更优选为1~5mm。
[0101] 凸部21的最大直径L2(参照图5)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而且, 优选为IO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10mm,更优选为0? 5~5mm〇
[0102] 此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芯,也可使用图6所示的具有凹凸形状的吸收性 芯40A(凹凸型吸收性芯)代替实质上不具有凹凸的平坦状的吸收性芯40(平坦型吸收性 芯)。如图6所示,吸收性芯40A包含吸收性材料相对较多的高克重部43和吸收性材料相 对较少的低克重部42,高克重部43与低克重部42在规定方向上交替地形成。在图6所示 的方式中,高克重部43与低克重部42在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上分别交替地形成。更 具体而言,在吸收性芯40A中,如图6所示,分别形成多个沿吸收性芯40A的长度方向X在 其全长上延伸的直线状的低克重部42X,和沿吸收性芯40A的宽度方向Y在其全长上延伸的 直线状的低克重部42Y,低克重部42整体上形成为格子状,由这些直线状的低克重部42X、 42Y划分出的部位成为高克重部43。多个高克重部43分别在俯视时具有矩形形状。
[0103] 如图6所示,高克重部43的厚度大于低克重部42 (42X、42Y),因此,吸收性芯40A 具有高克重部43与低克重部42相比隆起的凹凸形状。当吸收性芯40A具有凹凸形状时,与 吸收性芯40那样不具有凹凸形状、肌肤相对面和非肌肤相对面均大致平坦的吸收性芯相 比,易于诱导穿着尿布1时吸收性芯40A(吸收体4)的变形,具体而言,易于诱导吸收性芯 40A变形为如向尿布穿着者的肌肤隆起的形状。由于这样的吸收性芯40A的变形容易性,在 穿着尿布1时容易变形为裆部C中的上述排泄部相对部抵压于尿布穿着者的肌肤的形状, 因此,提升服贴性,给予尿布穿着者舒适的穿着感,并且有效地抑制尿等体液的泄漏。
[0104] 在图6(b)所示的吸收性芯40A的截面图中,低克重部42 (42X、42Y)在吸收性芯40 的厚度方向上偏向一侧。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低克重部42在吸收性芯40A的厚度方 向T上偏向肌肤相对面40b侧。而且,低克重部42像这样在厚度方向T上偏倚肌肤相对面 40b侧,由此高克重部43向与肌肤相对面40b相反的一侧、即厚度方向T上的非肌肤相对面 40a侧突出。因此,在吸收性芯40A中,肌肤相对面40b实质上没有凹凸而大致平坦,与此相 对,非肌肤相对面40a具有由突出形成的高克重部43 (凸部)和位于高克重部43、43间的 低克重部42 (非凸部或凹部)形成的凹凸。
[0105] 在尿布1中,在使用吸收性芯40A代替吸收性芯40时,吸收性芯40A包括低克重 部42和与其对应地形成的凹部(不存在吸收性芯40A的形成材料的空间),由此能够使体 液的吸收时间缩短并且使体液扩散,从而高效率地利用吸收性芯40A。因此,更有效地防止 回液。
[0106] 从更可靠地发挥利用吸收性芯40A实现的上述作用效果的观点出发,吸收性芯 40A的各部分的尺寸等优选以如下方式设定。
[0107] 吸收性芯40A的高克重部43的克重S41与低克重部42的克重S42的比(S42/S41) 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0 %以上,而且,优选为80 %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更具体 而言,优选为20~80 %,更优选为30 %~70 %。
[0108] 高克重部43的克重S41优选为300g/m2以上,更优选为35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 9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0g/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300~900g/m2,更优选为350~ 800g/m2〇
[0109] 低克重部42的克重S42优选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150g/m 2以上,而且,优选为 500g/m2以下,更优选为400g/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00~500g/m 2,更优选为150~ 400g/m2〇
[0110] 高克重部43的厚度T41与低克重部42的厚度T42的比(T42/T41)优选为30% 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而且,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 30~90 %,更优选为40~80 %。
[0111] 高克重部43的厚度T41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而且,优选为8mm以 下,更优选为7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8mm,更优选为3~7mm。
[0112] 低克重部42的厚度T42优选为I. 5mm以上,更优选为2. 5mm以上,而且,优选为 4. 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L 5~4. 5mm,更优选为2. 5~4mm。
[0113] 关于对吸收性芯40A中的高克重部43的面积与低克重部42的面积的比率的调 整,具体而言,优选将高克重部43的面积与低克重部42的面积的比率设为6 : 4~9 : 1, 更优选设为7 : 3~8 : 2。
[0114] 具有凹凸形状的吸收性芯40A与此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芯的制造方法同样,能 够使用公知的纤维堆积装置制造。纤维堆积装置通常为如下装置:包括在外周面具有集 聚用凹部的转筒,一面使转筒旋转,一面将吸收性材料以飞散状态供给至其外周面,通过从 集聚用凹部的底面进行吸引而使吸收性材料堆积于集聚用凹部内,通过从与集聚用凹部 相对配置的吸引机构进行吸引而使该集聚用凹部内的纤维堆积物从集聚用凹部脱模,转印 到吸引机构上。在该结构的纤维堆积装置中,在集聚用凹部的透气性的底面的一部分配置 非透气性部件或难透气性部件等,将该底面的一部分作为非透气性部或难透气性部,由此 在堆积吸收性材料时吸收性材料难以堆积至该非透气性部或难透气性部,从而该非透气性 部或难透气性部中的吸收性材料的纤维堆积量少于该底面的其他部位。因此,通过使用 此种包括集聚用凹部的底面的一部分成为非透气性部或难透气性部的转筒的纤维堆积装 置,按照常用方法制造吸收性芯,对应于该非透气性部或难透气性部的部位成为低克重部 42 (42X、42Y),对应于该底面的其他部位的部位成为高克重部43,从而获得具有凹凸形状的 吸收性芯40A。
[011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 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1片包芯片41包覆吸收性芯40,但也可使 用2片包芯片,利用其中的1片包覆吸收性芯40的肌肤相对面(与中间层5相对的面),利 用另一片包覆吸收性芯40的非肌肤相对面(与背面片3相对的面)。此时,只要至少包覆 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的包芯片如上所述具有在规定的液体透过时间的测定方法中从第 一次至第三次的液体透过时间全部为60秒以下的耐久亲水性即可,包覆吸收性芯的非肌 肤相对面的包芯片也可不具有此种耐久亲水性。
[0116]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所谓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 收性物品的应用例之一,但除了能够应用于预先成形为短裤型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以外, 也可应用于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阴道分泌物护垫)、失禁护垫等。上述一个实施方式 所具有的部分可适当地在不同的实施方式间相互利用。
[0117] 关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而记载以下内容(吸收性物品)。
[0118] < 1 >-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位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位于 非肌肤相对面侧的液体难透过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在该正面片与该 吸收体之间配置有中间层,该吸收性物品中,
[0119] 上述中间层包含交联纤维素纤维,
[0120] 上述吸收体包括:含有吸收性材料的吸收性芯;包芯片,其包覆该吸收性芯的至 少肌肤相对面,且包含纸或亲水性无纺布,
[0121] 对于上述包芯片,通过下述测定方法反复测定3次以上的液体透过时间时,从第 一次至第三次的液体透过时间全部为60秒以下。
[0122] <液体透过时间的测定方法>
[0123] 将上下端开口的内径35mm的2个圆筒以使两圆筒的轴一致的方式上下配置,将使 1片直径55mm的圆形滤纸重叠于70mm见方的测定对象片(包芯片)的上侧而得的部件夹 入于上下的圆筒间,在该状态下,将40g人工尿供给至上侧的圆筒内。所供给的人工尿依序 透过滤纸和测定对象片,通过下侧的圆筒内而从该圆筒的下端流下。观察从该下侧的圆筒 流下的人工尿的重量的经时变化,并测定从开始供给人工尿时至该重量达到20g为止的时 间,将该时间作为液体透过时间。
[0124] < 2 >如上述< 1 >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包芯片包含纺粘-熔喷-纺粘无纺 布,且形成该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纺粘无纺布包含将预先混入有亲水化剂的合成树脂作为 纤维原料的亲水化剂混入型合成纤维。
[0125] < 3 >如上述< 1 >或< 2 >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包芯片具有上述吸收性芯 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2倍以上3倍以下的宽度,利用1片该包芯片包覆该吸收性芯的肌肤 相对面和其相反侧的非肌肤相对面各自的整个区域。
[0126] < 4 >如上述< 1 >至< 3 >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包芯片为特定 纸,该特定纸将游离度为400~550ml的针叶树漂白牛皮纸浆作为主体,添加有2种以上的 纸力增强剂,且克重为10~14. 5g/m2,密度为0? 05~0? 2g/cm3,皱纹率为5~30%。
[0127] < 5 >如上述< 4 >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特定纸作为必需成分含有游离度为 400~550ml的针叶树漂白牛皮纸浆(NBKP)。
[0128] < 6 >如上述<4>或<5>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特定纸中所使用的NBKP的 纤维粗度为0. lmg/m以上,更优选为0. 12mg/m以上,而且为0. 2mg/m以下,优选为0. 18mg/ m以下。
[0129] < 7 >如上述< 4 >至< 6 >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特定纸中所使 用的NBKP的平均纤维长度为1mm以上,优选为2mm以上,而且为4mm以下,优选为3mm以下。
[0130] < 8 >如上述< 4 >至< 7 >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添加至上述特定纸的 纸力增强剂是选自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其盐、聚丙烯酰胺类树脂和其盐、阳离子化淀粉 和聚乙烯醇(PVA)的1种以上材料。
[0131] < 9 >如上述< 8 >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添加至上述特定纸的纸力增强剂的组合 为2种干燥纸力增强剂和1种湿润纸力增强剂。
[0132] < 10 >如上述< 4 >至< 9 >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特定纸中的2 种以上的纸力增强剂的总添加量相对于特定纸的全部构成纤维的干燥质量为0. 01质量% 以上,优选为0.03质量%以上,而且为1.5质量%以下,优选为1.2质量%以下。
[0133] < 11 >如上述< 4 >至< 10 >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特定纸的克重 为10g/m2以上,优选为llg/m2以上,而且为14. 5g/m2以下。
[0134] < 12 >如上述< 4 >至< 11 >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特定纸的密度 为0.058/〇113以上,优选为0.]^/〇11 3以上,而且为0.28/〇113以下。
[0135] < 13 >如上述< 4 >至< 12 >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特定纸具有皱 纹(缩皱状的皱褶),其皱纹率为5~30 %。
[0136] < 14 >如上述< 2 >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SMS无纺布(依序将纺粘无纺布、 恪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叠层一体化而形成的无纺布)中,形成该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纺 粘无纺布为特定亲水性无纺布。
[0137] < 15 >如上述< 14 >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SMS无纺布的克重为5g/m2以上, 优选为8g/m2以上,而且为30g/m 2以下,优选为20g/m2以下。
[0138] < 16 >如上述< 1 >至< 15 >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芯包括 上述吸收性材料相对较多的高克重部和上述吸收性材料相对较少的低克重部,该高克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