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气囊压迫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420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将患者床挡拉起,固定支架水平横板1与患者患肢膝关节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将钳样固定夹7夹在床挡边上,并用锁紧螺钉6旋紧固定;所述中央支杆包括顶端钢球9,钢球9下方为圆柱短颈10,圆柱短颈10下方为直径大于卡槽2宽度的圆柱盘11,圆柱盘11直径大于卡槽2宽度,保证圆柱盘11始终位于卡槽2上方,圆柱盘11下方为一直径小于卡槽2宽度的套杆12,保证套杆12可以在卡槽2内左右滑动,套杆12近圆柱盘11处有螺纹13,套杆12顶端有与螺纹13相匹配的锁紧螺帽14,将固定支架固定在患者床挡上后,根据患者患肢的位置,调整中央支杆在卡槽2上的位置,保证中央支杆在膝关节垂直上方,并用锁紧螺帽14旋紧固定;套杆12下方为与其匹配的中空的套筒15,套筒15上有顶部可达套杆12的锁紧螺钉6,中央支杆也可根据情况调节高度;套筒15下方为一中空的半包结构的装置盒17,装置盒17下方开口处分别设有可以改变角度的左、右膝关节外壳18,夕卜壳两端分别设有尼龙粘扣16,将外壳18放于膝关节左右两侧,并用尼龙粘扣16轻轻固定在膝关节下方;气囊压迫装置包括压力表19、打气球20、气囊21,压力表19固定在装置盒17内,气囊21与压力表19下方相通,并从装置盒17下方开口处伸出,位于膝关节外壳18内,打气球20与气囊21相通,安置于装置盒17侧面开口处,固定好外壳18后,用打气球20打气,遵医嘱达到预定压力值;脚托包括托具22及弹性固定带23,最后将托具22置于患肢足跟处,将弹性固定带23套在圆柱短颈10上,保证患肢的功能位。
[0024]所述水平横板1中央的卡槽2宽度为水平横板1的1/2,长度为水平横板1的2/3 ;水平横板1 一端的加长结构3设计为双层板,双层板上层为水平横板1,水平横板1此处为中间分隔的两块板拼接起来,双层板下层为加长横板8,双层板上有均匀分布的孔24,孔上有4处用螺丝钉25和螺丝帽26固定,水平横板1长度设计为0.9m,当患者床挡拉起后,两床挡之间的距离> 0.9m时,可以松开锁紧螺钉26中的两个,将双层板上层水平横板1分隔处拉开,用双层板下层加长横板8连接,对好双层板的上下孔,用卸下的螺丝钉25和螺丝帽26重新旋紧固定,可以保证本装置适用于任何宽度的病床。
[0025]所述压力表19上刻度从0?0.4Mpa,均匀分布,护士根据医嘱用打气球20对气囊21打气,达指定刻度。
[0026]所述打气球20与气囊21之间设有排气旋钮27,当患者解除压迫时,使用排气旋钮27对气囊21进行放气。
[0027]所述脚托托具22设计为包裹足跟为主的半包结构,托具22足底长度为10cm,两侧为扇形结构,患者足部置于托具22中时,不影响其做踝部的屈伸运动;弹性固定带23成Y型,一端固定于扇形结构顶部,一端固定于足底部,两条固定带最后汇合为一条,左右两侧分别汇合的带子最后连接;固定带的长度足以到达圆柱短颈10,弹性固定带23弹性适中,将其挂在圆柱短颈10上后,能防止脚部左右摆动。从而维持功能位。
【主权项】
1.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气囊压迫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中央支杆、气囊压迫装置和脚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水平横板(1),水平横板(1)中央有卡槽(2),水平横板(1) 一端有加长结构(3),水平横板(1)两端末尾有与水平横板(1)垂直焊接的套杆(4),套杆(4)插于下方与其匹配的中空的套筒(5)内,套筒(5)上有顶部可达套杆(4)的锁紧螺钉¢),套筒(5)下方设计有钳样固定夹(7),固定夹两末端装有水平的锁紧螺钉(6);所述中央支杆包括顶端钢球(9),钢球(9)下方为圆柱短颈(10),圆柱短颈(10)下方为直径大于卡槽⑵宽度的圆柱盘(11),圆柱盘(11)下方为一直径小于卡槽⑵宽度的套杆(12),套杆(12)近圆柱盘(11)处有螺纹(13),套杆(12)顶端有与螺纹(13)相匹配的锁紧螺帽(14),套杆(12)下方为与其匹配的中空的套筒(15),套筒(15)上有顶部可达套杆(12)的锁紧螺钉(6),套筒(15)下方为一中空的半包结构的装置盒(17),装置盒(17)下方开口处分别设有可以改变角度的左、右膝关节外壳(18),外壳(18)边缘设有尼龙粘扣(16);所述气囊压迫装置包括压力表(19)、打气球(20)、气囊(21),压力表(19)固定在装置盒(17)内,气囊(21)与压力表(19)下方相通,并从装置盒(17)下方开口处伸出,位于膝关节外壳(18)内,打气球(20)与气囊(21)相通,安置于装置盒(17)侧面开口处;所述脚托包括托具(22)及弹性固定带(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气囊压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横板(1)中央的卡槽(2)宽度为水平横板(1)的1/2,长度为水平横板(1)的2/3 ;水平横板(1)一端的加长结构(3)设计为双层板,双层板上层为水平横板(1),水平横板(1)此处为中间分隔的两块板拼接起来,双层板下层为加长横板(8),双层板上有均匀分布的孔(24),孔上有4处用螺丝钉(25)和螺丝帽(26)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气囊压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表(19)上刻度从0?0.4Mpa,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气囊压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气球(20)与气囊(21)之间设有排气旋钮(2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气囊压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脚托托具(22)设计为包裹足跟为主的半包结构,托具(22)足底长度为10cm,两侧为扇形结构;弹性固定带(23)成Y型,一端固定于扇形结构顶部,一端固定于足底部,两条固定带最后汇合为一条,左右两侧分别汇合的带子最后连接;固定带的长度足以到达圆柱短颈(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气囊压迫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中央支杆、气囊压迫装置及脚托,所述固定支架长度和高度均可调节,中央有卡槽;所述中央支杆高度可调并且可在卡槽上左右滑动固定;所述气囊压迫装置置于中央支杆下方,气囊形状据膝关节生理外形设计而成,压力表可显示压力值;脚托通过弹性固定带套在中央支杆上方,维持脚部功能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气囊压迫固定装置,用气囊对膝关节进行压迫,一方面起到压迫伸直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辅助压迫止血的作用,并且膝关节受压部位压力均匀,压力值可读,装置可重复使用,脚托可与装置分离,用于其他需要维持脚部功能位的患者,同时本装置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用途广泛。
【IPC分类】A61F5/00, A61B17/12
【公开号】CN204951255
【申请号】CN201520764401
【发明人】石贞仙, 闫欣
【申请人】石贞仙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