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轮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34409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扳手固定板23、垂直设置在扳手固定板23上的可旋转的L形的旋转扳手22组成;所述固定板40与对应的支架管20的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板39的下端与推杆11的下端铰接,推杆11的下端通过旋转扳手22实现推杆11的上翻固定与折叠。
[0042]两根推杆11上部之间设有推杆固定杆12,所述推杆固定杆12由两根相互铰接的拉杆和套装在拉杆上的管套二 9组成,一根拉杆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有折叠螺纹二 7,另一根拉杆靠近铰接点的一端设有打开螺纹二 8,所述管套二 9设有与两根拉杆上的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0043]两根推杆11的中部各活动地连接有一根向座椅本体前方延伸的扶手13,所述推杆1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扶手13前端向下运动的固定钩3,所述扶手13前端设有魔术贴丝状面2,所述推杆11在对应扶手13上魔术贴丝状面2的位置设有魔术贴钩状面1。这样能实现扶手13在折叠后能快速地固定在推杆11上。
[0044]两根推杆11的上部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靠背36,所述靠背36采用布制成。
[0045]还包括脚踏18,所述脚踏18由两根纵梁和相平行地设置在两根纵梁前部的两根横梁组成,其中远离座椅本体的横梁由两根相互铰接的半梁一组成,靠近座椅本体的横梁由两根相互铰接的半梁二和套装在半梁二上管套一 6组成,其中一根半梁二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有折叠螺纹一 4,另一根半梁二靠近铰接点的一端设有打开螺纹二 5,所述管套一 6设有与两根半梁二上的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两根纵梁后端分别与座椅本体前部下方的两个支架管座14铰接,远离座椅本体的横梁的中部通过脚踏绳19与座椅面35的前部连接。
[0046]还包括两个手刹10、两个L形的刹车杆31,两个手刹10分别设置在两根推杆11的上端,两个刹车杆31分别设置在座椅本体后部下方的两个支架管座14的下方,刹车杆31的中部与对应的后轮杆29铰接,刹车杆31的后部通过复位弹簧32与相应的支架管座14连接,刹车杆31的后端用于对后轮33施加摩擦力,刹车杆31的前端通过刹车线21与对应的手刹10连接。
[0047]在将该便携式折叠轮椅折叠时,先实现扶手13的折叠:直接将扶手13向上折叠贴近推杆11即可。推杆11的折叠:推杆11折叠时,将扳手固定板23上的旋转扳手22打开,将推杆11下折即可。推杆固定杆12折叠时,将内部两头均有螺纹结构的管套二9从打开螺纹二8上旋开,然后将其固定于折叠螺纹二 7上,此时给推杆固定杆12—个向下的力即可完成前期的折叠。脚踏18的折叠方式同推杆固定杆12的折叠方式。座椅本体折叠时,同时通过牵引绳17的向上牵拉四个座椅支架固定杆16,座椅支架固定杆16上的凹槽26与凸块27会在牵引绳柱25上牵引绳17的作用下分开,当给牵引绳17施加一个向上提的力,凸块27脱离凹槽26,从而实现了座椅支架固定杆16的折叠,同时使四组座椅支架15也能同时进行折叠。这样即完成了该便携式折叠轮椅的整体一次性实现折叠。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该便携式折叠轮椅的折叠最大化,做到了真正小巧,实现了背包携带效果。
[0048]打开该便携式折叠轮椅时,给牵引绳17—个向下的力,座椅支架固定杆16打开,打开角度为180度时,凸块27卡入凹槽26中,同时限制板28限制了横杆一37的继续向下运动,实现了锁紧固定,从而打开座椅支架固定杆16,同时完成座椅本体的一次性打开,以及解决座椅本体前进时存在挤向力的问题。再将推杆11向上抬起,将推杆固定杆12打开,将管套二9配合在打开螺纹二 8上进行固定,再通过旋转扳手22将推杆11卡在连接板39上。最后将扶手13放下,将脚踏18放下,将脚踏18上的两横梁打开并利用管套一 6进行固定即可。这样就实现了该便携式折叠轮椅的打开。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包括两根推杆(11)、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前部下方设有两个前轮(34),后部下方设有两个后轮(3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主要由四组座椅支架(15)两两相对地围成; 所述座椅支架(15)主要由两根支架管(20)和一根座椅支架固定杆(16)组成,两根支架管(20)呈X形地活动连接,所述座椅支架固定杆(1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架管(20)的下部活动连接,该座椅支架固定杆(16)由横杆一 (37)和横杆二 (38)组成,横杆一 (37)的前部与横杆二(38)的中部活动连接,横杆二(38)的后部设有一凹槽(26),其后端设有牵引绳柱(25),横杆一(37)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凹槽(26)相匹配的凸块(27),横杆二 (38)的后部上方还设有用于限制横杆一 (37)的后部向上运动的限位板(28); 相邻的两组座椅支架(15)上部的两根支架管(20)上端之间、下部的两根支架管(20)下端之间各通过一个支架管座(14)活动地连接在一起; 每个牵引绳柱(25)上均连接一根牵引绳(17),四根牵引绳(17)在座椅本体下方的中部相互连接; 座椅本体前部下方的两个支架管座(14)各自设有一个前轮杆(30),后部下方的两个支架管座(14)各自设有一个后轮杆(29),所述前轮(34)设置在前轮杆(30)的下端,所述后轮(33)设置在后轮杆(29)的下端; 位于座椅本体上方的四个支架管座(14)之间设有座椅面(35); 两根推杆(11)分别设置在座椅本体后部上方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两根推杆(11)分别通过一个扳手旋转固定锁扣结构(24)与座椅本体左侧和座椅本体右侧的座椅支架(15)连接,所述扳手旋转固定锁扣结构(24)主要由连接板(39)、与水平方向倾斜地设置在连接板(39)上端的固定板(40)、与连接板(39)和固定板(40)所构成的平面垂直地设置在连接板(39)上的扳手固定板(23)、垂直设置在扳手固定板(23)上的可旋转的L形的旋转扳手(22)组成;所述固定板(40)与对应的支架管(20)的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板(39)的下端与推杆(11)的下端铰接,推杆(11)的下端通过旋转扳手(22)实现推杆(11)的上翻固定与折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两根推杆(11)上部之间设有推杆固定杆(12),所述推杆固定杆(12)由两根相互铰接的拉杆和套装在拉杆上的管套二(9)组成,一根拉杆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有折叠螺纹二 (7),另一根拉杆靠近铰接点的一端设有打开螺纹二 (8),所述管套二 (9)设有与两根拉杆上的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两根推杆(11)的中部各活动地连接有一根向座椅本体前方延伸的扶手(13),所述推杆(1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扶手(13)前端向下运动的固定钩(3),所述扶手(13)前端设有魔术贴丝状面(2),所述推杆(11)在对应扶手(13)上魔术贴丝状面(2)的位置设有魔术贴钩状面(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踏(18),所述脚踏(18)由两根纵梁和相平行地设置在两根纵梁前部的两根横梁组成,其中远离座椅本体的横梁由两根相互铰接的半梁一组成,靠近座椅本体的横梁由两根相互铰接的半梁二和套装在半梁二上管套一 (6)组成,其中一根半梁二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有折叠螺纹一 (4),另一根半梁二靠近铰接点的一端设有打开螺纹二 (5),所述管套一 (6)设有与两根半梁二上的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两根纵梁后端分别与座椅本体前部下方的两个支架管座(14)铰接,远离座椅本体的横梁的中部通过脚踏绳(19)与座椅面(35)的前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手杀lj(10)、两个L形的刹车杆(31),两个手刹(10)分别设置在两根推杆(11)的上端,两个刹车杆(31)分别设置在座椅本体后部下方的两个支架管座(14)的下方,刹车杆(31)的中部与对应的后轮杆(29)铰接,刹车杆(31)的后部通过复位弹簧(32)与相应的支架管座(14)连接,刹车杆(31)的后端用于对后轮(33)施加摩擦力,刹车杆(31)的前端通过刹车线(21)与对应的手刹(10)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轮椅,座椅本体主要由四组座椅支架两两相对地围成;座椅支架主要由两根支架管和一根座椅支架固定杆组成,两根支架管呈X形地活动连接,所述座椅支架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架管的下部活动连接,该支架固定杆由横杆一和横杆二组成,横杆一的右部与横杆二的中部活动连接,横杆二的左部设有一凹槽,其左端设有牵引绳柱,横杆一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横杆二的左部上方还设有用于限制横杆一的左部向上运动的限位板;相邻的两根座椅支架上部的两根支架管上端之间、下部的两根支架管下端之间各通过一个支架管座活动地连接在一起。该轮椅折叠后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能便于携带。
【IPC分类】A61G5/08
【公开号】CN205144900
【申请号】CN201520860180
【发明人】庄文强, 胡俊峰
【申请人】徐州医学院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